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考点重点总结二二、药材性状特征1.叶柄残基断面有黄白色维管束5-13个,环列(绵马贯众)2.有“星点”(异常维管束)环列或散在(大黄)3.断面可见黄白色小点(异常维管束)断续列成2-4轮同心环(牛膝,川牛膝)4.断面可见大理石样花纹(槟榔)5.药材表面常见发亮的结晶牡丹皮厚朴6.断面有银白色胶丝杜仲7.形似毛笔头辛夷蕲蛇中的名词:栖息于丘陵或林木繁茂的山区,阴湿地,常将身体盘着,因此蕲蛇俗称“棋盘蛇”。
头在中间稍向上,呈三角形而扁平,吻端向上翘起,习称“翘鼻头”。
背部红棕色,两侧各有黑褐色与浅棕色组成的“V”形斑纹17~25个,其“V”形的两上端在背中线上相接,形成一系列连贯相接的斜方纹,习称“方胜纹”。
腹部撑开或不撑开,灰白色,鳞片较大,有多数类圆形的黑斑,习称“连珠斑”。
尾部骤细,末端有三角形深灰色角质鳞片1枚,习称“佛指甲”。
全国的道地药材有约 200种四川 —(黄连、附子、川芎、川贝) 云南 —(三七) 甘肃 —(当归、大黄) 宁夏 —枸杞子) 内蒙古 —黄芪 吉林 —鹿茸、人参 辽宁 —细辛、五味子山西 —党参 河南 —地黄、牛膝、山药、菊花 山东 —北沙参、金银花江苏— 薄荷 安徽— 牡丹皮 安徽宣城—木瓜 浙江 —玄参、浙贝母福建 —泽泻 广东 —砂仁 广西— 蛤蚧、肉桂马钱子—印度、越南、泰国西红花—西班牙、意大利丁香—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番泻叶:印度、埃及、苏丹四.加工方法(一)植物药类(1):晒至半干,堆放“发汗”至内部变黑色,晒干或烘干(2):沸水中微煮堆置土炕里使之“发汗”至内表面变紫褐色时,再蒸软卷成筒状,晒干或炕干(3):剥下树皮内表面相对层层叠放埋藏于稻草内,使之“发汗”至内皮呈紫褐色时,取出晒干(4):鲜茯苓堆放在不通风处,用稻草围盖进行“发汗”,反复数次至现皱纹,内部水分大部分散失后,阴干(1):捆成小把,晒至干皱后用硫黄熏数次,将顶端切齐,晒干(2):除去外皮及须根,用硫黄熏后晒干;光山药:选择肥大顺直的毛山药,置清水中浸至无干心,硫黄熏后,用木板搓成圆柱状,切齐两端,晒干,打光(1)片沸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2):晒干或沸水中略烫后晒干(3)白芍:刮去外皮,置沸水中煮至透心,晒干(4):放入开水中略煮至内部中心有芝麻样小白点为度,立即捞起晒干(5):沸水中烫后,去外皮,晒干或烘干(6)百部:煮或在沸水中烫至无白心,晒干(7):置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晒干或烘干(8)莪术:水煮或蒸至透心晒干(9):蒸或煮至透心晒干(10):除去粗皮,用清水漂洗,蒸透心,敞开,低温(60℃以下)干燥(11):剪成短段,晒干或蒸后晒干(12):纵剖成对开或四瓣后晒干;或入沸水中烫约5分钟,捞出摊晒,日晒夜露,色泽变红,外皮有皱纹,干燥(13):置沸水中略煮或蒸至外表面变成灰色,以杀死内部的蚜虫为度,晒干(1):趁鲜切片晒干(2:切成块片晒干或阴干(3):趁鲜切片晒干(1):用磁片刮去粗皮,加工成卵圆形或圆柱形,或切成块瓣干燥(2):刮去粗皮,切段或纵剖成块晒干(3)黄芩:撞去外皮晒干(4):刮去粗皮,切成段、块片或纵剖成瓣,晒干或烘干(5):趁鲜刮去外皮或不去外皮,晒干(6):切断或纵剖为块,晒干或风干,撞去粗皮(7):刮去栓皮,截段或切片,晒干或烘干6. 其它加工方法的药材(1)盐附子:选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晾晒至表面出现结晶盐粒,质地变硬为止(2)黑顺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纵切成5mm的厚片,再用黄糖及菜油调成浓茶色,蒸至现油面光泽时烘至半干再晒干(3)白附片:取泥附子浸入胆巴液中,煮至透心,去外皮,纵切成3mm的薄片,水漂后蒸透,晒至半干,以硫黄熏后晒干(4)生晒参:取洗净的鲜参,去支根晒干(5)红参:取洗净的鲜参,除去不定根及支根,蒸3小时,取出晒干或烘干(6)白参(糖参):鲜参置沸水中浸烫3~7分钟,用针将参体扎刺小孔,再浸于浓糖中,取出晒干(7)三七:剪下芦头、侧根及须根,曝晒至半干,反复搓揉至全干放入麻袋内撞至表面光滑(芦头称“剪口”;侧根称“筋条”;须根称“绒根”)(8)当归:待水分稍蒸发后根变软时,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9)地黄:鲜生地徐徐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10)巴戟天: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切段晒干(11)党参:晒至半干,反复搓揉3~4次,晒至七、八成干时捆成小把晒干(12)川贝母:用矾水擦去粗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晒干(13)浙贝母:置木桶内,撞去粗皮,拌以煅过的贝壳粉,吸去撞出的浆汁,晒干或烘干(14)企边桂:剥取十年生以上的干皮,两端削成斜面,突出桂心,夹在木制的凹凸板中间,压成两侧向内卷曲的浅槽状(15)石斛:鲜用者采后以湿沙贮藏;干用者用开水略烫,蒸透或以砂炒后,反复搓去叶鞘晒干;“铁皮石斛”:边炒边扭成弹簧状,习称“耳环石斛”7. 加工时加入石灰的药材(1)白芷:放入缸内,加石灰拌匀,放一周后晒干或炕干(3)青黛:割取茎叶置大缸中,加入清水浸至叶腐烂,捞去叶渣,加石灰,充分搅拌,待浸液由乌绿色变为紫红色时,捞取液面泡沫状物,晒干(二)动物药类1.水蛭:开水烫死或用石灰、草木灰闷死,晒干或烘干2. 全蝎:放入清水中或淡盐水中呛死,然后入沸盐水中煮至身能挺直竖立,背面抽沟时捞出,阴干3. 蜈蚣:用沸水烫死,将两头削尖的长竹片,插入头尾两端,绷直后晒干或烘干4. 土鳖虫:置沸水中烫死,晒干或烘干5. 牛黄:用通草丝或棉花包好,放阴凉处,至半干时用线扎好,阴理化鉴别1、狗脊:(1)生狗脊片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
(2)根茎粉末甲醇回流提取液,显亮蓝白色荧光。
2、绵马贯众:(1)乙醚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呈红棕色。
(2)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片,滴加1%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间隙腺毛呈红色。
3、大黄:(1)粉末的稀乙醇浸出液,显棕色至棕红色荧光。
(2)粉末微量升华后,可见黄色菱状针晶或羽状结晶。
(3)饮片置紫外光灯下,不得显持久的亮蓝紫色荧光。
4、何首乌:粉末微量升华后得黄色柱状或针簇状结晶,遇碱液显红色。
5、牛膝:(1)根的横切面显淡蓝色荧光。
(2)水浸液用力振摇,产生持久性泡沫。
(3)粉末滴加冰醋酸及浓硫酸,显紫红色。
6、黄连:(1)根茎横断面显金黄色荧光,木质部尤为显著。
(2)粉末或薄切片置载玻片上,加95%乙醇及30%硝酸,镜检,有黄色针状或针簇状结晶析出。
7、延胡索:药材切面均有亮黄色荧光。
8、板蓝根:根水煎液显蓝色荧光。
9、甘草:粉末50%乙醇回流液,展开剂为丁醇-乙醇-氨水(5:1:2),显色剂1%香兰醛乙醇液,103℃烤,甘草甜素显蓝色斑点。
10.白芷:粉末乙醚浸液,滴于滤纸上,显蓝色荧光。
11、川芎:横切片显亮淡蓝色荧光,外皮显暗棕色荧光。
12、柴胡:柴胡水溶液,振摇,有持久性泡沫产生。
13、龙胆:龙胆甲醇提取液,加酸酸化,加碘化铋钾试剂有橘红色沉淀。
(检查生物碱)14、紫草:粉末置试管中,将试管底部加热,生成红色气体,并于试管壁凝结成红褐色油滴。
15、丹参:粉末加水,取滤液数滴点于滤纸上,显亮蓝灰色荧光。
16、黄芩:粉末乙醇回流液,加醋酸铅试液,即发生橘黄色沉淀,加镁粉少量与盐酸,显红色。
17、桔梗:产生持久性泡沫。
57、木香:(1)70%乙醇浸软后的切片,加15%a-萘酚溶液与硫酸,即显紫色。
(2)异羟肟酸铁反应:木香挥发油少许于试管中,加入异羟肟酸铁试剂呈橙红色反应。
59、白术:取粗粉加乙醚(1)取滤液,加10%香草醛的硫酸溶液,显紫色。
(2)取滤液置蒸发皿中,乙醚挥散后,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变紫色。
60、苍术:(1)粉末加乙醚,滤过,取滤液加含5%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的10%硫酸溶液1,显玫瑰红色,再于100℃烘5min,出现绿色。
70、浙贝母:(1)横切片,加碘试液,即呈蓝紫色,边缘表皮一圈仍为类白色。
(2)粉末呈亮淡绿色荧光。
74、麦冬:薄片显浅蓝色荧光81、郁金:(1)黄丝郁金断面有亮黄色荧光,内皮层呈明显蓝色环。
(2)温郁金切片加乙醇及硫酸各1滴,含姜黄素细胞部分则呈明显紫色或紫红色反应。
82、天麻:(1)粉末加水浸渍,滤液加碘试液,显紫红色至酒红色。
(2)粉末乙醇浸液加硝酸汞试液,加热,溶液显玫瑰红色,并发生黄色沉淀。
84、关木通:关木通乙醇提取液,点在滤纸片上,显天蓝色荧光,于点样处加稀盐酸,干后显黄绿色荧光,氨试液熏后复显天蓝色91、沉香:醇浸出物,进行微量升华,得黄褐色油状物,香气浓郁,于油状物上加盐酸与香草醛颗粒少量,再滴加乙醇,渐显樱红94、牡丹皮:(1)粉末微量升华,可见长柱形结晶或针状及羽状簇晶,于结晶上滴加三氯化铁醇溶液,则结晶溶解而呈暗紫色。
(2)粉末乙醚浸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硝酸数滴,先显棕黄色,后变鲜绿色。
95、厚朴:粗粉氯仿回流液,在紫外光灯下,顶面观现紫色,侧面观显二层,上层黄绿色,下层棕色荧光。
96、肉桂:粉末氯仿液,滴加10%盐酸苯肼液,可见桂皮醛苯腙的杆状结晶。
98、黄柏:黄柏断面显亮黄色荧光100、秦皮:药材少许浸入水或乙醇中,浸出液在日光下可见碧蓝色荧光。
106、大青叶:(1)粉末微量升华,可得蓝色或紫红色细小针状、片状或簇状结晶。
(2)粉末水浸液有蓝色荧光。
108、番泻叶:粉末遇碱液生成红色。
112、丁香:(1)粉末氯仿浸液,速加3%氢氧化钠的氯化钠饱和液,即有簇状细针形丁香酚钠结晶产生。
(2)取切片直接滴加碱液,可见油室内有针状丁香酚钠结晶形成。
118、蒲黄:乙醇温浸液,加盐酸和镁粉少许,溶液渐显樱红色。
119、西红花:取本品少许,置白瓷板上,滴加浓硫酸,则出现深蓝色,渐变为紫色,后变为红棕色。
124、苦杏仁:(1)取数粒,加水共研,发生苯甲醛的特殊香气。
(2)取数粒,置试管中,加入水数滴使湿润,试管中悬挂一条用碳酸钠试液湿润过的三硝基苯酚试纸,用软木塞塞紧,置40~50℃的水浴中,试纸显砖红色。
139、马钱子:种子的胚乳部分作切片,(1)加1%钒酸铵硫酸溶液1滴,胚乳即显紫色。
(番木鳖碱)(2)加发烟硝酸,胚乳即显橙红色(马钱子碱)144、桅子:加水置水浴中加热,取滤液滴于蒸发皿上,蒸干,加硫酸即显蓝绿色,迅速变为褐色,渐转为紫褐色。
149、槟榔:粉末5%硫酸液,加碘化铋试液,即显混浊,置显微镜下观察,有石榴红色的球晶或方晶产生。
(检查槟榔碱)154、麻黄:药材纵剖面置紫外光灯下观察,边缘显亮白色荧光,中心显亮棕色荧光163、薄荷:微量升华得油状物,加硫酸及香草醛结晶少量,初显黄色至橙黄色,再加水1滴,即变紫红色。
175、茯苓:(1)粉末丙酮液蒸干,残渣加冰醋酸使溶解,再加硫酸显淡红色,后变淡褐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