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极谱分析法
单扫描示波极谱法
循 环 伏 安 法
脉 溶 冲 出 极 伏 谱 安 法 法
极谱波的种类及极谱波方程式 极 谱 定 量 分 析 方 法
03:35:33
第一节
定义:
极谱分析法概述
伏安法是一种特殊的电解方法。是以小面积、
易极化的电极作工作电极,以大面积、不易极化的
电极为参比电极组成电解池,电解被分析物质的稀
又因为, ESCE电位恒定,可作为参比标 准,规定ESCE =0 ,则有:
Ede -U 外
结论:阴极电位可控
03:35:33
Prof. Jaroslav Heyrovsky and his polarographic apparatus
03:35:33
03:35:33
滴汞电极的组成:上端为贮汞瓶,下接一根塑料软 管,塑料管的下端为一毛细管(内径约0.05mm), 汞自毛细管中有规则的滴落。 汞滴的滴加速度:利用贮汞瓶高度来调节滴加速度 ,以滴3~4秒为宜。 极谱波:极谱测定时,外加电压逐渐加大,每增加 一次电压,记录一次电流,以电流为纵坐标,电压 为横坐标作图,得到的电位-电流曲线,称为极谱 波。
03:35:33
1.残余电流部分: ①--②段
03:35:33
残余电流: 当外加电压未达到Cd2+的分解(析出)电 压,即施加在电极上的电位未达到析出电位 时,回路上仍有微小的电流通过,此电流称 为残余电流; 残余电流由两部分组成:1.滴汞电极的 充电电流(这是主要的),2.是共存杂质还 原的电流。
绘制 i-U曲线(极谱曲线)
03:35:33
思考: 由于极谱分析中的电压等于两个电极电 位的差: 而SCE的电位等于常数,所以实际上是改 变滴汞电极上的电位值。 详细推导:
03:35:33
U外=( ESCE Ede ) iR
一般情况,iR很小,可忽略,即
U外=( ESCE Ede )
03:35:33
因为: Ede -U 外
施加的电压,使滴汞电极表面的Cd2+迅速度由 滴汞电极的电极电位决定(下式):
c 0.059 Ede E lg 0 2 c Cd ( Hg )
0
0 Cd 2
其中C0Cd2+为Cd2+在滴汞表面的浓度。
溶液,由所测得的电流-电压特性曲线来进行定性
和定量分析的方法。 极谱法以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时的伏安法,它
是伏安法的特例。
03:35:33
03:35:33
在含义上,伏安法和极谱法是相同的, 而两者的不同在于工作电极: 伏安法的工作电极是电解过程中表面不 能更新的固定液态或固态电极,如悬汞、汞 膜、玻璃碳、铂电极等; 极谱法的工作电极是表面能周期性更新 的液态电极,即滴汞电极。有的书把两者统 称为极谱法。
03:35:33
2.电流上升部分:②-④段
当电压增加到Cd2+ 的分解电压②时, Cd2+ 开始在滴汞电极上还原析出金属镉,产生了电解 电流(外电路中的净电流),金属镉与汞生成汞 齐。电极反应为: 滴汞电极反应: Cd2++2e+Hg=Cd(Hg) 甘汞电极反应: 2Hg-2e+2Cl-=Hg2Cl2
03:35:33
一、极谱分析法的发展:
1922 年捷克斯洛伐克人 ,
海洛夫斯基 Heyrovsky
以滴汞电极作工作电极
首先发现极谱现象,并 因此获 Nobel奖。
03:35:33
随后,伏安法作为一种非分析方法,主 要用于研究各种介质中的氧化还原过程、表 面吸附过程以及化学修饰电极表面电子转移 机制过程。 60年代中期,经典伏安法得到很大改进 ,方法选择性和灵敏度提高,而且低成本的 电子放大装置出现,伏安法开始大量用于医 药、生物和环境分析中。此外伏安法与 HPLC 联用使该法更具生机。 目前,该法仍广泛用于氧化还原过程和 吸附过程的研究。
i
[Cd 2 ] [Cd 2 ]0
i K ([Cd ] [Cd ]0 )
2
2
03:35:33
3 极限扩散电流部分 继续增大外电压,使滴汞电极电位负到一 定数值后,[Cd2+]0趋近于零。此时溶液主体浓 度和电极表面之间的浓度差达到极限情况,即 达到完全浓差极化。此时电流不再随外加电压 的增大而增大,曲线为一平台(如④-⑤范围) ,此阶段产生的扩散电流称为极限扩散电流。
Dropping Mercury Electrode,DME
03:35:33
03:35:33
二、极谱波的形成
以测定1×10-3 mol·L-1的Cd2+ (含有0.1 mol·L-1的KNO3)为例,说明极谱波的形成。 测定前,通氮除氧,通过连续改变加在工作 电极和参比电极上的电压,并记录电流并绘 制i-U曲线。如下图所示。
03:35:33
从上式可知:
Ede越负时,cCd0越小。 即:滴汞表面浓度cCd0 低于溶液本体浓 度c,即c0 c。
所以,Cd2+从本体溶液向汞滴表面扩散, 扩散速度决定了电解电流的大小;故此电解
电流称为扩散电流i 。
03:35:33
在汞滴周围形成了一层扩散层δ
03:35:33
此时,扩散电流的大小决定于扩散速度,而扩散速 度又与扩散层中的浓度梯度成正比,因此扩散电流 大小与浓度梯度成正比。 扩散电流:
第十章 极谱分析法
原理:极化与极化曲线:
在外电路有电流通过时,随着电极上电流密度的 增加,电极实际电势值对平衡值的偏离也愈来愈 大,这种对平衡电势的偏离称为电极的极化。
03:35:33
极化曲线
电极电位随电流密度变化的关系曲线;
03:35:33
03:35:33
目录
极 谱 分 析 法 概 述 极 谱 法 的 基 本 原 理 极 谱 定 量 分 析 极 谱 催 化 波
03:35:33
二、极谱法分析法的特点,P156
(1)有较高的灵敏度 (2)分析速度快,易实现自动化 (3)准确度高,重现性好 (4)应用范围广
03:35:33
第二节 极谱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一、极谱分析基本装置
改变电阻(电压) 测量电流 阴极 阳极
03:35:33
G灵敏检流计;V伏特计;SCE饱和甘汞电极 C电解池,被测液;DME:滴汞电极 测定时,改变滑线电阻器的触点,改变电 压,测定电流;
i K ([Cd ] [Cd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