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管理师培训 完整版

健康管理师培训 完整版

➢ 熟悉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史,熟悉常见的医药信 息系统,熟悉计算机的特点、应用及组成,熟 悉数据库及数据处理,熟悉健康档案的管理。
➢ 了解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了解计算机的发 展史,了解健康档案的发展。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大纲要求
▪ 二级健康管理师大纲
➢ 计算机发展史 ➢ 数据处理与数据管理 ➢ 医学信息学发展趋势 ➢ 电子病历 ➢ 健康档案管理 ➢ 健康信息的共享与发展
20世纪发起 最早的雏形是20世纪年代 医学信息学(术语)始于20世纪70年代 其它表达方式:医学计算机科学、医学信息科学、
卫生信息学等 医学信息学(medical informatics)是生物医学信息、
数据和知识存储、检索并有效利用,以便在卫生管 理、临床控制和知识分析过程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 题的科学。是信息技术学和各医疗卫生科学的交叉 科学。
多媒体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二.计算机的分类
按性能分类 巨型机 大型机 中型机 小型机 微型机
按使用分类 主机(服务器) 工作站 台式机 笔记本电脑 掌上电脑
按所处理的信息分类 模拟计算机 数字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
按计算机的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 远程医疗目前的问题:标准化,临床数据采集设 备,体制和法规。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二、计算机基础
一.计算机发展历史:
1946年,诞生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 1946~1956 电子管时代(第一代) 1956~1964 晶体管时代(第二代) 1964~1971 集成电路时代(第三代) 1971~至今 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第四代) 发展趋势:微、巨、网、智、
➢ 初期探索(MEDLARS建成为标志) ➢ 发展时期(20世纪70~80年代) ➢ 深入研究时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以医
学人工智能和专家系统的研究为标志。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 医学信息学在美国的发展(3个阶段):
➢ 1、启蒙阶段(1950~1968)探讨 ➢ 2、系统开发阶段(1968~1977)开发大规模
▪ 三级健康管理师大纲
➢ 医学信息学相关概念 ➢ 计算机的组成、功能特点等基础知识 ➢ 医药信息系统 ➢ 社区卫生服务信息系统 ➢ 健康档案相关概念 ➢ 健康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和管理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第一节 基础理论及概念
▪ 一、医学信息学的产生 ➢(一)医学信息学的产生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电子病历(EMR)
▪ 纸质病历存在的问题:
➢ 信息的独占性、信息的易损性、信息的不确定性、 信息利用的被动性、信息再利用的障碍。
▪ 电子病历的概念
➢ ① EMR的内容包含了纸质病历的所有信息,
➢ ② EMR利用计算机技术,将纸质病历移植为电子载 体,
➢ ③ EMR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的信息综合 处理。
社区卫生服务(四)
▪ 机构的主要职责:
➢ 社区预防 ➢ 社区保健 ➢ 社区医疗 ➢ 社区康复 ➢ 社区健康教育 ➢ 社区计划生育
▪ 采取多种形式:
➢ 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 服务站开展各项工作;
➢ 上门服务;
➢ 居民选择医生签定社区 卫生服务合同书;
➢ 社区医生责任制; ➢ 医疗咨询热线服务; ➢ 双向转诊服务
▪ LIS处理的主要信息:病人信息、标本信息、检 验申请信息、检验结果及结论信息,实验室运作 和管理的其它辅助信息
▪ LIS的主要功能:事务处理功能、检验申请的自 动处理功能、标本的自动预处理功能、自动分析 过程、检验知识库对检验结果的支持功能、自动 化传输功能。重点是申请单、标本、结果的对照 方法。
三.计算机的特点:计算速度快
➢ 医院信息系统、生物信息学、消费者卫生信息 学、中医药信息学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第二节 常用医药信息系统及主要功能
▪ 一、常见的医药信息系统
➢ (一)医院信息系统(HIS) ➢ (二)临床信息系统(CIS) ➢ (三)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 ➢ (四)放射信息系统(RIS) ➢ (五)医院临床检验信息系统(LIS) ➢ (六)社区卫生服务 ➢ (七)电子病历(EMR) ➢ (八)远程医疗

(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续)
▪ 2、医学信息学的应用研究
➢ 信息存储和检索 ➢ 通讯 ➢ 医学训练 ➢ 决策支持系统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二、医学信息学的发展历史
▪ 发展之初主要是应用计算机存储和检索病 历、临床数据、医药信息及有关文献等。
▪ 发展3个阶段:

临床信息系统(CIS)
▪ CIS以病人为中心。主要数据为病人医疗数据 ▪ HIS与CIS的关系:相互区别,相互依存,相互关
联。HIS是CIS的基础,CIS是HIS发展方向。 ▪ 临床信息系统的范畴广泛:包括医学图像管理系
统PACS、放射信息系统RIS、检验信息系统LIS、 临床监护信息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医生工 作站、护士工作站、专家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等。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二)
▪ 基本原则:
➢ 坚持社区卫生服务的公益性质,注重卫生服务 的公平、效率和可及性;
➢ 坚持政府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多渠道发展社 区卫生服务;
➢ 坚持实行区域卫生规划,立足于调整现有卫生 资源,辅以改扩建和新建,健全社区卫生服务 网络;
➢ 坚持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并重,中西医并重, 防治结合;坚持以地方为,因地制宜,探索创 新,积极推进。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三)
社区卫生服务的主要特征:
➢ 第一线服务 ➢ 综合性服务 ➢ 持续性服务 ➢ 协调性服务 ➢ 可及性服务 ➢ 以家庭为单位
➢ 以社区为范围 ➢ 以生理-心理-社会医
学模式为基础
➢ 预防为主 ➢ 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二)医学信息学的研究内容
▪ 1、医学信息学研究的主要范围
➢ 研究医学信息的概念、属性、本质和度量 ➢ 研究医学信息系统的概念、构成、功能、原理、
方法和手段 ➢ 研究利用医学信息进行控制的原理和方法 ➢ 研究实现医学信息系统最佳组织的原理和方法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健康管理师培训
广州医学院 章沛

健康管理师介绍
▪ 根据《健康管理师国家职业标准》,健康 管理师的职业定义是:
➢从事个体或群体健康的监测、分析、评 估以及健康咨询、指导和危险因素干预 等工作的专业人员。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医学信息学基础
▪ 培训目标
➢ 掌握医学信息学的概念、任务、研究对象及研 究范围,掌握健康档案的组成和基本要求。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社区卫生服务(一)
▪ 指由全科医学(GP)为主体的卫生组织或 机构所从事的一种社区定向的卫生服务。 应以健康需求为导向,以整个社区人群为 服务对象,通过健康普查,建立健康档案 等方式,掌握社区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健康 需求,积极提供适宜服务。
▪ 指导思想:见书P310
➢ (2)三成结构体系包括:客户端服务(用户界面)、中间层服 务、数据服务(数据库)。
➢ (3)HIS数据库系统通常采用:Oracle,MS SQL Server 2000, SyBase。
➢ (4)客户机操作系统通常为: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 医嘱实现的流程依次为4个步骤:录入→确认→生成执行→打印。
▪ HIS 的关键技术
➢ (1)HIS 的体系结构:完全集中式(Mainframe)、完全分布式 (PC + Network)、集中/分散式(Client/Server)、多层结构, 共计4种。其中“集中/分散式”为目前我国医院普遍采用的HIS 体系结构,“多层结构”是发展方向。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医学影像存档与通讯系统(PACS)
▪ 定义:PACS是为医学图像的存储、传输、检索、 显示、打印而设计的信息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为 了有效的管理和利用医学图像资源。
▪ PACS的作用:PACS系统是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 将不同型号、类别、地点的设备产生的图像,在 统一的数字图像格式标准下,进行存储,按用户 需求检索、调阅,用户可以在自己的终端上对图 像作各种处理,辅助诊断和治疗。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医学信息学的产生(续)
其应用领域是医学,方法学是信息学。 任务:借助医学科学研究中获得的知识,开发和评
估各种有关获取、处理和解释病人数据的方法和系 统。 医学信息学研究对象的特点:不确定性、难于度量、 以及复杂成分之间复杂的相互作用。 渗透到医疗领域的方方面面:电子病历、生物信号 分析、医学图像处理、临床支持系统、医学决策系 统、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卫生信息资源等。
▪ 远程医疗的技术及几种应用模式
➢ ⑴ 远程医疗系统组成:① 医疗服务的提供者,② 医 疗服务的需求方,③ 联系两者的通信网络、视频会议 系统及诊疗装置。服务方式有实时(在线)和非实时 (离线)
➢ ⑵ 技术:① 通信技术,② 远程会诊软件系统,③ 多 媒体数据库,④ 医学图像和信号采集。
➢ ⑶ 应用模式:基于有线通信网络的 、基于卫星通信网 络的 、互联网医疗健康网站 。
➢ ④ EMR将纸质病历的信息变为计算机能识别和理解 的格式化数据,予以处理
广州医学院培训中心

电子病历(EMR)
▪ 电子病历信息组织的特点
➢ ① 以时间为序。 ➢ ② 以信息源为基础。 ➢ ③ 以问题为中心。
▪ 电子病历的安全性
➢ ⑴ 实现电子病历安全性的措施有:加密措施、数字签 名、第三方发放电子证书、授权认证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