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课文,勾画关键句,能够梳理文章结构,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通过讨论交流,能品味出父爱、母爱的区别,认识到父母之爱的伟大无私,学会爱自己的父母。
【预习导航】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
辜.(gū )负罪孽.(niè ) 惶.恐(huáng) 履.行(lǚ )
遵循.(xún ) 幼稚.(zhì )
2.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1)刹:刹那(chà) (2)横:专横(hèng ) (3)担:承担(dān )
刹车(shā)横竖(héng )担子(dàn )
(4)称:称赞(chēng ) (5)创:创造(chuàng ) (6)节:节外生枝(jié)
对称(chèn)创伤(chuāng )节骨眼(jiē)3.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归根结蒂:蒂,花或瓜果连接枝茎的部分。
形容归结到根本上。
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
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
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4.默读全文,把课文划分为三大部分,并概括每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第 1 ~ 3 自然段):论述人从婴儿到儿童时期感受和体验母爱的能力的发展。
第二部分(第 4 ~ 7自然段):阐述父爱的性质,以及父爱与母爱的根本区别。
第三部分(第 8 ~ 10自然段):指出一个成熟的人最终会脱离对母亲的依赖和父亲的权威。
【合作探究】
1.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对爱的感受变化有什么特征?请迅速阅读课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列表格。
2.作者认为母爱与父爱在性质上有哪些根本区别?各有哪些积极性与消极性?阅读课文,
3.《爱的艺术》一书指出,爱是一种必须经过训练才能学到手的能力,这一点对父母来说意味着什么?请结合课文谈谈自己的看法。
示例:一个好的母亲应该喜欢孩子成长、独立并最终脱离自己,她应该克服惶恐不安的情绪;一个好的父亲在指导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宽容、耐心,使孩子逐渐相信他自己最终能把握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