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广州市番禺区傍江东小学江焕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44页例1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并能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词语来描述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2、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列出简单试验中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并感知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
3、让学生经历“猜想—实践—验证”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随机事件发生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盒子、节目签、棋子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师:老师先跟你们玩个游戏。
我手里有个纪念币,你们想看吗?那你们先猜猜,它在我的哪只手里?
(请学生猜)
师:同意在左手的举手,同意在右手的举手。
师:哎?意见不一致了,这是为什么?
预设:因为有两只手,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
师:噢,不确定不好猜,那老师帮帮你们,看老师张开了左手没有(张开空的左手)一起说宝贝在哪个手里?(右手)现在一定吗?(一定)师:那我们来看看,果真在我的右手,这是一个什么样的纪念币,原来是……
小结语:好了,刚才呢,我们在猜纪念币的时候,老师没有帮助你们之前,你们猜有可能在左手,也有可能在右手,当老师提示了之后,你们一下就说出了这个纪念币一定在右手,这些就是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新的数学问题——可能性。
(板书:可能性)
二、探究新知
1、出示主题图
师:同学们,有一班同学正在举行联欢会。
瞧,这个班的同学正在举行联欢会(出示课件),为了增加联欢会的趣味性,老师决定现场抽签表演节目。
(课件出示)节目签:唱歌、跳舞、朗诵
2、把3张卡片背过来并打乱顺序:小丽、小明、小雪三位同学来抽签。
首
先是小明来抽,大家猜,他可能抽到什么节目?
(学生猜,猜完请学生当小明,来抽一抽)(抽到的摆出来)(板书:可能)
3、现在,我们知道小明要表演,但是,在没有抽签之前,你能
确定他表演吗?(不能)
师:还剩两张,接下来就该小丽抽了,她可能会抽到什么呢?
(学生发表)
师:能确定吗?(不能)
师:但有一点我们可以确定,那就是,小丽还会抽到吗?(板书:不可能)
(让一学生当小丽)
4、师:现在只剩一张了,小雪会抽到什么节目呢?
师:能确定吗?为什么?(板书:一定)
5、回顾抽签过程。
三、实践验证,领悟新知
(一)摸棋子实验一(P45做一做)(体验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事情的发生是不确定的。
)
1、每个小组有两个盒子,让小组合作,先猜想,在实验。
2、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来描述摸球的各
种情况。
)
(二)摸棋子实验二(P45例2)
师:如果盒子有4个红色棋子,1个蓝色棋子,摸出一个棋子,可能是什么颜色?
1、明确要求,摸棋子,做好记录,思考:摸出那种棋子的可能性大?
2、学生活动。
3、交流汇报。
(小结:可能性的大小与数量有关。
)
四、灵活运用,巩固新知
(一)练习
1、P47页1、2题;
2、P45 做一做
(二)检测 P47 3、4、5
(三)联系生活,深入体会
师:同学们,“可能性”与我们的生活也息息相关(出示课件),问:谁能结合我们周围的例子说说,还有哪些事情的发生是可能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一定的?哪些事情的发生是不可能的?
五、交流归纳,总结全课
回顾这节课,哪有哪些收获?或者是,哪些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