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
(2分) .至(h ǎn) (ji ǒng) (q í) .(y īng) (2分)
? (2分) (2分) ,好对付明天的考试. ” ....。
....的下场。
的是哪一项?(2分)
:儿童的命运便是将来的命运。
(2分)
:A 、爸爸,你到北京后抽空去新华书店给我买一套新版的《鲁迅全集》。
B 、爸爸,给我买一套《鲁迅全集》,要新版的。
C 、爸爸最近北京的新华书店开始卖新版的《鲁迅全集》,给我买一套。
D 、爸爸,给我买一套下学期要用的新版的《鲁迅全集》。
7、填入下面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全村的干部群众,都捐出了棉被、蚊帐、衣服等生活用品支援灾区。
虽然少了些,虽然旧些破些,便是 。
A 、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B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支蜡烛多一分光
C 、多一声响多一个铃铛,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D 、多一个铃铛多一声响,多一分光多一支蜡烛
注意:请将 1——7小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下表中。
8、对经典文化的积累与识记可至关重要,读下列文字,看看你知多少。
(共9分) 打开七年级下册语文课本,我们看到了一个广阔的语文世界。
“(1) ,关山度若飞”,让我们领略了木兰战场生涯的壮烈;我们与南朝的诗人吴均同住山中,体验“山际见来烟,(2) ”的有趣生活,在月光下走进幽静的竹林深处,聆听1000多年前的王维“独坐幽篁里,(3) ”的琴声与长啸,聆听刘文房在暮色中“(4) ,杳杳钟声晚”的钟声;我们与李白在洛阳共度思乡之夜,耳畔是“(5) ,散入春风满洛城”的《折杨柳》笛声;我们与岑参相伴,同赴边塞,“故园东望路漫漫,(6) 。
”心头涌起的是对故土的深深怀念;我们陪宋诗人赵师秀坐在孤灯下度过“(7) ,闲敲棋子落灯花”的寂寞时光。
我们读《童年》,体验(8) 苦难中长大的历程;我们走进(9) 的昆虫世界,与他一起聆听大自然的吟唱。
(1)在第一段的横线上填写课文中的句子。
(2)在第二段的横线上填写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名。
9、修改下面画横线部分的句子,要求与加粗句子形成排比。
(3分)
当今世界,森林面积锐减,土地急剧沙化,大量的水土流失了,环境也被严重污染。
生态性灾难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严重危机。
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共44分)
(一)(14分)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
两儿齐哭。
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
凡所应有,无所不有。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
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
(1)俄而
..百千人大呼 ( )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3)曳.屋许许声 ( )
(4)几欲先走. ( )
12、下列带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当是.时,妇手拍儿声不知木兰是.女郎
B.一时齐发,众妙毕.备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C.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儿含乳.啼声
D.不能名.其一处也。
举世闻名.
13、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
A.众宾团坐。
B.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
C.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D.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14、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3分)
15、文中描写宾客反应的句子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我的自白
丁肇中
我虽然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奖,但我肯定我不是天才,在12岁前,我还没上学呢?
念小学时,我们的学校是一所大学的附属小学。
小学的老师全是妈妈的学生,谁都不管我,爸爸、妈妈也不怎么管我。
当时我对上学没什么兴趣。
到学校看看,不喜欢我就走掉了。
到池塘游泳,到河边捉小虾,四处游荡。
那时正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与其它小朋友一样,生活在十分艰苦的环境中。
我的父母都是教授,都是科学家。
家里进进出出的也都是科学家,再加上从小父母就把牛顿、爱因斯坦的故事讲给我听,耳濡目染地,我对科学产生了兴趣。
童年,影响我最深刻的人是我的外祖母。
外祖母一直照顾我。
她没有一般“望子成龙”的心态。
我父母也让我自由发展,这和很多中国的家庭不同。
每天,我从早上7时30分踏进实验室,到晚上11时走出实验室,没有圣诞节,没有星期天,这是出自我对科学的兴趣。
可以说,是兴趣把我牵引到世界科学的“峰巅”。
兴趣对一个人的事业很重要。
这么长的时间,没有兴趣,如何去享受工作呢?所以我劝那些想干一番事业的朋友,应该以兴趣为出发点,不能勉为其难。
现在,我不勉强孩子读书。
其实,孩子在学校考第一并不代表什么,至少,我认识的那些科学家,都不是年年拿第一的好学生。
我便不曾考过第一名。
我这位开明的爸爸常把我的孩子带进实验室,从小如此。
我的女儿3 岁时,就可以清楚地认识各种仪器了,而且她有过目不忘的本事。
问我希望女儿长大后干什么,我当然想女儿学物理,长大去接我的“班”,不过女儿却对生物有兴趣。
对这我不去干预。
各有各的兴趣嘛!我想她将来会在生物学上做出成绩的。
父母不该包办孩子的兴趣,因为“包办”是不能代替孩子的。
16.作者为什么会对科学产生浓厚的兴趣?
答: 17.在作者看来,一个人要想在事业上有所成就,需要多方面的条件,但其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答: 18.作者受到的家庭教育和一般家庭有什么不同?
答: 19.从文段中可以看出,作者想要告诉我们哪些道理?(最少写出两点)
答: 20.简要..
谈谈你对成才的看法。
答: (三)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文后的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光 阴 赵丽宏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
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进行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
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
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
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
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个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
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因为他把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选自《中华活页文选》)
21.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应该怎么样?(3分)
答: 22.文中横线上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3分)
答: 23.综观全文,说说光阴有哪些特性?(3分)
答: 24.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
(3分)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答: 25.读了这篇文章,你一定有些感想,简要写出来。
(3分)
答:
三、写作(50分)
在生活中,人际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一件事在进行中也常常会遇到某些挫折,把这些矛盾和挫折具体生动地描述出来,给人以深思和启示,请以“我经历的一次小波折”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记叙一件事,要把事件的曲折变化写出来,在记叙中要有描写。
②字数在500~600字之间。
=================装=================订=============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