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生产计划大纲与主生产计划

第四章 生产计划大纲与主生产计划


2.时间序列分析
(1)移动平均法
2.时间序列分析
(2)指数平滑法
移动平均数法给最近N期中每一期观察值的权数都是1/N, 而对以前时期各观察值的权数则是零。而指数平滑法是根 据过去的实际数和预测数,通过加权平均而给最近的观察 值以较大的权数,而对于离现在较远的观察值则给予较小 的权数,也就是更重视最近的观察值。
N——为每次移动平均包含的观察值个数。
如果对一次移动平均值序列再进行一次移动平均,则得到二次移动平均
值。用二次移动平均值进行预测的计算公式为:
Mt

Yt
Y t1
... Y tn1 N
Mt 为t期二次移动平均值,Y t ,Y t1…… Y tn1为一次移动平均值序列。表 6-1位某企业销售额的一次和二次移动平均预测。
2.时间序列分析
(2)指数平滑法
在指数平滑法预测中,预测结果能否符合实际情况,加权因子a的选择是关键所在,可按以下几 条规则来选择a:
➢当时间序列中的数据有上下波动,但总的变化接近于水平直线时,预测值与a大小关系不大。
➢当时间序列中的数据有突然升降的不规则变化时,为了消除这种影响,a的数值越小越好。当 a=0时,则本期的平滑值 等于上期平滑值,不考虑当前因素的影响。
第五层
车间生产控制
这是计划的最底层,也是基础层。它根据由MRP生产的零部 件生产计划编制工序排产计划。
计划时间展望期
指编制主生产计划所跨越的时间范围。主生产计划人员一般将计划时间 展望期分为三个时间区间,需求时间区、计划时间区和预测时间区。三个时 间区分别由需求时间栏和计划时间栏隔开
需求时间区间
需求时间区间表示近期的主生产计划,它反映了当前的制造订单。该区 间的时间长度最小等于产品的最终装配提前期。
【比例模型】
yt=xt+St+Ct+et
yt=xt•St•C平均数法是根据时间序列,逐项移动,依次计算包括一定项数的 序列平均数,形成一个序列平均数的时间序列。其基本计算公式为:
Yt

Yt
Yt1
... Ytn1 N
式中 Y—t —为t期的移动平均数,作为t+1期的趋势值;
4.2.3 预测的方法
2.时间序列分析
时间序列预测技术,就是通过对预测目标本身时间序
列的处理,来研究预测目标依时间变化的规律,用以预测
未来。 一个时间序列的形成,其理论模型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一类为加法模型,另一类为比例模型。
【加法模型】设序列的全变化为yt,趋势变化为xt,季节性变 化为St,循环变化为Ct,随即变化为et,则:
第四章
生产计划大纲与主生产计划
经济管理学院 SHOOL OF ECONOMIC AND MANAGEMENT
第四章 生产计划大纲与主生产计划
4.1 基本概念 4.2 预测与计划 4.3 生产计划大纲的编制 4.4 主生产计划的编制
4.1.1 计划与控制的层次 市场
第一层 第二层 主计划
经营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 资源需求计划
工程 生产 财务
经营计划是企业总目标的具体体现。企业的高层 决策者,根据市场调查和需求分析、国家有关政 策、企业资源能力和历史状况、同行竞争对手的 情况等有关信息,制定经营计划,即对策计划。
生产计划大纲(PRODUCTION PLAN)。它的任务是根据经营 计划的目标,确定企业的每一类产品在未来的1-3年内,每年每 月生产多少,需要那些资源。
根据过去和现在的有关资料数据及各种因素条件,对 预测结果作必要的修正和确认,使预测结果更能反映实际 情况。
输出最后确认的预测结果。
4.2.3 预测的方法
预测的方法
定性方法
调查研究法 德尔菲法
历史性 类比法
经验估计法
……
定量方法
时间序列 分析法
因果分析法
……
移动平均法 指数平滑法 趋势外推法
……
4.2.3 预测的方法
【第二轮调查】小组组织者根据各位专家对第一轮问题的回答进 行整理和归纳。设计出一张对未来办公室工作条件看法的调查表, 调查表包括了若干项待预测的事情。这种事件表的形式可以象图 6-4那样,也可以是别的式样。
1.德尔菲(Delphi)方法
1.德尔菲(Delphi)方法
【第三轮调查】小组组织者将所有专家的回答按各项事件分别进 行统计。如采用中心意向统计法计算出中心意向(即中间值)和 四分位值。当然,也可以在计算机上统计平均值和标准偏差值。
➢当时间序列中的数据波动,是按固定速率变动,呈斜坡形,而不规则变动较小时,a的数据越 大越好。当a=1时,即本期的平滑值等于第t期的观察值,以当前期为重,不考虑以前的影响。
➢当时间序列中的数据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不变,然后上升或下降到一个新的水平即呈阶梯形,a 的数值也是越大越好。
为了使预测值更接近于实际值,可以用二次值数平滑进行预测,二次值数平滑是对一次值数平 滑再进行一次平滑,其公式为:
不合理
选择预测方法
进行预测
分析评价 预测结果
合理 确认预测结果
输出预测结果
根据预测目标的要求及数据资料的分析判断,选择合 适的预测方案,建立数学模型。
根据所选择的方案及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输入数据进 行预测。
根据上述的数学模型及数据进行预测所得到的结果, 需做认真分析评价,看其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则应另选 预测方案,重新进行预测。
➢草、羊和狼的问题
➢计划生育政策是否影响未来中国男女人口比例问题
4.2.2 预测过程
确定预测目标
首先应明确预测需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包括预测 量,预测时间期限及数量单位等。
收集、分析历史资料、数据与当前信息
根据已选定的预测目标,尽可能全面地收集与预测目 标有关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进行认真的分析,整理和选 择,以便去伪存真。
指对主生产计划的计划展望期中的需求时间区间、计划时间区间和预测 时间区间的分隔线。它分为需求时间栏和计划时间栏。
也叫时间段,它是组织和显示计划编制的时间,是需求时间区、计划时 间区和预测时间区的时间单元。时间周期可以按天、周、月和季来表示。
与 产 品
最终产品
最终产品是企业生产的可以出售的产品项目,通常位于产品结构表的最 上层。
低,买空调最为划算。
➢高考填报志愿预测问题
北航提档线 北京 河北
1997年 520 580
1998年 520 602
1999年 545 617
2000年 567 590
2001年 559 641
2002年 565 632
2003年 570 597
要考虑以下两类因素: 【不确定因素】(1)考生能考多少分?(2)多少人报考北航?(3)北航当年的提档线? 【确定因素】(1)北航各专业的在全国不同省份的录取人数。
为订单装配
(Assembly-To-Order,ATO)
为订单装配是指根据MTS方式先生产和储存定型的零部件, 在接到订单后再根据订单要求装配成各种产品,以缩短产品的交 货期,增强市场竞争力。这类产品的生产周期一般很长,若接到 用户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则交货期太长,不能满足用户的要 求;产品的市场需求量通常比较大。这类产品如:电子设备、汽 车、精密机床、医疗仪器、计算机、拖拉机等。


的 概
零件
零件指那些可以用来装配成机器、工具等的单个制件。

4.1.3 不同生产特征编制计划的特点
为订单设计
(Engineer-To-Order,ETO)
为订单设计是按客户需求设计制造,它是在接到客户订单后, 按客户的订单要求进行专门设计和组织生产,整个过程的管理按 工程管理的方法进行。它适用于复杂结构的产品生产,如造船、 电梯、专用测试设备和锅炉等,其计划的对象是最终产品。


为订单生产是指产品的计划主要根据用户的订单,一般是接 到用户的订单后才开始生产产品。这类企业生产的主要特征是具

为订单生产
有一些可供选择的产品品种和规格;生产和储存这些产品的费用 较大,产品是为专门的用户而生产的;市场需求允许在一定时期
(Make-To-Order,MTO)
后交货。这类产品如:飞机、船舶等。
Y (2) t

a gYt (1)

(1

a)gYt
(2) 1
式中:Yt(1—) —时期t的一次平滑值; Yt(2—) —时期t的二次平滑值,作为时期t+1的预测值;
Yt
(2) 1
——时期t-1的二次平滑值。
2.时间序列分析
(2)指数平滑法
2.时间序列分析
(3)趋势外推法
趋势外推法是根据过去经济现象逐期增减变动的数量或比率, 研究经济发展变化的规律性,预测未来发展的趋势,通常适用 于长期趋势预测。在MRPⅡ中可用于经营计划的预测。主要的 研究问题有: ➢预测参数是单调递增还是单调递减,是有一个或几个极值,
1.德尔菲(Delphi)方法
下面引用的是1980年美国专家在中国工业科技管理大连培训 中心讲《科技管理》中介绍德尔菲的简例。它是用德尔菲法收集 关于未来办公室工作方式预测的实例。我们引用时对其过程和步 骤增加了一些解释。
【第一轮调查】向已应聘的德尔菲小组的专家们发信,要求他们 谈谈对未来办公室工作的想法:到2000年,美国办公室工作会是 什么样子?会具有什么样的条件和采用什么样的工作方式和方法? 也可以问专家有些什么资料提供给小组。
为存生产是指产品的计划主要根据预测,并在接到用户订单
之前已生产出产品。为库存生产为生产特征的企业,产品需求一
为库存生产
般比较稳定并可以预见,产品规格及品种较少;产品允许保留较

(Make-To-Stock,MTS)
长时间;产品储存在仓库中,根据需要随时提取。这类产品如: 家用电器、自行车、电视机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