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药物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研究现状和动向
药物遗传毒性和致癌性研究现状和动向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基本方法
❖ 软琼脂平皿法(soft agar method)在美国使用较多。在平皿中生长 的抗性突变细胞集落呈近似正态分布,根据实验结果可计算克隆效率 (cloning efficiency,CE)和突变率(mutation frequency,MF)等 指标。
❖ 微孔平板(microwell method) (即96孔培养板)法在欧洲使用较 多。在微孔中生长的抗性突变细胞集落呈Poisson分布,根据实验结 果可计算接种效率(plating efficiency,PE)和突变率等指标。
• 2008. 11
胞毒性提出异议
未按期开会(未获 • 2011.11 得彗星试验数据) S2(R1)正式颁布
ICH S2A+S2B=S2(R1)
S2R1 的修订宗旨: ✓减少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试验的假阳性 ✓动物试验 3R原则(替代、减少和优化)
In vivo: 建议整合入重复给药毒性实验中 每次实验不必使用平行的阳性对照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32 染色体畸变试验(CA)
❖ 测试系统 哺乳动物细胞:CHL, CHO 人外周血淋巴细胞 ❖ 细胞核型
染色体畸变试验
剂量设置 ❖ 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 受试物至少三个剂量组; ❖ 阳性对照组;
染色体畸变试验
方法
❖ 细胞复苏、培养; ❖ 受试物处理; ❖ 加入秋水仙素,使细胞停止于分裂中期; ❖ 收获细胞,滴片 ❖ 空气干燥,染色
染色体畸变试验
处理条件 ❖ 包括代谢活化和非代谢活化条件 ❖ 在处理后6和24小时收获细胞 ❖ 代谢活化条件下,受试物处理时间为3小时
染色体畸变试验
读片分析 ❖ 有丝分裂指数-毒性 ❖ 染色体结构畸变 ❖ 染色体数目畸变
遗传毒性传统试验方法
3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 试验系统 小鼠淋巴瘤L5178Y TK+/-细胞
ICH S2A+S2B=S2(R1)
遗传毒性标准组合试验的修订
S2B
S2R1
选择一
选择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with repeat)
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试验: CA / MLA
10mM Cell growth:50%
/ RTG: 80%
体内微核试验 (单独一项且是急性毒性试
验)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 (No repeat)
主要内容
1
药物遗传毒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2
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3
药物致癌性评价的概要
44
传统和替代致癌试验的研究
遗传毒性传统试验方法
31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试验)
野生型 (原养型)
突变型 (缺陷型)
人工诱变的突变株在组/色氨酸操 纵子中有一个突变,突变的菌株 必须依赖外源性组/色氨酸才能生 长,而在无组/色氨酸的选择性培 养基上不能存活,致突变物可使 其基因发生回复突变,使它在缺 乏组/色氨酸的培养基上也能生长。
❖ 既能够检测点突变,也能够检测出大的染色体损伤 ❖ 自发突变率高,需要定期清除自发突变。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基本原理
Thymidine Kinase (TK): 233 amino acids Coded by the autosomal tk gene
tk gene: Situated at the distal end of the q-arm of chromosome 11 (mouse) or chromosome 17 (human)
July 2007
FDA-CDER
FDA-CDER
EMEA
EMEA
EMEA
遗传毒性标准组合试验的修订
Step 1
Step 2
Step 3
Step 4
2006
• 2006.06 ICH SC 同意启 动修订工作 • 2006. 10 ICH EWG 讨论 筹划修订方法
2007
2008
2009~20 11
TA 98 TA 100
D3052 urvB- rfa- bio-
G46
urvB- rfa-
bio-
TA 102
G428 urvB+ rfa- bio-
WP2uvrA
tryp E uvrA-
-
-
质粒
----pKM101 pKM101 pKM101 pKM101 pKM101
可检测的 突变类型
碱基置换 移码 移码
TK基因突变试验中,要使用短时处理(3~4小时) 方式。但张立实和Honma等的研究表明,使用长 时间(24或48小时)处理可显著提高MLA对某些染色 体断裂剂和纺锤体毒物的检出率。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突变选择剂
在MLA中最初使用5-溴脱氧尿苷(BUdR)作为突变选择剂,后来改用 三氟胸苷(TFT)。二者均为胸苷类似物,都能被胸苷激酶磷酸化,其 磷酸化产物掺入DNA 可导致 tk+/- 细胞死亡。但TFT的作用比BUdR更 迅速, TFT在一个细胞世代即可阻滞 tk+/- 细胞,因此TFT选择平板背 景清晰;而BUdR则需要经历数个细胞世代才能完全阻滞 tk+/- 细胞, 故可产生分散的微小集落(microcolony),形成特征性的背景阴影( background haze)。因此,现TFT已基本取代了BUdR,成为TK基因 突变试验的常规选择剂。
Ames试验
结果观察和判定 计数突变菌落数-致突变性 观察背景菌斑-毒性 判断是否具有致突变性
Ames试验—案例1
假设的证明
7个克隆来自0对照平皿
划线
7个克隆来自1000 ug/皿处理组 划线
全部生长: 克隆为组氨酸 回复突变克隆
无生长: 克隆不是组氨 酸 回复突变克隆
无组氨酸的VB平皿
遗传毒性试验的技术要点
遗传毒性试验的指导原则
OECD、EPA可供参考的遗传毒性指导原则
SFDA
《药物遗传毒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ZH GPT 2-1, 2007
体外: 2项试验
• 细菌回复突变试验(Ames)—— Required • 染色体畸变试验(CA)
OR • 小鼠淋巴瘤细胞tk基因突变试验(MLA)
✓ 体内:1项试验 • 微核试验(MN)—— Required
The growing colony — TFT resistant ( TK -/- ) mutant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培养基 不含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含1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含20%马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受试物处理时间
Size of tk gene: 11 kb with 5 introns
tk locus mutation: tk+
tk- allele
caused by T
G transversion at position 489
MLA 基本原理
Target cell:Mouse lymphoma L5178Y tk +/- 3.7.2C cell line ( D.Clive & P.Voytek. Mutat Res, 1977 )
和0.05mML-组胺酸 ) 混合后,铺于底层琼脂上,室温凝固。
Ames试验
预培养法
- 将下列物质在冰浴上混合: 0.5 mL S9混合液或0.5 mL磷酸缓冲液 0.1mL过夜培养菌液(大约10^8菌量) 0.01 mL受试物溶液(或对照,溶剂和阳性对照物溶液)
- 将该混合液在37℃下培养20分钟(水浴中) - 然后加入2mL含有0.6%琼脂、0.5%NaCl、0.5 mM生物素和0.05mM L-
ICH S2(R1)修订小结
S2A和S2B整合入一个指导原则中; 提供可选择的遗传毒性试验组合; 减少体外哺乳动物细胞试验不相关的 阳性; 体内遗传毒性试验可以整合入重复给 药毒性试验中; 无需每一项体内试验都设同步的阳性 对照; 体外细菌突变试验无需重复试验。
ICH S2(R1)
Pfuhler S. et al. 2009
药物遗传毒性和致癌 性研究现状和动向
常艳 国家上海新药安全评价研究中心
2020/4/23
1
主要内容
1
药物遗传毒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2
遗传毒性试验方法的研究
3
药物致癌性评价的概要
44
传统和替代致癌试验的研究
遗传毒性评价的指导原则
药物研发监管的主要药政实体
SFDA - 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ICH - 人用药物注册技术规定国际协调组织 OECD - 经济合作发展组织 EMEA - 欧洲药品评价局 US FDA - 美国药监局 US EPA - 美国环境保护署 MHLW - 日本厚生劳动省 其他世界性的政府法规部门
小鼠淋巴瘤细胞试验(MLA)
移码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 碱基置换
Ames试验
Ames试验
浓度设置 ❖ 阴性对照组/溶剂对照组; ❖ 受试物至少五个剂量组; ❖ 阳性对照组;
Ames试验
方法
平板掺入法:
- 0.1 mL受试菌液; - 0.1 mL受试物、溶剂对照或阳性物溶液; - 0.5 mL磷酸钠缓冲液/S9混合液; - 2.0 mL融溶的顶层琼脂 (0.6%琼脂、0.5%NaCl、0.5 mM生物素
组胺酸的融溶顶层培养基,铺至基础培养琼脂表面(V-B培养基E),在 室温下凝固。
Ames试验
代谢活化系统
❖ 大鼠肝S9混合液 ❖ S9制备方法:取5只雄性大鼠,处死大鼠的前5天单次
腹腔注射给予500 mg/kg的Aroclor 1254。处死,放血 ,无菌取肝组织,匀浆,经9000g离心10分钟后的上清 液部分为S9。将S9分装成2-4mL/管,冷冻保存在-70℃ ~-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