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脑疝患者的急救与护理__ppt课件
脑疝患者的急救与护理__ppt课件
腰穿测此压力,颅内压监测。 侧卧位测量成年人平均脑脊液压力超
过1.96 kPa (相当200mm水柱)时,称为颅内 压增高。颅内压增高是临床常见的许多疾病 (颅脑损伤、脑肿瘤、脑出血、脑积水和颅内 炎症等)共有的一组症候群。
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 颅内压
调节与代偿
血压 呼吸 脑脊液 血液 内容物
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2. 意识改变:嗜睡 → 浅昏迷 → 昏迷
3.瞳孔改变:开始:略小,光反射迟钝→随后:散 大,略不规则,直接或间接反射消失,眼睑下垂, 眼球外斜→晚期:双侧瞳孔散大,眼球固定
脑疝的先兆表现和生命体征改变
小脑幕切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疝:
4. 运动障碍:对侧肢体活动减少→ 消失→ 四肢肌力减退,肌张力增高→去大脑强直
5 .生命体征紊乱:脉搏、呼吸稍慢→ 脉搏、 呼吸慢,血压、体温高→潮式呼吸,脉搏频 弱,血压、体温下降→呼吸、心跳停止
(2)脑干变化:脑干变形移位;脑干缺血、水肿、出血
小脑幕切迹疝病理生理
(3) 脑脊液循环障碍:脑池阻塞;中脑导 水管闭塞。
(4)疝出脑组织:充血、水肿 (5)枕叶坏死:后交通或大脑后动脉受压牵拉引 起。
脑疝的先兆表现和生命体征改变
小脑幕切迹疝:
1.颅内压增高症状:剧烈头痛,频繁呕 吐,烦躁不 安。
3.枕骨大孔处: 脊髓续于延髓,
小脑扁桃体。
脑疝形成的原因
概念:颅内病变引起颅内压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使部分脑 组织通过孔隙发生移位,被挤入压力较低的部位,此即脑 疝。
分类:小脑幕切迹疝(天幕裂孔疝或颞叶沟回疝),枕骨 大孔疝,大脑镰下疝等。
A:大脑镰下疝 C:枕骨大孔疝
B:颞叶沟回疝 D: 脑膨出
脑疝形成的机制
1.颅腔内容物体积增大
脑组织体积增大(脑水肿)
2.颅内血容量增加
回流受阻,过度灌注
3.颅内脑脊液增加
(脑积水)
4.颅内压力分布不均
5.颅内占位性病变
如:脑肿瘤 颅内血肿
脑脓肿
(1)动眼神经损害:沟回直接压迫动眼神经及起血管压迫大 脑后动脉,使其与小脑上动脉间的动眼神经受压,脑干 移位,动眼神经受到牵拉 ,引起瞳孔散大。
4.内减压术:在开颅术中遇到脑组织大量膨出,无法关闭脑 腔时,不得不作部分脑叶切除以达到减压目的。但这只能 作为一种最后的方法来考虑。
ICP增高与脑疝的关系 ICP↑ 颅内静脉压↑
CBF (脑血流)↓
脑组织 移位
脑水肿
缺血、缺氧
脑疝
脑干受压
呼吸、循环 功能衰竭
脑疝的观察要点
1.观察有无剧烈头痛:头痛是进行性加重,且伴恶心、呕吐 可考虑为 脑疝。
二、枕骨大孔疝 病理生理:延髓受压;CSF循环障碍;疝出组织改变
脑疝的先兆表现和生命体征改变
枕骨大孔疝:
1. 症状往往不典型,枕下疼痛、颈项 强直颅内压增高
2. 常有剧烈头痛、呕吐,生命体征紊乱 及颈项强直
3. 意识、瞳孔改变较晚 4. 呼吸骤停发生较早
脑疝的先兆表现和生命体征改变
大脑镰下疝: 引起病侧大脑半球内侧面受压部的脑组织软化坏
死,出现对侧下肢轻瘫,排尿障碍等症状。
三种脑疝的鉴别
小脑幕切迹疝
病变部位
大脑半球
枕骨大孔疝 小脑、大脑半球
大脑镰下疝 大脑镰旁
移位组织
颞叶沟回
小脑扁桃体
扣带回
受压部位 颅内压 意识改变
大脑脚 升高明显
早
延髓 升高明显 晚
旁中央小叶 常无
瞳孔改变 锥体束征
早:患侧缩小光反射(+)光反射(+) 中:患侧散大光反射(-) 晚:双侧散大光反射(-)
单侧
双侧
无 单侧下肢轻
生命体征
CUSHING反应
CUSHING反应
常无
急性ICP增高可引起血压上升、心率缓慢、呼吸减 慢等表现。这首先由Cushing(1902年)所描述,故称为 Cushing反应。
脑疝的治疗
脑疝是颅内压增高引起的严重状况,必须作紧急处理。 1.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可在短期内有效地降低颅内压,暂时
物(20%甘露醇)快速滴入,以降低颅内压力。 3.迅速做好术前准备,以便进行手术治疗。
护理措施
4.呼吸停止应迅速进行气管插管,给予呼吸机进行人工吸
氧
。
5.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或脓肿部位已确定的病人,情况紧急
时配合医师先做穿刺临时降低颅内压。
6.对颅内压增高病人一般禁忌腰穿和高压灌肠
脑疝的抢救
三主征:头痛
恶心呕吐 视乳头水肿 精神、意识障碍、生命体征变化 小儿头颅变化,头皮静脉怒张等
脑疝解剖学基础
1.硬膜在颅腔 :前后位形成大脑镰,水平位形成小脑幕, 中间围成小脑幕切迹。
大脑镰和小脑幕将颅腔分为:幕上腔:左右大脑半球, 幕下腔:小脑,桥脑,延髓。
脑疝解剖学基础
2.小脑幕切迹附近的结构: 海马回,沟回,动眼神经,中脑。
2.观察瞳孔变化:观察两侧瞳孔是否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的 灵敏度。
3.观察意识情况:通过谈话、疼痛刺激及肢体活动情况来判
断意识障碍
程度。
4.观察生命体征:血压升高、脉搏变慢有时达40一50次/分, 呼吸深慢,是颅内压增高的早期症状。
1 . 同 神 经 外 科 疾 病 一 般 护 理 常 规 。 2.发现脑疝先兆的症状.应立即告知医生,同时予脱水药
脑疝病人的急救与护理
正常颅内压的产生:
颅腔是一个半密闭的体腔(1400ml-1500ml)
内容物
体积
百分比
脑、组织间液
内容1物400 体积 百分8比0%
血容量
150
10%
CSF
150
10%
三者的体积与颅腔容积相适应,并维持一定的压力,称颅内压。
正常颅内压
成人 80-180 mmH2O 儿童 50-100 mmH2O
适用范围:颅高压、颅内肿瘤、脑出血等导致的脑疝。 目的:尽快降低颅内压,解除危及生命的危险情况。
脑疝抢救步骤
1.发现患者有脑疝先兆症状时,立即通知医生。脑 疝常有的先兆症状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躁 动不安、血压上升、一侧瞳孔散大、脉搏慢而有 力。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健侧活动障碍等。
缓解病情。引流管的高度距穿刺点15~20厘米,过高达不到 应有的减压目的,过低则造成颅内低压。
脑疝的治疗
2.减压术:小脑幕切迹疝时可作颈肌下减压
术,枕骨大孔疝时可作枕下减压术。这种减压术常造成脑
组织的大量膨出,对脑的功能损害较大,故非迫不得已不
宜
采
用
。
脑疝的治疗
3.脑脊液分流术:适用于有脑积水的病人,根据具体情况及 条件可选用①脑室脑池分流术;②脑室腹腔分流术;③脑 室心房分流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