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 中药炮制基本操作

第三章 中药炮制基本操作


二、去皮壳
• 去皮壳的药物大体有三类: 1.树皮类 ------如杜仲、厚朴、黄柏、肉 桂等。 2.根和根茎类 ------如知母、桔梗、北沙 参、明党参等,应除去根皮。 3.果实种子类------ 如草果、益智、使君 子、鸦胆子、大风子、榧子、白果、石莲 子、桃仁、苦杏仁等,如巴豆、白果、使君 子等。
黑豆汁
• 黑豆汗性味甘平,能活血、利水、滋肝补 肾、祛风养血并解毒等,药物制后对药物 辅以上述功能及降低毒副作用。 • 常以黑豆汁制的药材有首乌、川乌、草乌 等。
米泔水
• 为淘米时第二次滤出之灰白色混浊液体, 含少量的淀粉和维生素,现代一般用2%大 米粉加水搅匀代用者。 • 米泔水甘凉,对油脂有吸附作用,用于浸 泡含油质较多的药物如苍术、白术等,除 去部分油质,缓和辛燥之性。
沿用本草学分类方法
一、自然属性分类 受本草纲目等本草学的影响。 • 二、药用部位 炮制规范、炮制参考书等,该类书易于查 找具体药物,对炮制方法及其系统性不突出。
• 2.雷公炮炙十七法 因历史的变迁,其内涵现已难以准确表达, 但却可窥见明代以前中药炮制的大概。由于医药 的发展,炮制方法不断扩大,炮制方法远远超出 了十七法的范围,但多年来都有一定的影响,尤 其对学习中药炮制和查阅古代文献有一定的帮助。
• 4.工艺与辅料相结合的分类法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一:突出辅料对药物所起的作用,以辅料为纲, 以工艺为目的分类法,此种分类法在工艺操作上 会有一定的重复。 • 其二:突出炮制工艺的作用,以工艺为纲,以辅 料为目的的分类法。这种分类方法能较好地体现 中药炮制工艺的系统性,条理性,它吸收了工艺 法的长处,采纳了辅料分类的优点,既能体现整 个炮制工艺程序,又便于叙述辅料对药物所起的 作用,是中药炮制中共性和个性的融合,便于掌 握,一般多为教材所采用。
3.风选
• 利用药物与杂质的质量不同,借助风 力清除杂质,其对象是与药物的质量相差 较大的杂质。 • 例如一些质坚的种子如莱菔子、车前子、 决明子或叶花类如金银花、菊花、番泻叶 等可用风选法。

4.水选

用水冲洗除去杂质,或利用药物与杂 质的比重不同,借助水的浮力清除杂质和 分离非药用部位。其对象是: • ⑴药物表面或内部附着的泥土盐分,如蝉 蜕,海藻; • ⑵浮选药物与非药用部位,如酸枣仁与核 的分离。水选时注意不可在水中浸泡过长, 防止溶失药效
• 用醋炮制的目的: • ⑴引药入肝,疏肝止痛(柴胡、青皮); • ⑵增强活血散瘀作用(三棱、乳香); • ⑶降低毒性(芫花、商陆); • ⑷增加成分溶出(延胡索); • ⑸酸涩收敛(五味子); • ⑹矫嗅矫味(五灵脂、乳香); • ⑺便于粉碎(代赭石、自然铜)。
3.生姜汁 • 为鲜姜经捣碎加水取汁或生姜切片后加水共煎去 渣而得的黄白色液体。主要成分为挥发油、姜辣 素,另含多种氨基酸,淀粉及树脂状物。 • 生姜汁性味辛温,能发表、散寒、止呕、化痰、 解毒。药物经姜制后,能抑制其寒性,增强疗效, 降低毒性。常用姜制的药物有厚朴、竹茹、半夏、 南星、黄连等。 • 生姜汁较干姜汁好:刺激性小,制厚朴刺激性小。 厚朴生品辛味峻烈,对咽喉有刺激性,一般内服 均不生用。姜制后可消除副作用,主要成分:厚 朴酚、和厚朴酚、挥发油等。
• (一)液体辅料 • 液体辅料,是指辅料在应用时的物态。液 体辅料多具有药性作用,少有中间传热体 作用。 • 液体辅料许多来自调味品;另一些来自药 物的汁液,如生姜、食盐、属于液体辅料, 原因在于使用时为生姜汁、食盐水。是从 复方配伍简化而来。如甘草汁、吴茱萸汁 等
• 1.酒 • 制药用酒分为黄酒和白酒两大类: • ①黄酒为粮食酿造而成,含乙醇15~20%,尚含有糖、 酯、醇、氨基酸、矿物质等成分。 • ②白酒为酿造后经蒸馏而成,含乙醇50 ~ 70%,尚含 有酸、酯、醛、醇等成分。 • 酒具有很好的增溶和助溶作用,常用于炮制含生物碱、苷 类等成分的药物,能增加成分的溶出,从而增强疗效。 • 炮制用酒以黄酒为主,用于酒炙、酒蒸(炖)、酒浸淬等 方法;白酒则多用于浸泡药物和制药酒。 • 酒性味甘辛、大热,具有活血通络、祛风散寒、行药势、 矫嗅矫味等功效。 • 常用酒制的药物多为药性苦寒,或作用于上焦的药物,气 味腥臭的动物药,以及活血化瘀,祛风通络,补肾助阳类 药物。如大黄、黄柏、当归、蕲蛇、蛤蚧等。
三 中药炮制常用辅料
• 制剂辅料是除主药以外的一切附加物料的 总称,它必须具有较高的化学稳定性,不 与主药起反应,不影响主药的释放、吸收 和含量测定。
• 炮制辅料是指具有辅助作用的附加物料,它对主 药可起协调作用,或增强疗效,或降低毒性,或 减轻副作用,或影响主药的理化性质。
• 炮制辅料的作用在于以下两个方面:一是 具有中间传热体作用;另一个是发挥药性 作用(协同或拮抗)。 • 炮制辅料依照其应用时的形态分为“固体 辅料”和“液体辅料”。 • 常用的液体辅料有:酒、醋、盐水、生姜 汁、炼蜜、黑豆汁、甘草汤、白矾水等。
5.食盐水 • 为食盐的结晶体加水溶解,经过滤而得 的澄明液体。主要成分为NaCl,尚含少 量的硫酸盐、镁、钡、氟、砷、铅等。 • 食盐水性味咸寒,能强筋骨、软坚散结、 清热凉血、解毒、防腐,并能矫嗅矫味。 药物经盐制后,能引药入肾,增强滋补 肝肾、滋阴降火、疗疝止痛等作用。常 用盐制的药物有杜仲、巴戟天、小茴香、 车前子等。
(2)米:
• 以粳米、糯米作辅料。粳米性味甘平,能 益气除烦、止泻止渴,多用于制健脾胃药 物, • 如:米炒党参。糯米性味甘温,益气止泻, 制斑螯有解毒作用。
土:
• 灶心土、黄土均供制药用。灶心土系土灶 中的焦土,以久经火炼者为佳(燃煤的灶 中的土不能用),为紫色或黑褐色块状物, 坚硬如石,性味辛微温,能温中和胃,止 血止呕。黄土,即山地挖掘的洁净黄色土, 性味甘平,能止痢、止血、解毒。均须碾 粉备用。多用于制补脾胃药物, • 如:土炒白术。
苦胆汁
• 苦胆汁味极苦性大寒,故能清肝明目、通 肠利胆、解毒消肿润燥等,以胆汁炮制药 材,能增强药材泻火解毒,降低燥性,降 低燥性,增强药效。 • 胆南星
固体辅料1)麦麸:
• 取干燥麦麸10斤,熟蜂蜜2斤,清水1斤,先将蜜 水混合均匀,然后喷洒在麦麸中,边喷洒,边揉 搓,并用半米筛筛一次。如有粘结的小团,再揉 搓过筛,置锅内用小火炒干水分取出,冷后加盖 储存备用。本品性味甘平,具和中作用,炒焦后 有芳香气,能健胃矫臭,常用于制健脾胃及有刺 激性、腥臭气味的药物, • 如:炒白术、炒僵蚕、炒肉豆蔻。 •
2.三类和五类分类法
• 三类:明代陈嘉谟《本草蒙筌》提出的。 火制四:煅、炮、炙、炒之不同; 水制三:或渍、或泡、或洗之弗等; 水火共制:若蒸、若煮而有二焉,余外制虽 多端,总不离此二者。” 即以火制、水制、水火共制三类炮制方法为 纲,统领各种中药的炮制,能反映出炮制的特色。

三类: 《中国药典》分类方法,依据中药炮 制的工艺分为净制、切制、炮炙三大类,药典一 部附录收载“药材炮制通则”就是采用这种分类 方法。 • 五类: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其他 制法,这样就基本概括了所有的炮制方法,不但 能比较系统地反映药物加工炮制工艺,而且能够 有效的指导生产实际。
第三章 中药炮 制基本操作
炮制目的的大致归纳为
• 安全增效 • 改变药性,引药归经 • 矫臭矫味 • 便于调剂和制剂 • 有利于贮存
炮制的分类方法
• 分类,作为一种方法一定要反映学科专业内在的 联系。 • 中药炮制的分类,应反映中药炮制专业技术内在 的有机联系,既要体现对传统炮制方法的继承性, 又要有利于用现代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1.挑选
• 指用手工挑拣的方法清除杂质。挑选 的对象是: • ⑴挑出非药用部位; • ⑵拣出用其他方法不宜除去的肉眼可见的 杂质,如木屑、砂石、杂草、枝梗、虫卵、 鼠粪等; • ⑶挑出霉烂虫蛀等变质的药材; • ⑷大小分档,按大小粗细,手工挑拣分档。
2.筛选
• 根据药物与杂质的体积大小不同,选 用不同规格的筛和罗,用过筛的方法清除 杂质。筛选的对象是: • ⑴与药物的体积大小相差悬殊的杂质; • ⑵药渣和残留的辅料; • ⑶用不同规格的筛罗对药物进行大小分档。
• 砂:先用半米筛筛去粗砂,再用清水洗去 灰泥,晒干置锅内炒热,加少量植物油拌 炒,至炒稍带黑色,并现光滑时取出,储 存备用。每次炒药前,须加少量植物油拌 炒。炮制坚硬药材,用砂作中间体,能使 药物受热均匀,达到酥脆易碎,便于制剂 和溶出有效成分, • 如:制马钱子、制龟板。
• 海蛤粉:为海产蛤类的贝壳所制成的白色粉末, 性味苦咸平,清热化痰,软坚散结,作中间体砂 药,能使药物受热均匀,多用于炒制胶类药物, • 如:炒阿胶。 • 滑石:系单斜晶系鳞片状或斜方柱状的天然矿石, 质地滑腻,经验以白而带绿色为优,带黄色或灰 色质量较差。拣去杂质,碾细水飞用。性味甘寒, 利水通淋,清热解暑,作中间体砂药,能使药物 受热均匀,多用于炒制韧性强的动物药, • 如:制玳瑁。
二、分离和清除非药用部位
一、去根或茎

1.去残根------如石斛、荆芥、薄荷、黄 连、芦根、藕节、马齿苋、马鞭草、泽兰、 益母草、瞿麦等。另如麻黄茎和根均能入 药,但两者作用不同,茎能发汗解表,根 能止汗,故须分离,分别药用。 2.去残茎------如龙胆、白薇、丹参、威 灵仙、续断、防风、秦艽、广豆根等,均 除去残茎,使药物纯净。
6.食用油
• 用的不多 • 但有些以油炸的中药材如做黑膏药时常用。 • 部分以油炸、炒、涂酥烘烤的品种如淫羊 藿、蛤蚧
甘草汁
• 为甘草饮片加适量水共煎去渣而得的黄棕 色至深棕色的液体。 • 甘草主要成分为甘草甜素及甘草皂苷,还 原糖,淀粉及胶类物质等。 • 甘草汁性味甘平,能和中缓急,润肺,补 脾,解毒。药物经甘草汁制后能降低毒性, 缓和药性。常用甘草汁制的药物有远志、 吴茱萸、巴戟天、法半夏、淡附片等。
• 明矾:为三方晶系明矾石的加工提炼品, 无色透明,外面被白粉,能溶于水,性味 酸寒,能收敛燥湿。生明矾具解毒防腐作 用,常用以煮制或浸制毒性药物, • 如:制半夏。 • 豆腐:以豆腐作辅料,性味甘寒,具清热 作用, • 如:制硫黄、藤黄有解毒作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