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
政治学家拉斯韦尔(190பைடு நூலகம்-1978)
当代西方政治学领域大家,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二战期间,负责美国国会图书馆的“战时宣传研究部”; 《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博士学位论文; 《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提出传播过程的五大要素 (环节); 传播功能的概括:环境监控、社会协调、文化传承。
二、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 (一)四大先驱
毕生致力于传播学研究的美国学者; 1980年代初,数次来华学术交流,《传播学概论》在中国出 版,掀起学习传播学热潮(1984)。 对于传播学的贡献,表现在以下方面:
其一 建立了最早的一批专门致力于传播学研究与教学的基地,从而使 其得以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其二 培养了一大批传播学研究的后起之秀,使传播学研究薪继火传; 其三 出版了一系列流传甚广的传播学著作。
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 (一)五大研究领域的开辟
传播学史上,第一个提出传播模式的是拉斯韦尔。他于1948年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 种基本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顺序排列,形成了后来称之为“5W模式”的过程模式。表示如 下:
who(谁) ( Says what(说了什么) (说了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向谁说) (向谁说)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有什么效果) 后来,英国传播学家 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做了如下图示 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做了如下图示: 后来,英国传播学家D.麦奎尔等将这个模式做了如下图示:
2011-12-7
.MASS COMMUNICATION.
2
第一次世界大战刚刚过去几年, 本书的作者便以价值中立的态 度、对人类首次“总体战”中 英、法、德、美等主要交战国 的宣传策略及其效果进行了全 面和高度理性的分析。本书对 充满着谎言和欺骗的战时宣传 的揭示最初引起了学界和公众 的恐慌,有评论家称之为“一 本马基雅维利式的教科书”, 呼吁“马上予以销毁”。如今, 历史已经赋予它美国传播学开 山之作的不朽地位。
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 (二)两大学派的形成 ——差异与比较
研究内容:如何传播 Vs 为何传播 研究方法:经验事实、量化统计 Vs 价值判断、思辨全面 研究取向:“只知拜佛 ” Vs “只想拆庙”
传播学者E.M.罗杰斯的归纳:
经验学派的特征 经验的 定量的 功能主义的 具体实证的 注重效果研究 批判学派的特征 批判的 思辨的 马克思主义的 广泛联系的 注重效果分析的
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 (二)两大学派的形成 ——社会条件和思想来源 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 经 验 学 派 科学主义 科学—进步 发展 科学 进步—发展 进步 思想来源: 思想来源: 三大来源 批 判 学 派 社会条件: 社会条件: 人本主义 精神—价值 人性 精神 价值—人性 价值 思想来源: 思想来源: 西方马克思主义
一、传播学的起源 (二)传播学的三大来源 其一 行为科学
行为主义: 行为主义:把人的外在行为而不是内在思想作为研究的客观 依据,毕竟人的思想处在“黑箱”里面,看不见摸不着, 依据,毕竟人的思想处在“黑箱”里面,看不见摸不着,而人的行为却 是实际可见的。 是实际可见的。
其二
量
信息科学
信息
●
信息论:提出了“信息”的概念。 控制论:“反馈”概念的意义 系统论:“整体大于各个孤立部分之和”
社会心理学家 霍夫兰(1912-1961)
社会心理学中行为主义学派代表人物; 围绕“劝服”,以探讨社会态度的形成与转变而闻名; 二战期间,供职军方研究宣传的效果; 战后,开创传播研究的耶鲁学派,出版耶鲁丛书,出版 《传播与劝服》。
二、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 (二)集大成者
施拉姆(1907-1988) 施拉姆(1907-1988)
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大众传播学研究)
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 (二)两大学派的形成 上面所讲的由四大先驱和施拉姆所开创的传 播学研究,其实主要是以美国为代表的经验学派 (传统学派)。除此,传播学还有一大学派,那 就是以欧洲为典型的批判学派。 20世纪60年代之前,传播学研究一直是经验 学派的天下。后来欧洲的批判学派异军突起,才 打破了这种一枝独秀的局面,渐趋形成了分庭抗 礼之势。
小
结:
1 2 3 4 5
—— 一集大成者:施拉姆 一集大成者: —— 两大学派:经验学派、批判学派 两大学派:经验学派、 —— 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新闻学 三大来源:行为科学、信息科学、 ——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霍夫兰 四大先驱:拉斯韦尔、卢因、拉扎斯菲尔德、 ——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 五大研究领域:控制分析、内容分析、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受众分析、效果分析
社会学家 拉扎斯菲尔德(1901-1976)
以实证研究和应用研究而著称的社会学家; 在普林斯顿大学担任洛克菲勒基金会赞助的广播研究室,涉 足传播学研究; 主持哥伦比亚大学应用社会学研究所(1942); 《人民的选择》(1948),提出两级传播理论、“意见领 袖”; 对传播研究方法的贡献。
二、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 (一)四大先驱
传播学的产生与发展
传播学的起源 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 物 传播学发展的内涵
一、传播学的起源 (一)传播学诞生的社会背景
传播学形成于20世纪初40年代的美国,它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促成的:
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 传播媒介的快速发展,使人们越来越关注信息与传播问题 两次世界大战中对于媒介的运用以及信息心理战在战争中 的巨大威力, 的巨大威力,不由得让人关心宣传和大众传播的问题 与此同时,与传播学具有衔接点的一些社会科学都得到了 与此同时, 充分的发展, 充分的发展,他们为传播学提供了理论和研究方法
三、传播学发展的内涵 (一)五大研究领域的开辟
控制分析 内容分析 媒介分析 受众分析 效果分析
拉斯韦尔模式在传 播学史上的意义在于,第 一次将人们每天从事却又 阐释不清的传播活动表述 为由五个环节或要素构成 的过程,为人们理解传播 过程的结构和特性提供了 具体的出发点。更是基于 此开辟了大众传播学研究 的五大领域。
物质
●
能
其三
新闻学
“报学——新闻学——传播学”
香农(Claude E.Shannon)
《通信的数学理论》 (Mathematical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威纳(Norbert Wiener)
《控制论》(1948) 《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 (1950)
二、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 (一)四大先驱
心理学家 卢因(1890-1947)
心理学中完形学派代表,社会心理学中团体动力学的鼻祖; “实验社会心理学之父”; B=f(PE) 说明:行为是由个人和环境两个因素构成的;
(B代表行为,P代表个人,E代表环境,f是函数。)
把关人(gatekeeper)理论,对于控制分析的贡献。
二、传播学发展中的关键性的人物 (一)四大先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