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十章 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

第十章 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

第十章双线性函数与辛空间1、设V是数域P上的一个三维线性空间,ε1,ε2,ε3是它的一组基,f是V上的一个线性函数,已知f (ε1+ε3)=1,f (ε2-2ε3)=-1,f (ε1+ε2)=-3求f (X1ε1+X2ε2+X3ε3).解因为f是V上线性函数,所以有f (ε1)+ f (ε3)=1f (ε2)-2 f (ε3)=-1f (ε1)+f (ε2)=-3解此方程组可得f (ε1)=4,f (ε2)=-7,f (ε3)=-3 于是f (X1ε1+X2ε2+X3ε3).=X1f (ε1)+X2 f (ε2)+X3 f (ε3)=4 X1-7 X2-3 X32、设V及ε1,ε2,ε3同上题,试找出一个线性函数f ,使f (ε1+ε3)=f (ε2-2ε3)=0, f (ε1+ε2)=1解设f为所求V上的线性函数,则由题设有f (ε1)+ f (ε3)=0f (ε2)-2 f (ε3)=0f (ε1)+f (ε2)=1解此方程组可得f (ε1)=-1,f (ε2)=2,f (ε3)=1于是∀a∈V,当a在V的给定基ε1,ε2,ε3下的坐标表示为a= X1ε1+X2ε2+X3ε3时,就有f (a)=f (X1ε1+X2ε2+X3ε3)= X 1 f (ε1)+X 2 f (ε2)+X 3 f (ε3)=-X 1+2 X 2+ X 3 3、 设ε1,ε2,ε3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f1,f2,f3是它的对偶基,令α1=ε1-ε3,α2=ε1+ε2-ε3,α3=ε2+ε3试证:α1,α2,α3是V 的一组基,并求它的对偶基。

证: 设(α1,α2,α3)=(ε1,ε2,ε3)A由已知,得A =110011111⎡⎤⎢⎥⎢⎥⎢⎥-⎣⎦因为A ≠0,所以α1,α2,α3是V 的一组基。

设g1,g2,g3是α1,α2,α3得对偶基,则 (g1,g2,g3)=(f1,f2,f3)(A ˊ)1-=(f1,f2,f3)011112111-⎡⎤⎢⎥-⎢⎥⎢⎥--⎣⎦因此g1=f2-f3 g2=f1-f2+f3 g3=-f1+2f2-f34.设V 是一个线性空间,f1,f2,…fs 是V *中非零向量,试证:∃α∈V ,使 fi(α)≠0 (i=1,2…,s) 证:对s 采用数学归纳法。

当s =1时,f1≠0,所以∃α∈V ,使fi(α)≠0,即当s =1时命题成立。

假设当s=k 时命题成立,即∃α∈V ,使fi(α)=αi ≠0 (i=1,2…,k) 下面证明s=k+1时命题成立。

若f 1k +(α)≠0,则命题成立,若f 1k +(α)=0,则由f 1k +≠0知,一定∃β∈V 使f 1k +(β)=b,设fi(β)=di(i=1,2…,k),于是总可取数c ≠0,使 ai+cdi ≠0(i=1,2…,k) 令c γαβ=+,则γ∈V ,且fi(γ)=ai+cdi≠0(i=1,2…,k)f1k+(γ)=cb≠0即证。

5.设α1,α2,…αs是线性空间V中得非零向量,试证:fi(αi)≠0 (i=1,2…,s)证:因为V是数域P上得一个线性空间,V*是其对偶空间,若取定V中得一个非零向量α,则可定义V*的一个线性函数α**如下:α**(f)=f(α) (f∈V*)且α**是V*的对偶空间(V*)*中的一个元素,于是,V到其对偶空间的对偶空间(V*)*的映射α→α**是一个同构映射,又因为α1,α2,…αs是V中的非零向量,所以α1**,α2**,…αs**对偶空间V*的对偶空间(V*)*中的非零向量,从而由上题知,∃f∈V*使f(αi)=αi**(f) ≠0 (i=1,2…,s)即证.6.设V=P[x]3,对P(x)=C0+C1x+C2x2∈V,定义f1(p(x))=1()p x dx⎰f2(p(x))=2()p x dx⎰f3(p(x))=1()p x dx-⎰试证f1, f2, f3都是V上线性函数,并找出V的一组基p1(x),p2(x),p3(x),使f 1, f2, f3是它的对偶基。

证:先证是V上线性函数,即f1∈V*,对∀g(x),h(x) ∈V, ∀k∈P,由定义有f1(g(x)+h(x))=1(()())g x h x dx+⎰=1()g x dx⎰+10()h x dx⎰=f1(g(x))+ f1(h(x))f1(kg(x))=1()kg x dx⎰=k10()g x dx⎰=k f1(g(x))即证f1。

同理可证f2, f3∈V*。

再设p1(x),p2(x),p3(x) 为V的一组基,且f1, f2, f3是它的对偶基。

若记P1(x)= C0+C1x+C2x2则由定义可得f1(p(x))=1()p x dx⎰=C0+12C1+13C2=1f2(p(x))=2()p x dx⎰=2C0+2C1+83C2=0f3(p(x))=1()p x dx-⎰=-C0+12C1-13C2=0解此方程组得C0=C1=1,C2=-3 2故P1(x)=1+x-32x2同理可得p2(x)=- 16+12x2p3(x)= -13+x-12x27.设V是个n维线性空间,它得内积为(α,β),对V中确定得向量α,定义V上的一个函数α*:α*(β)=(α,β)1)证明α*是V上的线性函数2)证明V到V*的映射是V到V*的一个同构映射(在这个同构下,欧氏空间可看成自身的对偶空间。

)3)证:1)先证明α*是V上的线性函数,即α*∈V*,对∀β1,β2∈V,∀k∈P,由定义有:α*(β1+β2)=(α,β1+β2)=(α,β1)+(α,β2)=α*(β1)+α*(β2)α*(kβ1)=(α,kβ1)=k(α,β1)=kα*(β1)故α*是V上的线性函数。

2)设ε1,ε2…εn是V的一组标准正交基,且对∀β∈V由定义εi*(β)=(εiβ)(i=1,2…,n)知εi *(εj)=(εi,εj)=1,0,i ji j=⎧⎨≠⎩于是ε1*,ε2*…εn*是ε1,ε2…εn的对偶基,从而V到V*的映射是V与V*中两基间的一个双射因此它也是V到V*的一个同构映射8.设A是数域P上N维线性空间V得一个线性变换。

1)证明,对V上现行函数f,f A仍是V上的线性函数;2)定义V*到自身的映射为f→f A证明A*是V*上的线性变换;3)设ε1,ε2…εn是V的一组基,f1, f2, f n是它的对偶基,并设A在ε1,ε2…εn 的矩阵为A。

证明:A*在f1, f2,… fn下的矩阵为A′。

证:1)对∀α∈V,由定义知(f A)(α)=f(A(α))是数域P中唯一确定的元,所以f A是V到P的一个映射。

又因为∀α,β∈V,∀k∈P,有(f A)(α+β)=f(A(α+β))=f(A(α)+A(β))=(f A)(α)+(f A)(β)(f A)(kα)=f(A(kα))=f(k A(α))=k f(A(α))=k(f A)(α)所以f A是V上线性函数。

2)对∀f∈V*,有A*(f)= f A∈V*,故A*是V*上的线性变换。

3)由题设知A(ε1,ε2…εn)=(ε1,ε2…εn)A设A*(f1, f2,… fn)=(f1, f2,… fn)B其中A=(aij )n n⨯,B=(bij)n n⨯,且f1, f2,… fn是ε1,ε2…εn的对偶基,于是fj A=A*(fj),所以aji= bij(i,j=1,2,…n),即证A*在f1, f2,… fn下的矩阵为B=A′.9.设V是数域P上的一个线性空间,f1, f2,… fn是V上的n个线性函数。

1)证明:下列集合W={α∈V︱f i(α)=0(1≤i≤n)}是V的一个子空间,W成为线性函数f1, f2,… fn的零化子空间;2)证明:V的任一子空间皆为某些线性函数的零化子空间。

证:1)因为f1, f2,… fn是V上的n个线性函数,所以f∈V*(1≤i≤n),且fi(0)=0(i=1,2,…n),因而0∈W,即证W非空。

又因为∀α,β∈V,∀λ∈P,有fi(α+β)=f i(α)+f i(β)=0 (i=1,2,…n)fi(λα)=λ f i(α)=0所以α+β∈W,λα∈W,即证W是V的一个子空间。

2)设W1是V的任一子空间,且dim(W1)=m,则当m=n时,只要取f为V的零函数,就有W1=V={α∈V ︱f (α)=0}所以W1是f的零化子空间。

当m<n时,不妨设ε1,ε2…εm为W1的一组基,将其扩充为V的一组基ε1,ε2…εm,ε1m+,…εn,并取这组基的对偶基f1, f2,… f n的后n-m个线性函数f1 m+,f2m+,…,fn,则W1=V={α∈V︱f i(α)=0(m+1≤i≤n)}即W1是f1m+,f2m+,…,fn的零化子空间,事实上,若令U1={α∈V︱f i(α)=0(m+1≤i≤n)}则对∀α=a1ε1+a2ε2+…+a mεm∈W1,有f1m+(α)= f2m+(α)=…=f n(α)=0因而α∈U1,即W1⊆ U1。

反之,∀β=b1ε1+b2ε2+…+b mεm+b1m+ε1m++…b nεn∈U1,由f1m+(α)= f2m+(α)=…=f n(α)=0,可得b1m+=b2m+=…=b n=0,因而β=b 1ε1+b2ε2+…+bmεm+b1m+ε1m++…bnεn∈W1,即U1⊆W1,故U1=W1。

10.设A是数域P上的一个m极矩阵,定义P m n+上的一个二元函数f(X,Y)=tr(X′AY) (X,Y∈P m n+)1)证明f(X,Y)是P m n+上的双线性函数;2)求f(X,Y)在基E11,E12,…,E1n,E21,…,E2n,…,E1m,E2m,…,Emn下的度量矩阵。

证:1)先证f(X,Y)是P m n+上的双线性函数,对∀X,Y,Z∈P m n+,∀k1,k2∈P 由定义有f (X, k1Y+ k2,Z)=tr(X′A(k1Y+ k2Z))= k1tr(X′AY)+ k2tr(X′AZ)= k1f(X,Y) + k2f(Y,Z)因而f(X,Y)是P m n+上的双线性函数。

2)由E'ijAEks=aikEjs知f (Eij, Eks)=tr(E'ijAEks)=tr(aikEjs)=,0,ika j sj s=⎧⎨≠⎩以下设f(X,Y)在基E11,E12,…,E1n,E21,…,E2n,…,E1m,E2m,…,Emn下的度量矩阵为B,则B=111212122212mm m m mma E a E a E a E a E a E a E a E a E ⎛⎫ ⎪ ⎪⎪ ⎪⎝⎭其中,E为n阶单位矩阵。

11.在P4中定义一个双线性函数f(X,Y),对X=(x1,x2,x3,x4),Y=(y1,y2,y3,y4)∈P4有f (X,Y)=3x1y2-5x2y1+x3x4-4x4y31)给定P4的一组基ε1=(1,-2,-1,0),ε2=(1,-1,1,0)ε3=(-1,2,1,1),ε4=(-1,-1,0,1)求f (X,Y)在这组基下的度量矩阵;2)另取一组基η1,η2,η3,η4,且(η1,η2,η3,η4)=(ε1,ε2,ε3,ε4)T 其中T=1111 1111 1111 1111⎛⎫ ⎪-- ⎪⎪-- ⎪--⎝⎭求f (X,Y)在这组基下的度量矩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