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细节化,细节生活化作文课堂实录
细节化,细节生活化作文课堂实录
附:补充材料
第一组
甲文
打完点滴,医生说还要留院观察两天,我因为不能回家,急得大哭起来。妈妈对我说:“孩子,妈妈知道你难受,可是你要听医生的话呀……”妈妈的声音哽住了。我一抬头,看见了妈妈焦急的眼神。我忽然间明白,妈妈是如此的爱我!
乙文
放学的时候,妈妈带我去输液。就在我打算趁这工夫睡一会时,妈妈递给我了一个作业本。我哆嗦了一下,接过了了作业本。我握着手中的笔,不禁想起了热心的同学和老师,想起了妈妈往日对我的爱。可现在,妈妈竟然这么冷酷无情,难道她不爱我了吗?想到这里,委屈的泪水从我脸颊流过。突然,一只温暖的大手拭去了我的泪水,:“孩子,妈妈知道你难受,可学习是首要的,不刻苦,哪来的好成绩?妈妈相信你能······”话说到这里,声音竟有些哽咽了。我猛的一抬头,看见了妈妈那双眼睛,可她向逃避似的,转过身去。啊,我看见了,那分明是一个焦急母亲的眼神,但清澈的眼睛里却又充满了慈爱,温柔,同时也充满了泪水。这时,我的心灵震撼了。我此刻终于明白,妈妈的心何尝不难受?她所做的一切,全都是为了我,而我却在怨恨她······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小天鹅杯07年度一等奖作者:05级初三(5)朱梦佳〕
师:“比如?”
生(沈):“友人、亲人。”
师:“说得真好!”
“那么作者这种思想感情又是通过文中哪些文字表现出来的呢?”
生(周):“‘断肠人在天涯’中的‘断肠人’三个字可以看出。”
师:“作者自称是‘断肠人’,由此三字可以看出。不错。请坐。”
“还可以从哪些字上看出呢?”
生(周):“我觉得还可以从‘枯藤’、‘老树’、‘昏鸦’等词上可以看出。”
一、认识描写
描写方法:外貌描写(也称肖像描写)
景物描写(也称环境描写)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
……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我们常常要截取生活的细节,比如白云山岳、黄花松柏、嬉笑怒骂等,对之进行独特、细致的描写,让读者对我们所写如见其人,如堵其物,如历其境。那么,怎样描写才能有此功效呢?让我们一起来通过比较感受细节描写的魅力。(打出投影)
师:“同学们分析得真好。作者正是通过‘枯藤’‘老树’‘古道’‘西风’‘瘦马’来营造出一种孤寂、悲凉的气氛,又通过写‘昏鸦’‘夕阳’来表达已经是傍晚了,连乌鸦都有树可栖,而我却骑着瘦马在古道上奔波这种天涯游子的思念亲人、渴盼团聚之情。”
“由这首词,我们又可以领悟到:生活是如此的广阔,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我们所要表达的中心的需要,选取生活中具有表现力的细节,再对细节进行细致、独到的描写。也就是我们要将‘生活细节化’后,再‘细节生活化’。”
(07年新世纪杯作文竞赛一等奖作者:05届初三(8)班吴辰)
第五组
甲文
罗纳尔多带着球,冲到禁区前,飞起一脚,把球踢进网中。
乙文
罗纳尔多在中场挺身收腹,接住同伴传来的一记高球,习惯地用小腿轻轻一颠,球魔术般地跳过对方防守队员的头顶。他飞速插上,以灵活逼真的假动作,带球一连绕过对方三名后卫的阻击,一直冲入禁区,巧妙避开已扑到跟前的守门员,侧身起脚,‘唰’的一声,球应声入网。
第二组
甲文
这是一个糟糕的天气,然而在这辆拥挤不堪的261上,我忽然看见她,眉清目秀的她,穿着一身淡鹅黄的衣服,在雨中走着。看着这素不相识的美丽女子撑着伞走向车子、合了伞、上车,真是感觉美极了。
乙文
第二天早上看见她往厨房里走时,我的眼老跟着她的影子!她的影子真好。她那几步路走得又敏捷,又匀称,又苗条,正如一只可爱的小猫。她两手各提着一只水壶,又令我想到在一条细细的索儿上抖擞精神走着的女子。这全由于她的腰:她的腰真太软了。她那两颊的曲线,尤其甜蜜可人。她两颊是白中透着微红,润泽如玉。她的皮肤,嫩得可以掐出水来。她的眼像一双小燕子,老是在滟滟的春水上打着圈儿。她的笑最使我记住,像一朵花漂浮在我的脑海里。我不是说过,她的小圆脸像正开的桃花么?那么,她微笑的时候,便是盛开的时候了:花房里充满了蜜,真如要流出来的样子。她的发不甚厚,但黑而有光,柔软而滑,如纯丝一般。只可惜我不曾闻着一些儿香。唉!(朱自清《阿河》)
“而这正是我们所要学习的。下面我们就进入到我们的作文训练系列之‘社会·生活·细节’,今天第一讲是‘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打出投影)
社会·生活·细节
――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
(板书)生活细节
师:“为了更好地表达中心,我们常常截取生活的细节,用细节来反映生活、折射生活。那么,怎样用细节来反映生活、折射生活呢?这就离不开描写。(板书)
二、感受细节
“请同学们拿出昨天请大家预习的材料。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六组文字,每组分为甲乙两篇文章,通过阅读,我们可以很清晰地感受到乙文要比甲文写得更加形象生活,更富有文字的魅力。而这种魅力真是由细节描写带来的。那么就请同学们比较甲乙两文,对比赏析,具体分析为什么乙文更能打动读者。”(打出投影)
请同学们比较甲乙两段文字,结合今天我们的课题(社会·生活·细节),抓住关键词进行分析、讨论,谈谈为什么感觉乙文写得更好呢?
社会·生活·细节(一)
――“生活细节化,细节生活化”课堂实录
师:“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请坐。”
“北宋词人、诗人黄庭坚称赞苏轼说‘苏轼之酒,赤壁之笛,嬉笑怒骂,皆成文章。’意思是称赞苏轼,无论什么形式和题材,都能任意发挥,写出很好的文章来。这就告诉我们:作文是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那么怎样将生活写到作文中去,又怎样用作文来反映生活呢?我们一起来欣赏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秋思》。(打出投影)
师:“材料同学们已经充分预习过了。接下来老师给每个小组布置任务,第一小组分析第一组文字,第二小组分析第二组文字,以此类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善自己的赏析,并推举一位组员作为发言代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聚集到老师指定的一位同学边上进行讨论。
教师确定每组的发言代表人物。
师:“讨论成功的小组同学可以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学生陆续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师:“老师请每组的发言代表起来进行小组总结性发言。其他同学学会倾听。‘聆听’既是一种礼貌,更是一门艺术。有请第一组的代表。”
生(周):“我觉得乙文写得好,因为这段话运用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将我的心理和妈妈的神态写得生动形象。其中‘哆嗦’一词写出了‘我’的不情愿,跟着后面的一段心理描写写出了‘我’觉得委屈的原因,让我们仿佛变成了作者,和作者此刻有一样的心情,一样的感受,而甲文中却缺少了这一内容,不够具体。对母亲的神态描写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了母亲对‘我’深深的爱,令人感动,这种眼神又是复杂的,而甲文只写出了母亲的一种眼神,表达不够具体。最后又是一段心理描写,包含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后悔之情,比甲文所表达的情感更具体。”
第三组
甲文
晚上人不是很多的时候,我们来到了金鸡湖边,这里湖面很广,站在湖边向李公堤那边望去,又如人间仙境一般了。
乙文
这里四面是水,河面上几条悠悠的小船,忽的跳下水的鸬鹚,泛起的一阵阵的清波,真的会使你想起神仙那般自由的生活。伫立桥头,顾盼两岸枕河人家,实在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象。桥上的碑记、柱联、花纹等镌刻精细,历历在目。
第六组
甲文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拳头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说:“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说:“没看见。”旁边的张小勇还帮董小天说话。高芳芳说:“是董小天踢的。”董小天不承认。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没看见。”李星说。
乙文
门被打坏了,开了一个篮球大的窟窿。班主任来了,瞪着眼:“谁踢坏的?”捣乱鬼董小天斜着眼,冷笑着:“鬼知道,有没有人叫我一定要看好门?”旁边的张小勇,朝老师做了鬼脸:“哈……,开了窗,好通风。”谁知这一下却惹恼了站在旁边的高芳芳。“是董小天,他来时,一阵风正好把门关了,他就抬起脚,用力一踢。”董小天脚一跺:“大白天别说梦话!你小心点,不要诬陷好人!”“我才不瞎说呢,大家都看见的。你凭什么,做了坏事,还要耍嘴。”老师说:“还有谁看见的?”“我,……没看见。”李星使劲地咽了一口水,神情恍惚。
(节选自《锦溪》本文获05年小天鹅作文竞赛一等奖作者:05届初三(5)朱晓贤)
第四组
甲文
我躺在床上,耳畔犹传来母亲的哭骂声。我心痛极了。
乙文
我躺在床上,盖着厚厚的两床被子。窗户没有关紧,被风吹得咣当咣当乱晃,也懒得起身来关了。反正再冷的风,也吹不进棉被里来。黑暗中,四肢百骸像是被浸泡在滚烫的洗澡水里。那些叫做悲伤的情绪,像是成群结队的蚂蚁,从遥远的地方赶来,慢慢爬上自己的身体,一步一步朝着最深处跳动着的心脏爬行而去。直到领队的那群,爬到了心脏的最上面,然后把旗帜朝着脚下柔软跳动的地方,用力地一插——
描写
生活细节
关于描写方法,在之前的半学期里,我们已经学习得比较的多了。我来请同学说说。”
生(金):“有神态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还有……。”
师:“一下子想不出来了,有点紧张。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生(华):“还有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景物描写等。”
师:“补充得很好啊。我们一起来看投影仪,请同学们一起将我们已经接触到过的描写方法朗读一遍。”(打出投影)
师:“赏析得真好。”
“老师看到杨同学和其他几位同学都忍不住轻拍双手,要为周同
生(王):“我觉得乙文写得好,因为这段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这位女子的美、可爱。那几个形容词‘敏捷’‘匀称’‘可爱’和‘苗条’,让人觉得真的看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猫,也让人想到上一句中所写的,为什么作者要‘被她的影子所吸引’。写她的‘皮肤掐得出水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表现出了她的美,皮肤的嫩,让人想到了刚出生的婴儿的肌肤。写她的眼睛的时候,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眼睛的黑、亮,又从侧面表现出她的可爱和讨人喜欢。而写脸的部分尤其传神,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她脸的圆、红润,一个‘盛’字尤其显得生动形象,让我们把她的脸和桃花就自然地想在了一起,同时也让我们仿佛看到她甜蜜的笑容,就像蜜罐里的蜜要流出来一样。最后一个‘唉’和感叹号,充分表现了她的美,和我对她的喜爱,也表达了我不能和她进一步接触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