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四细菌运动性的观察
姓名:贾晓霖
学号:201000140032
班级:生科10.1
同组成员:李江湲程子修洪钧烨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压滴法观察细菌运动性。
2、学习鞭毛染色法,观察鞭毛的形态特征。
二、实验原理
鞭毛是细菌的纤细丝状“运动”器官。
鞭毛的有无、数量及着生方式也是细菌分类的重要指标。
鞭毛直径一般为10~30nm,只有用电镜才能直接观察到。
但是,如采用特殊的染色法,则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下也能看到它。
鞭毛染色方法很多,但其基本原理相同,即在染色前先用媒染剂处理,让它沉积在鞭毛上,使鞭毛直径加粗,然后再进行染色。
鞭毛的着生方式多样,有一端单生,如铜绿假单胞菌;两端单生;一端丛生,如荧光假单胞菌;两端丛生,如蔓延螺菌以及周生,如大肠杆菌等。
三、实验器材
1、所需菌种
枯草芽孢杆菌(周生)
铜绿假单胞菌(端生)
2、溶液和试剂
0.01%美蓝染液,95%乙醇溶液,鞭毛染色液A,鞭毛染色液B。
3、仪器和其他用品
酒精灯,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双层瓶(内装香柏油和二甲苯),擦镜纸,接种环,烧杯,试管架,镊子等。
四、实验内容
a)压滴法(说明一下我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
1、洗片将载玻片用水加去污粉洗净,自然晾干。
2、涂片在载玻片中央滴一小滴蒸馏水,点燃酒精灯,在火焰旁边从菌种斜面挑取少
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
3、染色、镜检加0.01%美蓝染液染色,之后加盖玻片放于油镜下观察。
附:实验照片
b)鞭毛染色(说明一下我做的是铜绿假单胞菌)
1、洗片将载玻片用水加去污粉洗净,自然晾干。
2、浸泡将适量95%乙醇倒入烧杯,将洗净晾干的载玻片放入有乙醇的烧杯中,浸泡
5min。
3、干燥将载玻片用镊子夹出,点燃酒精灯,将载玻片在酒精灯上小心过火干燥。
4、涂片将一小滴蒸馏水滴在载玻片一端,点燃酒精灯,在火焰旁边从菌种斜面挑取
少量菌体与水滴充分混匀,将载玻片有水滴的一端微微竖起,使有菌种的水滴自然从载玻片一端流到另一端,在载玻片上形成一条菌带。
5、干燥自然干燥。
6、染色、镜检先滴加A液,覆盖5min,用水流在载玻片反面冲洗掉,之后加B液冲
洗覆盖1min,然后在缓水流下按同样方法冲洗掉。
加热干燥后,镜检。
附:实验图片
视野中央偏上方可见一带有鞭毛的细菌,可是手机像素太低,所以可能看不清^o^
五、思考题
1、除鞭毛染色法外,还有什么方法能观察到鞭毛?
答:可直接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电子显微镜放大倍数高,可以观察到鞭毛。
2、如果你发现鞭毛已与菌体脱离,请解释原因。
答:(1)可能是菌龄过大,自然脱落;
(2)操作时玻片受到较强烈的震荡;
(3)接种时接种环在玻片上反复涂抹时使之脱落;
(4)染色过久使之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