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作文写作“生活化”

让作文写作“生活化”

让作文写作“生活化”
赫章县城关第二小学罗萍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如泉源,文章如溪水,泉源丰富而不枯竭,溪水自然地流个不停。

”这就要求我们注重把学生的目光引向自然生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每个学生的生活都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教师要主动挖掘生活中的习作资源,为学生提供活生生的原生态的体验环境,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一、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是获取作文材料的常用方法。

语文习作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结果,有计划地为积累作文材料进行生活实践,如种植花草树木,让他们了解种植的生长过程;参与家务劳动及公益劳动,体验劳动的滋味;考察家庭的变化,从而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学生在各种各样的体验中,会有着不同的感觉,我们要让学生在体验中感言,写出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如:在节假日,我们很多老师都会收到学生发来的短信,但内容大多都是人们互相转发的流行短信,虽然也表达了学生对老师的一片深情与祝福,但远没有来自学生心底的言语更能打动人心。

为此,在教师节来临之际,我在班上组织开展了“祝福老师节日快乐”的语文实践活动,让孩子自主创编给教过自己的老师发一条短信,活动要求要健康,有情有意,祝福的,绝不能下载,每条在30—70个字之间,活动时间一周。

孩子们的兴趣来了,开始自己创编短信了,他们编写出的短信真实、真情、真话。

教师节那天,我收到了许多条短信,都是发自学生肺腑的话,这些话大多是学生感受到老师对
他们付出的艰辛,不同的学生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种习作实践既丰富了孩子们语言表达能力,又使感恩教育得以体现。

二、认识生活,描绘生活。

当我们在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时,把自己的所感所悟用文字形式表达出来,就能形成一篇有血有肉,有思想、有内涵的作文。

如何来写,我认为着重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强化写作基础。

小学生作文,往往对客观事物描摹得不够具体,不够真切。

而单项素描,是小学生作文十分重要的写作基础训练。

基本功练得好,学生写作起来才能得心应手,运笔自如。

因此我们首先强化学生的单项素描,指导学生运用叙述和描写相结合的手法,对事物的形状、颜色、声音、动作等多方面的特点进行形象的描绘,使人如见其形,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如在教学中通过具体抓物件、植物、动物、景物、场面、外貌、动作、语言、心理素描等场景或心理描写,强化训练后,学生练基本功就会更扎实,为作文综合训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强化写作方法。

小学生习作,无非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是让学生掌握写法,把握规律。

比如,写人可通过一件事写人,可通过几件事写人;可表现人物一方面的特点,可表现人物几方面的特点。

为了表现人物的特点,必须选取典型事例,抓住人物的特点;必须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神态来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让学生掌握这些写法的主要途径是教师结合范文剖析,学生从读写中领悟。

第三,强化自由发挥。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表达方法之后,倡导“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作文就是言语的文本表现,说自己的话,表自己的情,才能让儿童说真话,表真情,儿童感悟世界,
总是与自己的生活世界相联系,和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相联系,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体验,让他们有话则长,无话则短,说“诚实的自己的话”,用童心表述真实的生活,发表内心真实的感悟。

我们让学生自由表达,不受课本的要求限制,不为教师的指定所左右,题目可自拟,体裁可自定,内容可自选,做到形式多样化,取材生活化,语言儿童化,让写作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

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去描绘那绚丽多姿的生活,激起作文的情绪,当学生习作的情绪被调动起来后,表达的潜能、创造力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和发展。

如学生会把吹出的“泡泡”联想成“气球”、“葡萄”、“飞船”……“要是你就是泡泡,可写些什么?”《泡泡飘游记》、《泡泡旅行记》、《顽皮的小泡泡》……每个学生笔下的“小泡泡”各具个性,都活动在各自的天地里。

三、触动联想,放飞灵性
在真实写出生活感悟的同时,我们也要敢于去联想,在联想的空间里自由翱翔,放飞灵性。

帕斯卡尔曾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芦苇。

”孩子虽小,但随着自身的成长,他们对许多事物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见解。

教师应鼓励学生打破作文条条框框的限制,将自己与别人不同的新发现、新感受、新想法,不拘形式、不拘字数、以个性化的语言表达出来。

“童情,反映童心,才显现智慧的闪光、创新的萌芽。

”让我们为孩子们有创意的表达喝彩。

久而久之,创新就能成为自觉行为,作文就成了学生纵横驰骋、放飞灵性的自由天地。

小学生想象力往往是随着外界事物刺激而引发的,具有无意性。

根据学生这一心理特点,作文课上,我们有意识出示几件小物件,给学生直观刺激。

引导他们看物件,想联系,构环节,写成文。

学生对写作感兴趣,就不会为写作而苦恼了。

教师要利用儿童的心理
特点,开展一些生动活泼,并能启发学生思维的活动。

如组织游戏、做实验、外出郊游,为画配话、搭积木编故事等活动,让学生以此为内容进行写作,不但使学生有了写作内容和写作热情,还调动起了学生写作的兴趣。

例如摆动物玩具编童话故事,学生根据不同动物的性格特点:狮子的凶猛、狐狸的狡猾、猴子的聪明、小鹿的温顺来编排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走进了童话世界,跟小动物们同喜共忧,习作就成为一件趣味盎然、其乐无穷的事情。

教学实践证明,只有当学生能够真正“自由表达”时,才能“情动而辞发”,才可能出现“有创意的表达”。

总之,“生活化”的作文教学,学生可以轻松愉快自由地从事写作活动,让学生尽可能地描写真实生活,表达真实思想,抒发真实感情,使作文写作变成丰富有趣、生动活泼,真实可喜,令人向往,其乐无穷的现实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