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结晶现象
【学习目标】
1•了解晶体和结晶现象。
2.知道因溶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降变化的程度不同,
分别采用降温结晶和蒸发结晶两类不同的方法。
3•初步学会“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实验。
【重点】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难点】过滤和结晶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
【自主探究】
1•旧知回顾: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步骤。
2 •自学导航:阅读教材210页勾画晶体、结晶的概念。
阅读教材213页勾画过滤操作的要点,并识
记。
3.应知应会: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晶体通常都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叫结晶。
结晶的方法有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对于不溶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一般用______ 法进行分离,实验时的操作要点:“一______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答疑解惑
探究一:晶体与结晶
1.固体就是晶体,对吗?(小组内讨论交流)
教师演示实验,观察实验,填写教材210页的空白
2.从硫酸铜溶液中如何得到硫酸铜晶体?
探究二:结晶法的应用
1.在实际生产中,利用结晶法,可从含杂质的混合物中_______ 或_________ 我们需要的物质,如和__________ 。
(阅读教材完成以上问题,并尝试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2.观察实验,填写教材211页-212页的空白;小组内讨论交流完成以下各题:
问题1:过滤操作的要点可概括为:一、_____ 二、________ 三、_________ 。
问题2:粗盐提纯的步骤有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
问题3:上述操作中都用到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
问题4:从氯化钠溶液中如何得到氯化钠晶体?
探究三:结晶的方法
问题:右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问题:若将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
若将乙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析出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 ,
析出乙物质后的溶液是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归纳从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的两种方法:
恒温蒸发溶剂-----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
冷却热饱和溶液------- 一般适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物质
【跟踪练习】教材7.4习题第2、4、5题
【达标检测】
1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固体物质又叫晶体
B. 晶体是指有一定几何形态的固体
C. 从饱和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叫结晶
D. 降温和蒸发是结晶常用方法
2.曝晒海水可以得到食盐,关于晒盐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阳光与风力,使氯化钠蒸发出来 B .利用阳光与风力,使水分蒸发,析出盐
C.日光照晒后,氯化钠的溶解度变小 D .受热时海水发生分解,食盐析出
3 .根据右图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 i C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_j (填“〉”、"v
或“=”)。
(2)t2C, 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
为___________ 。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t2C时,50g b物质加入到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结晶的方法.
【化学用语天天练】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锌与稀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锌与稀硫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