滚动轴承
1、滚动轴承的主要失效形式是什么?
【答】
滚动轴承的正常失效形式是滚动体或内外圈滚道上的点蚀破坏。
对于慢慢摆动及转速极低的轴承,主要失效形式是滚动轴承接触面上由于接触应力过大而产生的永久性过大的凹坑。
除点蚀和永久性变形外,还可能发生其它多种形式的失效,如:润滑油不足使轴承烧伤,润滑油不清洁使轴承接触部位磨损,装配不当使轴承卡死、内圈涨破、挤碎内外圈和保持架等。
这些失效形式都是可以避免的。
2、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什么是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
【答】
一组轴承中,10%的轴承发生点蚀破坏,90%的轴承不发生点蚀破坏前的转数(以106为单位)或工作小时数称为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以L10表示。
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就是使轴承的基本额定寿命恰好为106转时,轴承所能承受的载荷值,用字母C表示。
3、何时需要进行滚动轴承的静载荷计算?
【答】
对于在工作载荷下基本上不旋转的轴承(例如起重机吊钩上用的推力轴承),或者慢慢地摆动以及转速极低的轴承,需要进行滚动轴承的静载荷计算。
4、试说明下面各轴承的类型和内径,并说明哪个轴承的公差等级最高?哪个允许的极限转速最
高?哪个承受径向载荷的能力最大?哪个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N307/P4 6207/P2 30207 51307/P6
【答】
各轴承的内径均为35 mm ;
6207/P2为深沟球轴承,公差等级最高;允许的极限转速最高;
N307/P4为圆柱滚子轴承,承受径向载荷能力最高;
30207为圆锥滚子轴承;
51307/P6为双列推力球轴承,不能承受径向载荷。
5、欲对一批同型号滚动轴承做寿命试验。
若同时投入50个轴承进行试验,按其基本额定动载荷
值加载,试验机主轴转速为2000=n r/min 。
若预计该批轴承为正品,则试验进行8小时20分时,应约有几个轴承已失效。
【解】
8小时20分时转动的转数为
r 1012000)20608(6⨯=⨯+⨯=L
此寿命刚好为r 6101⨯,且轴承在基本额定载荷下试验,所以其失效率应为10%,应约有5%1050=⨯个轴承已失效。
6、某深沟球轴承需在径向载荷7150=r F N 作用下,以1800=n r/min 的转速工作3800 h 。
试
求此轴承应有的基本额定动载荷C 。
【解】
根据式13-3有
134.531038001800601715010'6036
6=⨯⨯==εh t nL f P
C kN
7、如图所示,根据工作条件,决定在轴的两端选用两个70000AC 角接触球轴承。
工作中有中等
冲击,转速1800=n r/min ,轴颈35=d mm 已知两轴承的径向载荷分别为33901=r F N ,10402=r F N ,外加轴向载荷为870=ae F N ,作用方向指向轴承1,试确定其工作寿命。
【解】
1)确定轴承型号
根据题目要求,可以选用的轴承型号为7xx07AC ,
在此选用7207AC 轴承,其基本参数为:
基本额定动载荷0.29=r C kN
基本额定静载荷2.190=r C kN 题 7 图
F a / F r ≤e
F a / F r >e 派生轴向力F d 判断系数e X
Y X Y r F 68.0 0.68
1 0 0.41 0.87 2)计算派生轴向力
2.2305339068.068.011=⨯==r d F F N ;2.707104068.068.022=⨯==r d F F N
3)计算两个轴承的轴向力
如图,由于N 2.2305N 2.15778702.70712=<=+=+d ae d F F F
故轴承1被放松,轴承2被压紧,所受轴向力分别为
N 2.230511==d a F F ;N 2.14358702.230512=-=-=ae d a F F F
4)计算两个轴承的当量动载荷
由题意,在表13-6中取载荷系数5.1=p f ,对于轴承1,由于 e F F r a ===68.03390
2.230511 故轴承1的X=1,Y=0,其当量动载荷为 508533905.1)(1111=⨯==+=r p a r p F f YF XF f P N 对于轴承2,由于 e F F r a >==38.11040
2.143522,故轴承2的X= 0.41,Y= 0.87 其当量动载荷为 N 5.2512 )2.143587.0104041.0(5.1)(222=⨯+⨯⨯=+=a r p YF XF f P
5)计算两个轴承的寿命
由题意,温度系数0.1=t f 。
由公式13-5a ,轴承1、2的寿命分别为
h 5.1717508510291800601060103
363161=⎪⎪⎭
⎫ ⎝⎛⨯⨯=⎪⎪⎭⎫ ⎝⎛=P C f n L r t h h 3.141922.251510291800601060103363262=⎪⎪⎭⎫ ⎝⎛⨯⨯=⎪⎪⎭⎫ ⎝⎛=P C f n L r t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