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
导 图
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 执教: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张晓姝
过程2、
❖ 内容:一条公路全长20米,每隔5米种一棵树 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 方法: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采用动手操作、 画图法:分析不同情况下的植树棵数问题
事例,初步经历和体验“复
动手操作、画图法:分析情境中的问题
观察法
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对比法:对比学生自己探究结果,分析植树棵数与间隔
解题的策略、方法,
和方法。
植
数之间关系。 多媒体演示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树
问
目标2、学生经历将实际问
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
题
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之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采用动手操作、画图法:分析不
下,需要多长时间? ❖ 4、5路公共汽车行驶路线全长12千米,相邻两站的
距离是1千米。一共有几个车站? ❖ 方法:反馈矫正法 练习法 实物演示 ❖ 手段:多媒体演示
评价
❖ 集体订正 ❖ 学生互评 ❖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学习目标
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评价
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
问
目标2、学生经历将实际问
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
题
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之
教
间的关系。
学
设
计
思
目标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维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导 图
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 执教: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张晓姝
学习目标
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 事例,初步经历和体验“复 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和方法。
植
树
问
目标2、学生经历将实际问
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
题
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之
教
间的关系。
学
设
计
思
目标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维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导 图
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学习目标
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评价
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
事例,初步经历和体验“复
动手操作、画图法:分析情境中的问题
观察法
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对比法:对比学生自己探究结果,分析植树棵数与间隔
解题的策略、方法,
和方法。
植
数之间关系。 多媒体演示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树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 执教: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张晓姝
评价
观察法 解题的策略、方法,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设计理念
❖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 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 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同时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结合新课标的要求,教学中力求发挥学生的 主体地位,让他们动脑、动手、合作探究, 经历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体会 植树问题这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学习目标
❖ 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事例,初步经历和体验 “复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和方法。
❖ 目标2、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 的过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之间的关系。
❖ 目标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 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 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
三维 一体
过程 3
手段
方法
评价
分析教材
❖ “植树问题”是人教版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 四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数学的思 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而这册书安排“植树 问题”的目的就是向学生渗透复杂问题从简 单入手的思想。
学情分析
❖ 四年级的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而且抽象逻辑思维 能力也有了初步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分析综合、 抽象概括、归类梳理的数学活动经验。
问
目标2、学生经历将实际问
题抽象出植树问题模型的过
题
程,掌握种树棵树与间隔之
自主探究,小组合作,采用动手操作、画图法:分析不
观察法
教
间的关系。
学
同情况下的植树棵数问题 多媒体演示
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对不同情况的规律探索的积
设
极性、是否全面
计
思
目标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维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 手段:学具操作、多媒体演示
评价
❖ 观察法 ❖ 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 对不同情况的规律探索的积极性、是否全面
过程3、
❖ 内容:练习。 ❖ 1、判断练习 ❖ 2. 一一根木头长10米,要把它平均分成5段。每锯
下一段需要8分钟,锯完一共要花多少分钟? ❖ 3、广场上的大钟5时敲响5下,8秒敲完。12时敲12
学习目标
过程:内容、方法、手段
评价
目标1、学生通过生活中的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
事例,初步经历和体验“复
动手操作、画图法:分析情境中的问题
观察法
杂问题简单化”的解题策略
对比法:对比学生自己探究结果,分析植树棵数与间隔
解题的策略、方法,
和方法。
植
数之间关系。 多媒体演示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树
应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计
思维导图
❖是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和有效的教 学方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设 计,有利于教师构建教材的知识网 络,能够使教师节省备课时间,促 使教师进行放射状的关联性思考, 增强记忆。
以思维导图为设计手段 教学设计模式:
以教学目标为导向
以教学理解为基础 以教学过程为落脚点 以教学评价为催化剂 以实践理性为学术底蕴
集体订正 学生互评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四年级(下册) 执教:乌鲁木齐市第91小学 张晓姝
观察法
教间的关系。Fra bibliotek学同情况下的植树棵数问题 多媒体演示
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对不同情况的规律探索的积
设
极性、是否全面
计
思
目标3、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维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
导 图
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 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 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反馈矫正法 练习法 实物演示 多媒体演示
35:58;37:07;38:45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评价
过渡:
导入: 内容
内容
过程3手段 方法
目标 三维
过渡 :
1 一体 目标 三维 课题:
2 一体
评价
内容
手段
方法 过程4
目标 三维 3 一体
结束:
过程 1
手段
方法
评价
过程 2 内容
手段 方法
评价
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目标 三维 1 一体
目标 三维 2 一体
目标 三维 3 一体
教学过程
内容
过程 1
手段
方法
内容
内容
过程 2
手段
方法
内容
过程 3
手段
方法
过程 1‘
手段 方法
教学评价
评价
评价
评价
教学目标
目标 三维 1 一体
目标 三维 2 一体
教学设计思维导图
教学过程
教学评价
内容
内容
过程 1
手段
方法
过程 1‘
手段 方法
内容
过程 2
手段
方法
评价 评价
内容
目标 3
过程1、
❖ 内容:同学们在全长20米的小路一边植树,每 隔5米栽一棵(两端要栽),一共需要多少棵树苗?
❖ 方法: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复杂问题简单化
❖
动手操作、画图法:分析情境中的问题
❖
对比法:对比学生自己探究结果,分析植树
棵数与间隔数之间关系。
❖ 手段:多媒体演示
评价
❖ 观察法 ❖ 解题的策略、方法, ❖ 解决问题的正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