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精选.pdf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精选.pdf


能为患者准确制取印模。
第六章
第七章 /1
暂时性修复 /1 嵌体与高嵌体
掌握: 暂时性修复的作用;暂时冠桥直接制作方法。 熟悉: 暂时冠桥的间接制作方法; 暂时性可摘局部义 齿;暂时性全口义齿。 了解: 暂时性夹板、颌垫等其他类型的暂时性修复。 掌握: 嵌体与高嵌体的与牙体预备步骤和要求 熟悉: 嵌体与高嵌体的技工室工艺流程。
口腔医学专业学生在修完医学基础课和口腔专业基础课之后的第二学年开始学习本课程。其预修课程包括《解剖学》、《微生物学》、《生理学》、
《生化学》、《病理学》、《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组织病理学学》、《口腔材料学》等。
考核方法 :考试课,笔试 +技能操作。 学时学分 :总学时数: 96,理论学时数: 60,实验学时数: 36,学分数: 8 分。
36
二、理论课内容要点与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 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第一章 绪论 /1
第二章 口腔修复生物 力学基础 /0.5
第三章 口腔检查与修 复前准备 /1
掌握:
口腔修复学的概念。 熟悉: 基本治疗过程,口腔修复学的概念及主要内 容。
能理解口腔修复学学在本专业课程体系中的 地位和作用,从而指导自己对本专业的学习 规划。
功能检查、治疗计划的制订,咬合调整与选磨
行临床一般检查。
原则。
了解:
修复前外科处理。
预备知识
教学内容 / 学时
知识目标
能力目标
预备知识
第四章 牙体预备和软 组织处理 /1
掌握: 牙体预备的原则、方法和软组织处理。
理解牙体预备的原则, 并用于指导临床工作。
第五章
印模与模型 /2
掌握: 印膜技术的定义、 分类、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熟悉: 模型技术的分类、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章 十四 十五 十六 十七 十八 十九 二十 二十一 总计
教学内容 可摘局部义齿 粘结修复 覆盖义齿 附着体可摘义齿 种植义齿 颌面缺损修复 牙周病的修复治疗 颞下颌紊乱的修复治疗
课时 12 0.5 1 1 2 自学 自学 自学 46
实验项目及要求:
序号 一 二
实验项目 印模制取与模型灌注 铸造金属全冠
在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中,以国家职业教育办学方针为指导思想,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发展 临床职业技能为核心的职业教育办学理念,体现职业教育贴近社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教学内容符合口腔助理执业医师考核标准和临床岗位需求, 强化专业能力的训练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口腔修复学课程设计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医学专科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准确把握本门课程在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和作 用,强调打牢理论基础,强化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合理安排生理学教学内容,确定教学重点难点,科学安排各类教学活动和教学形式,有效利用信息化 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建立科学有效的课程考核办法,及时融入口腔医学新材料、新技术,保证课程教学的先进性、有效性和创新性。
了解:
口腔修复学其起源与发展。
掌握: 口腔修复生物力学概念、应力分析。 熟悉: 口腔生物力学的原理。 了解:
能理解口腔修复生物力学概念、应力分析及 口腔生物力学的原理。
基本研究方法。
掌握:
口腔专科病历的书写要求及临床一般检查、 X
线检查、模型检查的方法。 熟悉:
能正确规范书写口腔专科病历,能为患者进
口腔修复学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口腔医学
课程类型:专业临床课 建议课时: 96 课时
第一部分 前言
(一)课程性质及任务 口腔修复学是研究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利用人工材料制作各种修复体,从而恢复其正常形态和功
能,以促进患者的健康的一门临床医学科学。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之一。主要学 习内容包括牙体缺损或畸形、牙列缺损、牙列缺失的修复治疗。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腔及颌面部各种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 和治疗方法,掌握口腔修复的基本操作技能,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医学素质的养成;为后期的临床学习打下良好 的基础,最终实现培养目标,为今后从事本专业工作奠定基础。 (二)设计思路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
一、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
章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十一 十二 十三
教学内容
理论授课学时分配
绪论
口腔修复生物Hale Waihona Puke 学基础口腔检查与修复前准备
牙体预备和软组织处理
印模与模型
暂时性修复
嵌体与高嵌体
桩核冠
金属全冠
金瓷冠 全瓷冠
固定桥
全口义齿
课时 1 0.5 1 1 2 1 1 1 1 1 1 6 12

烤瓷熔附金属全冠
四 五 六 总计
固定义齿 可摘局部义齿的制作 全口义齿的制作
学时
基本教学要求
4 掌握印模制取与模型灌注方法
掌握铸造金属全冠牙体预备,熟
2 悉制作过程
掌握烤瓷熔附金属全冠牙体预
2 备,熟悉制作过程
4 掌握固定义齿的设计要点
12 掌握 可摘局部义齿的设计及制作
12 掌握 全口义齿的设计及制作
第二部分 课程培养目标
《口腔修复学》是口腔医学专业的必修课程和核心课程,也是口腔医学专业的重要临床专业课程,本课程应从适应临床职业岗位的能力需要出发,以 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全面提高综合素质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培养方案,突出能力培养,融入人文教育,强化职业意识,课程目标包 括:
(一)知识目标
1.掌握口腔修复科常用临床检查项目。掌握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修复治疗方法。 2.熟悉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病因、机制、症状、诊断、预防。 3.了解口腔颌面缺损的修复治疗、牙周病的修复治疗;了解口腔修复学新技术及有关最新研究进展。了解各类修复体的制作工艺流程。
(二)能力目标 1、能利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常见问题。 2、能为牙体缺损、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等各种常见缺损的患者设计修复方案。
(三 )素质目标 1.将素质教育贯穿到教学过程当中。 2.强化业务素质的养成。如各种常用口腔检查、印模制取、模型灌注、牙体预备等常用临床操作技能。 3.具备科学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 4.培养关爱患者、服务患者的人文思想。 5.培养和谐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