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数学必修二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课堂练习及答案

高中数学必修二2.2 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课堂练习及答案

s
i r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知识梳理
1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 α
b β => a ∥α
a ∥b

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α⊥γ,β⊥γ,则α∥β
C .若m ∥α,m ∥β,则α∥β
D .若m ⊥α,n ⊥α,则m ∥n
2.若直线l 不平行于平面α,且l ⊄α,则( )
A .α内存在直线与l 异面
B .α内存在与l 平行的直线
C .α内存在唯一的直线与
l 平行
D .α内的直线与l 都相交
3.如图,M 是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棱DD 1的中点,给出下列命题
①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B 1C 1都相交;②过M 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直线AB 、B 1C 1都垂直;
③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B 1C 1都相交;④过M 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直线AB 、B 1C 1都平行.其中真命题是( )
g
o
d
f
o r
s 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②④D .①②③
4.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M ,N ,Q 分别是棱D 1C 1,A 1D 1,BC 的中点.P 在对角线BD 1上,且BP =BD 1,给出下面四个命题:(1)MN ∥面APC ;(2)C 1Q ∥面APC ;(3)A ,P ,M 三点共线;
(4)面MNQ ∥面APC .正确的序号为( )
A .(1)(2)
B .(1)(4)
C .(2)(3)
D .(3)(4)
5.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的各个顶点与各棱中点共20个点中,任取两点连成直线,所连的直线中与A 1BC 1平行的直线共有( )
A .12条
B .18条
C .21条
D .24条
6.直线a ∥平面α,P ∈α,那么过P 且平行于a 的直线( )
A .只有一条,不在平面α内
B .有无数条,不一定在平面
α内
C .只有一条,且在平面α内
D .有无数条,一定在平面α内
7.如果直线a ∥平面α,那么直线a 与平面α内的( )
A .一条直线不相交
B .两条直线不相交
C .无数条直线不相交
D .任意一条直线不相交
8.如图在正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与平面AB 1C 平行的直线是( )
A .DD 1
B .A 1D 1
C .C 1
D 1
D .A 1D
9.如图,在三棱柱ABC-A 1B 1C 1中,点D 为AC 的中点,点D 1是A 1C 1上的一点,
若BC 1∥平面AB 1D 1,则 等于( )
A .1/2
B .1
C .2
D .3
r
e o o
d f
o r
s
10.下面四个正方体图形中,A 、B 为正方体的两个顶点,M 、N 、P 分别为其所在棱的中点,能得出AB ∥平面MNP 的图形是( )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11.如图,正方体的棱长为1,线段B′D′上有两个动点E ,F ,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A .AC ⊥BE
B .EF ∥平面ABCD
C .三棱锥A-BEF 的体积为定值
D .异面直线A
E ,B
F 所成的角为定值
的中点,AA =AB=2.
a
n d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知识梳理
1符号表示:
β
a β
b ∩ = β∥a b p α∥a α
∥b α
2、判断两平面平行的方法有三种:(1)用定义;(2)判定定理;
(3●
知能训练
一.选择题
1.已知两个不重合的平面α,β,给定以下条件:
①α内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②l ,m 是α内的两条直线,且l ∥β,m ∥β;
③l ,m 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 ∥α,l ∥β,m ∥α,m ∥β;其中可以判定α∥β的是( )
A.①B.②C.①③D.③
2.在下列条件中,可判断平面α与β平行的是( )
A.α、β都垂直于平面r
B.α内存在不共线的三点到β的距离相等
C.l,m是α内两条直线,且l∥β,m∥β
D.l,m是两条异面直线,且l∥α,m∥α,l∥β,m∥β
3.如果两个平面分别平行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
A.平行B.相交C.异面D.以上都不对
h i n
(1)求证:平面PCD ∥平面MBE ;(2)求四棱锥M-BCDE 的体积.
2.2.3 — 2.2.4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知识梳理
1简记为:线面平行则线线平行。

符号表示:
a ∥αa
β
a ∥b
α∩β= b
作用:利用该定理可解决直线间的平行问题。

2符号表示:
∥αβ
∩γ= ∥
αa a b
∩γ= b
作用:可以由平面与平面平行得出直线与直线平行
【参考答案】2.2.1
1.D
2.A
3.C
4.C
5.D
6.C
7.D
8.D
9.B 10.A 11.D 12. 点N 在EG 上;点N 在EH 上 13.
14. 解:(1)证明:连接B 1C ,设B 1C 与BC 1相交于O ,连接OD ,∵四边形BCC 1B 1是平行四边形,∴点O 为B 1C 的中点.∵D 为AC 的中点,
∴OD 为△AB 1C 的中位线,∴OD ∥B 1A .OD ⊂平BC 1D ,AB 1⊄平面BC 1D ,∴AB 1∥平面BC 1D .
(2)∵三棱柱ABC-A 1B 1C 1,∴侧棱CC 1∥AA 1,又∵AA 1底面ABC ,∴侧棱CC 1⊥面ABC ,故CC 1为三棱锥C 1-BCD 的高,A 1A=CC 1=2,∴S △BCD =S △ABC = (BC •AB )=.
∴V D −BCC 1=V C 1−BCD =CC 1•S △BCD =•2•=1.2.2.2
1.D
2.D
3.A
4.1
5.②③
6. (1)证明:在四棱柱中,∵BC ∥A ′D ′,且BC=A ′D ′,∴A ′BCD ′是平行四边形,∴A ′B ∥CD ′,
又∵A ′B ⊄平面B ′CD ′,CD ′⊂B ′CD ′,
∴A ′B ∥面B ′CD ′,
又A ′B ⊂面A ′BD ,A ′D ⊂面A ′BD ,且A ′B ∩A ′D=A ′,∴平面A ′BD ∥平面B ′CD ′.
(2)解:∵A ′O=1,AB=AA ′=A ′D=.∴A ′O 2+OA 2=AA '2,A ′O 2+OB 2=A ′B 2,
∴A′O⊥OA,A′O⊥OB,
∴A′O⊥平面ABCD,
∴V C-A D D′=V D′-A C D=V A′-A C D=S△A C D•A′O=.
7. 解:(1)证明:连接AD交BE于点G,连接MG,则点G是正六边形的中心,所以G是线段AD的中点
∵M是PA的中点,∴MG∥PD
∵PD⊄平面MBE,MG⊂平面MBE
∴PD∥平面MBE
∵DC∥BE,DC⊄平面MBE,BE⊂平面MBE
∴DC∥平面MBE
∵PD∩DC=D
∴平面PCD∥平面MBE;
(2)因为六棱锥P-ABCDEF的底面是正六边形,PA⊥平面
ABC,AB=2,PA=2,M是PA的中点,所以所求棱锥的高为,底面面积为
3××22=3.
所以所求棱锥的体积为:×3×=.
2.2.3
1. 2. 3.9 4.2 5.4:25
6.
i
s
g
n
i
h
t
l
l
A
d
n
a
e
7.证明:连接AF,交β于G,连BG,EG,(3分)
则由β∥γ得AB:BC=AG:GF..(7分)
由α∥β得AG:GF=DE:EF,(10分)
所以AB:BC=DE:EF.(12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