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重龙镇中心学校:雷力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育科学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等活动,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获得初步的概率思想。
2、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简单的推理、分析、判断能力,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合作学习态度。
在合作交流中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在自主探索中树立学生自信,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件的发生则是不确定的。
教学难点:理解“一定”、“可能”与“不可能”。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装有彩球的盒子。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喜欢玩游戏吗?谁能告诉老师你们平时都喜欢玩些什么游戏?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激趣。
师:同学们,会玩“石头、剪子、布”的游戏吗?那现在老师和你们一起玩,愿不愿意?先猜一猜,咱们谁会赢?究竟谁会赢呢?先试一试。
好,我们正式开始,我们我们一共玩5次,当我们出的相同的手势时,就算打平手,请你用你喜欢的方式在练习本上记好你输赢的次数,准备好了吗?预备!
2.导入。
师:统计完了吗?刚才比赛时,你每次都赢了老师的孩子请举手,每次都输的孩子请举手,有赢有输的孩子请举手,那现在老师有个问题了,在刚才的游戏中你能不能保证每次想赢就赢?(不能)为什么?也就是说,当老师出的结果你不知道时,有可能你赢,有可能你输,还有可能平局,这就是一种事情发生的可能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从数学的角度来研究可能性。
(板书课题:可能性)
二、联系生活实际,引导探索
活动一:通过教师的猜颜色游戏,体验“一定”。
下面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 老师这里有一个纸盒,里面装着一些乒乓球,谁愿意上来和老师一起玩?(两生上台)
师:我们3人合作,由你来摇动纸盒,你从里面随意摸出一个乒乓球来,老师来猜它的颜色,下面的同学,好好欣赏一下老师的本领吧!
师:我猜红色。
(学生拿出来,师接过乒乓球高举。
)看,我猜对了没有?
师:再来一次。
我又猜是红色。
师:再来再来,我还是猜红色。
师:怎么样?同学们,老师猜颜色的本领够厉害吧!知道老师为什么猜得这么准吗?
预设: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红色的乒乓球。
师:你们都同意他的意见吗?
生:同意。
师:同学们真聪明。
事先,老师的确知道这个盒子里装的全都是些红色的乒乓球(边说边把盒子里的红色乒乓球拿出来),所以,如果继续让老师摸下去的话,摸出来的也一定是红色。
那这件事的结果确定吗?所以我们用一定来描述,(板书:一定)
师:为什么从这个盒子里摸出来的乒乓球一定是红色?
生:因为盒子里只有红色的乒乓球,所以摸出来的乒乓球一定是红色。
活动二:创设摸奖情境,体验“不可能”。
师:同学们都去摸过奖吧?看,老师今天还特意地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摸奖的箱子,
大家猜猜看这个箱子里可能装着些什么?
预设学生回答
师:告诉你们,谁都没有猜对,想打开看看吗?(师打开纸盒)
生:空的,什么都没有。
师:请大家注意了,现在老师把一些乒乓球放进去(隐秘的),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只要你们能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红色的乒乓球来,那么这本漂亮的笔记本(展示奖品)
就属于你了,谁想来试一试。
生1:没中奖。
生2:又没中奖。
生3:还是没中奖……
师:那么多的同学都摸过了,为什么没有一个能中奖呢?难道你们今天的运气都不好吗?
预设学生回答。
师:你们都这样认为吗?
生:是。
师:同学们的推想能力真是太厉害了!大家请看,(打开盒子,拿出乒乓球)里面装的全
都是些黄色、白色的乒乓球,有红色的乒乓球吗?
生:没有。
师:如果继续让你们摸下去的话,可能摸出红色吗?
生:不可能。
师: 这件事我们确定它不会发生,所以我们用不可能来描述。
(板书:不可能)
为什么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
生:因为里面根本就没有红色的乒乓球,所以不可能摸出红色。
活动三:继续摸奖游戏,体验“可能”。
师:既然从这个箱子里不可能摸出红色,那么这些漂亮的笔记本你们也就得不到了,觉得这样的摸奖公平吗?
生:不公平
师:那应该怎么办呢?
生:可以把红色的乒乓球放进去。
师:好,老师就听你们的。
下面老师把这3个红色的乒乓球也放进去,请问,现在这个箱子里有几个红色?还有几个其他的颜色?
生:有3个是红色的,还有3个是其他的颜色的。
师问:这回谁想上来摸?
请一个学生上来,在摸出来之前问:“你们说,他从里面摸出一个乒乓球来就一定能中奖吗?”
生:不一定,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
师:为什么?
生:因为箱子里面的乒乓球不只是红色,还有其他的颜色。
师:那你们觉得他会摸出一个什么颜色的乒乓球呢?
生1:红色。
生2:黄色。
生3:白色。
师:也就是说这三种颜色的乒乓球都有可能被他摸到。
因此,他可能中奖,也可能不会中奖,我们用“可能”这个词来描述这件事情,同意吧?
生:同意。
(板书:可能)
师: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他的运气了。
(生摸,实际体验。
)
三、合作创造,深化认知。
(一)创造活动,发散思维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真不错!听说你们这么厉害,来了三只小动物,小动物们想请小朋友帮它们完成一个特殊的任务。
你们愿意吗?
活动一:第一个盒子是小白兔带来的,它的要求很高,任意摸一个,一定是黄球?请你们想一想,小组合作,从盒子里找出符合小白兔要求的球,放进透明袋子里。
听明白了吗?好,开始!
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的放球情况!
生:我们全部选黄色的球,能说说为什么这样选球吗?其它小组同意他们的选法吗?请组长把袋子举起来大家看看,
小结:老师也同意你们的装法,袋子里全是(黄球),从中任意摸一个,(一定)能摸到(黄球)。
活动二: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黄球。
师:看来咱们班的同学很会思考,很轻松地就完成了小白兔交给你们的任务。
有没有信心完成小猴交给你们的任务呢?
第二个盒子是小猴带来的,它的脾气也很怪,他希望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黄球,想一想,从盒子里找出符合小猴要求的球,放进透明袋子里。
比一比哪个小组最先装好。
好,开始!
师:孩子们真能干,这么快就装好了。
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
预设:白色,红色。
能说说为什么这样装吗?
师:那这种装法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摸到黄色的球,可能摸到什么颜色的球呢?
师:还有哪个小组有跟他们颜色不一样的装法吗?
预设:白色
师:这种装法,任意摸一个,结果会是?
师:还有颜色不一样的装法吗?
预设:红色
师小结:刚才同学们说出了这么多种装法,也就是说,只要不放黄色的球,就不可能摸出黄球。
活动三: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
师:小朋友凭借自已的聪明机智又完成了小猴交给大家的任务,大公鸡来了,它说它要交给你们一个更难的任务考验考验你们,孩子们愿意接受大公鸡的挑战吗?有没有信心。
一起来看看。
第三个盒子是美丽的大公鸡带来的,它想任意摸一个,可能是黄球,请同学们想一想,再放进透明袋子里。
谁来说说你们小组是怎样放的?
预设:黄球,白球、红色。
能说说你们为会么这样装吗?
师:有没有颜色不一样的装法?
预设:黄球,蓝球.
师:这种装法可能摸出黄球吗?还可能摸出?
预设:黄球,白球.
师:刚才同学们说出的这几种装法都不一样,但是你们为什么都说可以呢?这几种装法从颜色上看有什么相同的特点?
生:里面都有黄球。
师:每个袋子里除了黄球还有什么(哦,还有其它颜色的球,是吗?)
也就是说,只要里面放着有黄球和至少一种其它颜色的球。
我们任意摸一个,就可能摸到(黄球)
师:孩子们太厉害了,老师真佩服你们。
小结:同学们,我们刚才通过摸球、放球游戏,学会了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游戏中的可能性。
(二)、联系生活,学以致用
尝试性练习。
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来描述的现象还有很多,你
们看,今天老师为你们带来了几个生活中的例子。
请看大屏幕:
教学例题2。
出示例题。
课件显示例2的六幅图片,教师提出做题要求。
师:先听老师说要求:如果你认为这个事件是“一定”发生的用“√”表示,认为是“不可能”发生的用“×”表示,认为“可能”发生的用“○”表示。
现在请同学们先独立思考,一边判断,一边想理由。
这道题是你们书上105页的例2,同学们把书打开,做在书上。
四、再创情境,激活思维
师:刚才我们判断了几种生活中的现象,那象这样的现象,我们生活中有吗?你能用“一定”、“不可能”、“可能”来描述身边的一些现象,先想一想,同桌相互说一说。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例子,你能用可能、一定、不可能把下面的句子填完整吗?(出示课件)
五、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总结。
师:这节课好玩吗?你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教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