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构成的概念和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点、线(第一周)一教学时间:4课时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点和线三教学重难点:学生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思想差异。
四教学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教学过程:讲解:一、设计:设计源于观察。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基础阶段,也是人们学习、研究的第一步。
设计不是存艺术,它是美学和技术的结合,是有目的的创造活动。
二、设计的产生设计来源于平时的积累,更来源于对对象的思考,我们所要设计的主题的基本构成是什么,它和平面的构成又有着怎么样的不同。
三、平面构成与立体构成的区别平面构成立体构成基本特点视觉表现虚幻的二维空间触觉表现真实的三维空间点二维的平面(无厚度)三维立体的点(有厚度)线二维平面的线。
三维立体的线。
面二维的平面三维的立体体二维的虚幻的立体三维可触摸的立体四:立体构成的点点在不同位置的心理感觉居中;平静、集中/偏上:下落、不稳定/偏下:安定下沉/右下角或左下角:落入空间感觉/右上角或左上角:离开空间的感觉.五:点的构成形态1.大小不同点无序排列2.大小不同的点渐变排列3.大小不同的点规律穿插排列练习:指出生活中点在立体构成中的应用。
课堂小结:一: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线点的移动或连续排列成了线。
线既是点移动的轨迹,又是面的边缘。
线是立体空间中的基础元素之一,不同的线性结合,可以构成千变万化的空间线形态。
二:线的形态1 直线①水平线②垂直线③斜线④折线2 曲线①几何曲线②自由曲线三:线的构造形式线立体的构造形式是以线材为表现元素,营造空间的体量感。
通过线与线之间不同的排列和交错关系,形成不同的构造形式。
线的构造形式主要有以下集中形式:框架结构、垒积结构、桁架结构、抻拉结构、线织面结构、曲线层构造、自由构造。
练习:指出生活中常见的线结构的建筑形式和构成手法。
课堂小结:*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面和体一教学时间:4课时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形态要素之面和体三教学重难点:学生从平面构成到立体构成的思想差异。
四教学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教学过程:讲解:面是线的移动轨迹,也是点的面积扩大,是空间立体构成的重要组成元素之一。
一:面的基本形态平面规则平面几何形、有机形、偶然形不规则平面曲面规则平面几何曲面、自由曲面不规则平面二:面的表现形式1 重复排列2 折切构成3 插接构造4 薄壳构造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之体体是面运动形成的立体形态三:体的基本形态几何平面体、几何曲面体、自由体、自由曲面体四大类四:体的构造形式体的构造形式,是通过块材的变化和不同的加工手法进行变形,通过加法、减法的创造来实现各种形态的变换。
主要分为:变形、切割、积聚。
1 变形①扭曲②膨胀③内凹④倾斜2 分割①分裂②破坏③切割④镂空3聚合①重复聚合②对比聚合练习:指出生活中常见的面和体结构的建筑形式和构成手法。
题目:以“生命”为题,举例自然界中具有生命力的线性形态,并描述其在三度空间的生命力表现形式。
要求:注意观察自然界中的生命内在运动规律,注意生命生长感的表现,注意生命运动感的表达。
课堂小结:*空间概述和空间类型以及空间形态的创造(第二周)一教学时间:4课时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空间类型和空间形态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形态的类型和构成空间四教学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情景。
五教学过程:讲解:所有复杂的有机形态都是从简单的基本形态演变出来的,如果要掌握复杂的自然形态,关键在于了解自然形态的形成的过程,同时赋予自然形态的生命力感。
要创造一个空间形态,首先要赋予它设计意念,赋予它生命,这样它才具有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情趣---------(Switzerland)保罗.克利一:空间概述各种形态空间图片欣赏。
空间是指实体形态与实体形态之间,或是被实体形态所包围的间隙。
在立体构成各要素中,空间占据具足轻重的低位。
二:空间类型1 半立体空间介于二维和三维之间的空间形态,兼具二维和三维的空间特征。
可以利用纸张、泡沫板、玻璃、塑料、金属等创造半立体空间。
浮雕训练浮雕图片展示以及纸张雕、切、曲、折加工,产生方向,距离,高低等方面的立体效果。
2 三维立体空间三维立体空间的立体形态是可以被感知的,具有机理、材质、体量感的实际存在。
①三维立体空间的实体与虚体之分实体指积极的立体形态。
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材料、工艺、美学等。
根据其外部特征可分为:线性立体、面材立体、块材立体和综合立体四类。
虚体指消极的立体形态,常被称为空间。
虚体是被实体所限定的,具有长宽高,但没有材质、色彩、肌理等特征的三维空间,是一种依据实体存在而被消极感知的空隙。
②空间的线材构成线材主要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具有长度的方向性和运动感。
线材分直线和曲线。
线材的排列组合:平行直线、交叉线、放射线等。
线材的垒积组合:索扣、插接、粘结等。
线材的框架结构:立方体、柱体、锥体、曲线、园等。
线材悬吊式结构:支撑架--悬挂装饰。
③空间的面材构成多为板材的组合结构,商品包装、建筑墙体、家居板材都属于面材立体构成的范畴。
面层排列基本排列方式:直线、曲线、折线、分组、错位、倾斜、渐变、发射、旋转等。
插接构造材料一般以纸板、KT板、金属片、木片、塑料等板材。
插接方式:几何单元形体插接和自由形体插接。
④立体空间的体块形体单元形体球、圆锥、圆柱有机形态的创造⑤立体空间形态的综合表现将点、线材元素、面材元素、体块元素等不同的形态根据一定的造型方法重新组织形体,形成新的空间形态。
空间形态和综合构成3 多维空间是将实体重复延伸、扩展成群组的空间形式,由多个个体空间组成的三维空间体。
多维空间用不同重复组合的限定空间群体带给人类不同的物理和心理刺激。
在实践操作中,空间的多维延伸和思维空间的组合。
空间的多维延伸包括塑造空间立体元素、分割移位和重组以及空间的运动组合。
思维空间组合包括联想空间和假设空间。
练习:指出不同的空间类型并对其进行空间的类型剖析,运用什么构造和手法形成的立体空间。
课堂小结:*空间形态的创造一教学时间:4课时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形态的创作。
三教学重难点:从理论到手工的转变。
四教学方法:讲解,手工教授。
五教学过程:讲解:一:从平面到三维的空间分割(1)切割切割是平面元素转换成立体构成的重要方式。
(2)折曲、弯曲重新塑形的方法折曲、弯曲、拉伸、插接等。
(3)压曲压曲指的是材质在外力作用下发生质的改变。
二:立体空间形态的创造(1)创造与创造性思维(2)空间形态的塑造课堂基础训练:运用排列、折曲、弯曲、垒积、插接等结构形式,进行点、线、面,体的立体成型。
要求:利用KT板、卡纸、木材、塑料、金属、玻璃、纺织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进行创作,颜色、尺寸、表现手法不限,作品复合或点、或线、或面或体的立体构成这一主题。
课堂小结:*形式美法则训练(第三周)一教学时间:8课时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形态的美的法则训练三教学重难点:理论的升华,了解什么样的形态是可取的四教学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场景五教学过程:讲解:立体构成的多种形式关系,解释了自然界中各种空间形态。
一:对比与统一对比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事物之间的相互比较,运用对比,能把好与坏、善于恶、美与丑这样的对比揭示出来,给人们以深刻的印象和启示。
统一是指从物质形态上来讲,整个大千世界虽然物种繁多,形态各异,但都一致归于物质。
二:对称与均衡对称是指两对图形或者物体的各部分,在大小、形状和排列上具有相应的关系,同时给人以大方、端正、稳定的感觉,产生静穆、高贵、理性的美,体现一种物理学的原则。
均衡是指图案的形式大都左右对称、上下均衡,或四面都采用均衡的形式。
平衡有对称的的平衡和非对称的平衡,均衡和对称是互为联系的两个方面。
对称能产生均衡感,而均衡又包括着对称的因素在内。
三:节奏与韵律节奏存在于多种方式中。
比如点课通过对比大小、疏密、粗细、聚散形成节奏,也可通过单元组合形成节奏,还可通过有序或无序对比变化形成节奏。
节奏是运动的结果,表现运动的感觉。
不同的节奏会产生不同的韵律。
在立体构成中,韵律表现主要有三种:起伏韵律、渐变韵律、交错韵律。
四:比例与尺度黄金分割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经过反复比较,发现最完美比例1:0.618.德国美学家泽辛称之为黄金比例。
立体构成制作作品中还常用:形态和重量完全相同的分割法--等形分割形状不等重量相等的分割法--等量分割不规则、自由性的分割法--自由分割法一组数列中,比值不变的分割法--等比分割法尺度是指准绳、衡量长度的定制,还指处事或看待事物的标准。
在制作作品时,会考虑作品的大小、材料、比例等问题、要把握好尺度。
五:稳定与轻巧卢浮宫金字塔,现代立体构成作品,结合稳定与轻巧的双重特征。
稳定是一种状态,指所处的环境或者心境在一定量的时间之内不会轻易变化。
带来平稳、安定、自然的感觉。
轻巧,基本的解释是轻便灵巧、外形轻巧、简单容易和操作轻松:视觉上是具有轻盈感、运动感:心理状态上活泼、松弛、自然和运动之感。
两者关系密切,稳定在于整体,轻巧在于局部。
一般来说,立体构成既要求实际重心稳定也要求视觉稳定,让人产生物理和视觉上的满足。
六:意境与联想意境指文艺作品或自然景象中所表现出来的情调和境界。
意境的构成是以空间镜像为基础的,是通过对镜像的把握与经营得达到“情与景汇,意与象通”,这点不仅是创作的依据,也是欣赏的依据。
在立体构成中,意境是通过具体的立体作品在空间中表达某种精神特质。
立体构成意境:双重意境、虚拟想象、矛盾想象、练习:讨论各种形式美法则在生活中的具体应用,结合现实中的案例。
说明你喜欢的不同的产品和环境,并分析是如何处理比例与尺度的关系。
课堂小结:*立体构成材质训练一教学时间:8课时二教学目的:立体构成的材料认知和使用三教学重难点:了解各种材料语言对结课作业服务四教学方法:讲解,看图片,分析场景五教学过程:讲解:“这样,材料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可作如下界定:材料就其自身审美特性来说,不进入审美客体,但作为具有审美意义的一个要素,它又是审美客体必不可少的技术要素。
”-----(Russia)巴赫金对于设计审美样的作品以及要表现的是什么?材料对于作品有决定性的作品。
不同的材料表现不同的效果,要进行深入的了解。
自然材料:木材、石材、泥土工业材料:金属、纸材、玻璃、塑料、陶瓷、纤维综合材料,多种可能性,各种新兴材料根据不同的材料特性选择合适的加工手法。
一:材质材质,材料的组成及性质木材、玻璃、泥土、钢材等。
选择合适的物理化学性能如密度、弹性、强度、硬度、抗酸性、抗碱性。
二:肌理肌理指物体表面的感觉、形态,属于视觉与触觉的范畴。
天然肌理;人工肌理肌理含义:1,材料本身的自然纹理和人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工艺肌理,它使材质增加了装饰美的效果。
2,构成环境的各要素之间所形成的视觉关系,不同肌理具有不同的视觉与触觉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