第十四章税务咨询与税务顾问考情分析本章属于非重点内容,近三年未对本章内容进行单独考核。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掌握基础知识即可。
但是税务咨询与税收筹划常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实体税种结合命制简答题,此类题型难度较大,要求考生掌握实体税种的内容并结合本章灵活运用。
针对本章内容需要考生随着知识的不断增加和完善才能在日后的工作中发挥作用。
第一节税务咨询税务咨询,是指税务师通过电话、书面、晤谈等方式解答咨询人有关税收方面问题的非涉税鉴证服务。
税务咨询服务涉及内容广泛,咨询形式多样,服务方式不一,通常有临时涉税咨询、聘请常年税务顾问和进行税收筹划等多种形式。
一、税务咨询的内容(★)税务咨询以税收方面的疑难问题为主导,具体包括:1.税收法律规定方面的咨询实体法内容、程序法内容、综合性内容。
2.税收政策运用方面的咨询这是有关税收实体法政策运用方面的释疑解难,也是税务咨询最主要的内容。
3.办税实务方面的咨询这是有关税收程序法政策操作、运用方面的咨询。
4.涉税会计处理的咨询主要就是对有关涉税会计处理的咨询。
5.税务动态方面的咨询这是有关税收政策和税务工作动态方面的咨询。
二、税务咨询的形式(★)1.书面咨询,是税务咨询最为常用的一种方法。
它是以书面的形式释疑解难。
咨询时,税务师要制作书面文书,要求题目明确、解答清楚、证据充分,引用的法律、法规准确。
2.电话咨询,又称口头咨询,主要用于比较简单明了的税务问题的咨询服务,通过电话中的交谈就能给纳税人、扣缴义务人一个简要的答复。
3.晤谈,即当面解答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出的税收问题。
这种咨询方式带有共同研讨的特点,往往是双方对较为复杂的问题进行讨论,最后由税务师作出结论。
4.网络咨询,是一种新兴的税务咨询形式。
它是以网络为载体提供咨询服务,具有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存取查阅等便捷的优势。
三、税收政策运用咨询的操作要点(★)1.弄清咨询问题所涉及的税种要求税务师对提出的问题作出分析,准确把握所咨询的税种及具体问题,以便作出针对性的答复。
2.收集咨询问题相关的税收政策文件在提供税务咨询前,税务师应收集咨询问题相关的税收法律、法规、行政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这既是提供正确咨询的保证,有时也是必须向咨询人或其他相关人提供的咨询资料。
3.分析税收政策适用条款这是进行税务咨询服务的核心。
税务师应根据咨询问题所涉及税收政策在作出咨询答复时,按照税法适用原则,针对咨询对象情况,找准适用的税收政策条款。
【提示】在实际咨询服务中,还要注意:(1)税收政策适用时效;(2)不同税种政策规定的差异;(3)税收政策制定原则和精神。
第二节税务顾问与税务咨询相比,税务顾问具有权威性强、咨询内容广泛、服务对象专一的特点。
其主要咨询形式是书面咨询和晤谈。
【例题·多选题】与税务咨询相比,下列属于税务顾问的特点有()。
A.权威性强B.咨询内容广泛C.服务对象专一D.有偿性E.合法性【答案】ABC一、政策指导(★)税务顾问所从事的税政指导工作比税务咨询更深入,具有服务层次高、可操作性强的特点。
税务顾问在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解决税政疑难问题的过程中应当参与实际运作。
二、办税指导(★)税务师为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提供日常办税咨询服务与操作指南。
对于担当税务顾问的企业,税务师在签订合同之后,即要全面了解企业的基本情况、历年纳税档案、企业办税人员的业务素质等,以书面形式为企业提供一份办税指南。
【提示】在日常办税的过程中,税务师还要随时随地给予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指导。
三、提供信息(★)税务顾问可向客户提供税收方面的信息,也可向客户提供财务、会计、法律方面的信息以及其他相关的国家政策、经济动态,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发函寄送、登门传递等形式向客户提供信息供客户参阅。
第三节现代税务咨询——税收筹划一、税收筹划的概念及特点(★)在税法规定的范围内,通过对经营、投资、理财活动的事先筹划和安排,尽可能地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1.合法性:表示税收筹划只能在法律许可的范畴内进行,违反法律规定逃避税收负担是偷税行为,必须加以反对和制止。
2.筹划性:表示税收筹划必须事先规划、设计安排。
在经济活动中,纳税义务通常滞后于应税行为,如交易行为发生之后才缴纳增值税或消费税,收益实现或分配后才缴纳所得税;财产取得之后才缴纳财产税等。
3.目的性:表明税收筹划有明确的目的,即取得“节税”的税收利益。
节税即节约税收的支付,无论是当前需缴纳的税收还是以后需承担的税负,税收的支付达到尽可能最小。
【提示】税收筹划的目标是获得税收利益,然而税收筹划不能只局限于个别税种税负的高低,而应着重考虑整体税负的轻重,因为纳税人的经营目标是获得最大总收益,从而要求其整体税负最低。
筹划的要点在于:合法性、筹划性和目的性。
二、税收筹划的基本方法(★)1.不予征税方法:是指选择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不予征税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方案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
2.减免税方法:是指选择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可以享受减税或免税优惠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方案,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
3.税率差异方法:是指根据国家税收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税率差异,选择税率较低的经营、投资、理财等活动的方案,以减轻税收负担的方法。
(1)增值税①税率(征收率)调整到目前为止,增值税税率(征收率)共进行了四次调整:第一次调整:自2014年7月1日起,将6%、4%和3%的征收率统一调整为3%。
第二次调整:自2017年7月1日起,简并增值税税率结构,取消13%的增值税税率。
增值税税率从四档变为三档,将农产品、天然气等增值税税率从13%下调至11%。
第三次调整:自2018年5月1日起,增值税下调1个百分比。
目前我国增值税的三档税率分别为6%、10%和16%。
第四次调整: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或者进口货物,原适用16%税率的,税率调整为13%;原适用10%税率的,税率调整为9%;适用6%一档的税率保持不变。
②提高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起征点自2019年1月1日起,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未超过10万元(以1个季度为1个纳税期的,季度销售额未超过30万元,下同)的,免征增值税。
小规模纳税人发生增值税应税销售行为,合计月销售额超过10万元,但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不动产的销售额后未超过10万元的,其销售货物、劳务、服务、无形资产取得的销售额免征增值税。
③加计抵减政策自2019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允许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按照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加计10%,抵减应纳税额。
④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
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可以向主管税务机关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
⑤加大抵扣范围纳税人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⑥缩短不动产抵扣时限自2019年4月1日起,纳税人取得不动产或者不动产在建工程的进项税额不再分2年抵扣。
此前按照规定尚未抵扣完毕的待抵扣进项税额,可自2019年4月税款所属期起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⑦扶贫货物捐赠免征增值税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对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将自产、委托加工或购买的货物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或直接无偿捐赠给目标脱贫地区的单位和个人,免征增值税。
在政策执行期限内,目标脱贫地区实现脱贫的,可继续适用上述政策。
(2)企业所得税①放宽小型微利企业标准放宽后小型微利企业标准为:从事国家非限制和禁止行业,且同时符合年度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万元、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不超过5000万元等三个条件的企业。
②对小型微利企业按应纳税所得额不同,分别采用所得税优惠税率自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对小型微利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100万元的部分,减按25%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对年应纳税所得额超过100万元但不超过300万元的部分,减按50%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③扩展初创科技型企业优惠政策适用范围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将《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创业投资企业和天使投资个人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18〕55号)第二条第(一)项关于初创科技型企业条件中的“从业人数不超过200人”调整为“从业人数不超过300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3000万元”调整为“资产总额和年销售收入均不超过5000万元”。
④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从2019年1月1日至2021年年底,对从事污染防治的第三方企业,减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⑤企业扶贫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自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组织或者县级(含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组成部门和直属机构,用于目标脱贫地区的扶贫捐赠支出,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时据实扣除。
在政策执行期限内,目标脱贫地区实现脱贫的,可继续适用上述政策。
(3)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①过渡期政策2018年8月3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这是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
为了让纳税人尽早享受减税红利,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2018年第四季度个人所得税减除费用和税率适用问题的通知》(财税〔2018〕98号),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纳税人实际取得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统一按照5000元/月执行,并执行新的税率表。
②六项专项附加扣除2019年1月1日起,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将全面施行。
取得“综合所得”或“经营所得”的纳税人,在5000元的基本减除费用和“三险一金”专项扣除外,还可以依条件享受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6项专项附加扣除。
2018年1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并于2019年1月1日起实行。
(4)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①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自2019年5月1日起,降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包括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以下简称“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统称“省”)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高于16%的,可降至16%;目前低于16%的,要研究提出过渡办法。
各省具体调整或过渡方案于2019年4月15日前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备案。
②继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自2019年5月1日起,实施失业保险总费率1%的省,延长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的期限至2020年4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