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经济学院经济系张馨月
进入大学,我选择了经济学这门学科。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经济系的课程有了一个基本的了解。

数学是经济系乃至经济学院的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非常的重要。

为什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如此重要呢?今天,我就浅论一下这个问题,谈谈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要谈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经济学是什么。

经济学是研究如何配置和使用相对稀缺的资源,来满足最大化需求的社会科学,即研究社会活动中的个人、企业、政府如何进行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如何决定社会资源使用方式的一门科学。

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但是它却与哲学、文学等社会科学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

经济学研究的是经济问题。

虽然现实里的经济问题错综复杂,使经济学的分析增加了难度,具有了一些不确定性。

但是,经济学的目标是朝着物理学的方式发展的,它本质上追求精确。

对于这样一门追求精确的学问,数学的作用自然非比寻常。

经济学使用到了数学、统计工具,这个传统从很早的威廉.配第就有了,到魁奈的《经济表》,到边际学派的边际分析,到萨缪尔森的《经济分析基础》,到再博弈论等等,数学在经济学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

我认为,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主要有两方面。

一是在其工具性上,数学作为经济研究的基础工具,其作用自然不可小觑;二是在其思想性方面,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问,其严谨的思想在追求精确和理性的经济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数学在理论上的概括和科学的实际发展中,一般给人们的印象是,与其他学科相比,数学的特点可归结为更高度的抽象性、更严密的逻辑性和更广泛的应用性。

因此,说数学是一切科学的根本基础,是科学的皇后,是十分自然的。

先谈谈第一方面。

首先,数学概念是抽象的典范,几乎它的所有基本概念在现实世界中是找不到的,例如,点、线、面;自然数、实数和虚数等等;它们是抽象的,又是深刻的,极其奇妙地、精确地刻画自然事物的某种基本特征。

其次,数学是严密逻辑推理的象征,其方法论的核心是演绎法,即从不证自明的公理出发进行演绎推理;其实质含义是,若公理为真,则可保证其演绎的结论为真;从逻辑上看,演绎法是清晰、合理和完美的,由数学推出的显然是毋庸置疑的正确结论。

最后,由上面两点,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是不言自明的。

自然,在经济研究中,少不了数学这样一个工具。

经济学是研究在约束的条件下的最优化选择,即在资源稀缺的条件下,如何达到收益的最大化。

于是,在研究中就存在成本、收益等等的概念和运算。

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多样性,研究中存在许多变化的因素,导致了经济研究的错综复杂。

而数学其用处就在于为许多复杂的思想和现象提供了简洁而明了的解释,为许多错综的数据提供了计算模型,从而使经济研究简洁条理。

但数学的有用性不仅仅体现在其工具性上,更在其思想性上。

改革开放以来,西方经济学作为市场经济运行描述的基本理论,对我们经济学学习和研究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从学习和研究的角度看,似乎可以明显感觉到,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体系、思维方式和推理方式的深刻特点之一表现在其数学性方面,也正是这一特征使人们常常把经济学看成是最接近自然科学的社会科学学科。

西方经济学从亚当·斯密《国富论》起的二百多年来,已形成了一个庞大而较严密的理论体系。

在整个社会科学中,经济学的理论形式、研究方法是公认为最接近自然
科学的。

我认为这实际上表明,数学作为一种理论信念、方法论和研究手段,十分明显地体现在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特征中。

按传统流行的科学观,一门学科达到科学的一个重要标准是看它能否充分运用数学方法。

而在经济学中,对于经济现象、经济运行及其规律的描述与研究,正需要数学方法与数学思想,从而达到它的科学性。

据以上所述,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作为一名经济系的学生,学好数学成为必需。

只有学好了数学,才能更好的进行以后的学习研究。

但是,现在经济学界存在着这样一个声音,反对数学过多的介入经济学当中。

我想,这样的看法也具有一定的道理。

经济学的精华是思想而不是工具。

模型仅仅是表述思想的一种工具,但不是唯一的工具。

数学很重要,但在经济学习研究中,更重要的是经济研究方法和经济思想。

现在的经济学界中,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许多人在经济学习与研究中,过多的去玩转一些复杂的数学公式,而忽略了其经济思想。

如果这样的现象发展下去,势必导致经济学丢失其独有的特点与本质,从而导致经济学科的没落。

所以,综上所述,我认为,要重视数学在经济学中的作用,作为学习经济学的学生,要认真学习数学并学好它,掌握它的方法与精髓。

但同时,更要重视经济学的本质的特点、方法和思想。

只有这样,才能学好经济学,搞好经济学的研究,并学以致用,发展经济学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