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诊断
髂胫束位于膝关节外侧的稍前方,触 摸髂胫束的紧张度及有无挛缩。
检查膝关节后面,对腘窝深部进行触摸, 如摸及囊性肿块,多为腘窝囊肿。
半月板检查
膝关节的压痛点说明如下: 髌骨边缘--髌骨软化症 关节间隙--半月板损伤
侧副韧带附着点--侧副韧带 损伤 髌骨下报--髌下韧带病
髌韧带两侧--髌下脂肪垫病 变 胫骨结节--胫骨结节骨骺炎
阳性体征:膝关节产生松动感,内 侧(外侧)有疼痛。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表明膝关节 内侧(外侧)副韧带损伤或断裂。
抽屉试验
检查方法:检查时患者仰卧位, 双膝屈曲90°,医者坐在床边, 用大腿压住患者的足背,双手握 住小腿近端用力前后推拉。
阳性体征:如果小腿近端向前移 动,表明前交叉韧带断裂;反之, 有向后过多的移动,表明后交叉 韧带断裂。
足跟叩击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仰卧位, 两下肢伸直。医者位于一 侧,一手将患者患肢稍作 抬起,另一手以拳其足跟。 阳性体征:击足跟时髋关 节处疼痛。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 多提示髋关节有病变。
屈膝屈髋分腿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者仰卧位,医者位于 一侧,嘱患者两下肢屈外旋,两足底 相对,两下肢外展外旋。 阳性体征:两下肢不易完全分开,被 动分开时即产生疼痛。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多提示有股 内收肌综合征。
跖屈位。 仰趾足:行走时足跟着地负重,前足仰起,踝关节保
持背伸位。 高弓足:足的纵弓异常升高,行走时足跟和跖骨头着
地。 扁平足:足纵弓塌陷变平,足跟外翻前足外展。
肿胀
踝关节的肿胀,多由踝部的外伤所引起, 肿胀明显,早期以踝部前方为主,进而 发展为全关节的肿胀,多见于内、外踝 骨折或胫骨下端骨折。
下肢短缩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两 腿屈髋、屈膝并拢,两足并齐, 放于床面,医者位于一侧注意 观察两膝的高度,如两膝等高 为正常。 阳性体征:一侧膝比另一侧低。 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艾利斯 (Allis) 试验,阳性时表明有髋 关节后脱位或股骨、胫骨短缩。
掌跟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 下肢伸直。医者位于一侧, 嘱患者将足跟放在医者的掌 面上,正常情况下,下肢呈 中立位直竖在掌面上。 阳性体征:足侧向一侧,呈 外旋位。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临 床多提示有股骨颈骨折、髋 关节脱位或截瘫。
屈腕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 医者位于其前方,嘱患 者将腕关节极度屈曲。
阳性体征:出现手指部 的麻木,疼痛。
临床意义:正中神经由 腕管中通过,在屈腕时, 正中神经受到挤压而出 现麻木,疼痛,本试验 阳性多提示有腕管综合 征。
腕三角软骨挤压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 屈肘90°,掌心向下,医 者位于其前方一手握位患 者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 手掌部,使患手被动向尺 侧偏斜,然后伸屈腕关节, 使腕关节尺侧发生挤压和 研磨。
髂胫束挛缩试验
检查方法:医者位于其前方,嘱其尽 量外展患肢然后屈膝90°,使髂胫束 松驰,然后放松外展的大腿,正常时 大腿下降到内收位。
阳性体征:外展的大腿放松后仍保 持在外展位,不下落。
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欧阳(ober)试 验,其阳性,多提示有髂胫束挛缩。 脊髓灰质炎后遗髂胫束挛缩也可出现 阳性。
腕关节
望诊 触诊 运动功能检查 特殊检查
望诊
畸形:
餐叉样畸形-多发生于桡骨远端伸直型骨折, 爪形手-可见于前臂缺血性肌痉挛而引起的损伤, 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形似鸟爪。 当臂丛神经或尺神经损伤时,则掌指关节过伸, 无名指、小指不能向中间靠拢,且小鱼际肌骨间 肌萎缩。 猿形手-见于尺神经和正中神经的合并损伤,表 现为大鱼际肌,小鱼际肌萎缩,掌部的两个横弓 消失,掌心变的扁平。亦称铲形手,扁平手。
髋关节屈曲挛缩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双下肢伸直,医者位于 检查床一侧,一手握住患者的踝关节,另一手扶住 膝部,嘱患者一侧屈髋屈膝,使大腿贴近腹壁,腰 部贴近床面。
阳性体征:伸直一侧的腿自动离开床面,大腿与床 面之间形成夹角。 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托马(Thormas)试验,试验 阳性,提示髋关节屈曲挛缩畸形,多由于髋关节结 核,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疾病所引起。本检查亦可使 患者取仰卧位,腰部放平,分别伸直两腿,医者观 察腿伸直过程中,腰部是否离开床面向上挺起,如 某一腿伸直过程中,腰部挺起,说明本试验阳性。
研磨试验 阿普莱(Apley)试验
1.挤压或研磨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俯卧位,膝关节屈曲 90°,医者一手固定腘窝部,另一手 握住患者足部,向下压足,使膝关节 面靠紧,然后作小腿旋转动作。
阳性体征:膝关节有疼痛。
临床意义: 阳性提示有半月板破裂或 关节软骨损伤。
2.提拉试验
检查方法:本试验有助于 鉴别损伤发生在半月板还是 在侧副韧带。患者俯卧,膝 关节屈曲90°,医者一手按 住大腿下端,另一手握住患 肢足踝部,提起小腿,使膝 离开检查床面,作外展、外 旋或内收、内旋活动。
特殊检查
握拳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坐位屈肘 90°前臂中立位握拳,并将拇指 握在掌心中,医者位于其前方一 手握住前臂远端,另一手握住患 者手部使腕关节向尺侧屈腕。
阳性体征:桡骨茎突部出现剧烈 疼痛。
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芬格斯坦 (Finket-stein)试验,其阳性提示 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阳性体征:腕关节出现明 显疼痛。
临床意义:本试验阳性多 提示三角软骨盘损伤。
叩触诊试验
又称Tinel征。 轻叩或压迫腕部掌侧的腕横韧带近侧 缘中点,若出现和加剧患侧手指刺痛 及麻木等异常感觉时,即为试验阳性。 提示有腕管综合征。
下肢部
髋关节 膝关节 踝关节
髋关节
特殊检查
髋关节承重机能试验
检查方法:患者取站立位,医者位于其后, 嘱患者单腿站立,并保持身体直立,当一腿 离开地面时,负重侧的臀中肌立即收缩,将 对侧的骨盆抬起,表明负重侧的臀中肌功能 正常。 阳性体征:不负重一侧的骨盆不抬高,甚至 下降。 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站立位屈 屈膝试验, 还称存德林伯(TRENDELENBURG)试验, 本试验阳性提示负重侧臀中肌无力或功能不 全。此试验须两侧对比检查,常用于诊断脊 髓灰质炎后遗症、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陈旧 性髋关节脱位、髋内翻、股骨头坏死骨骺滑 脱等疾病的检查。
紧靠内踝远端的后面可摸到距骨内侧结节,是踝关节内 侧副韧带后侧部的附着点,注意该处有无压痛。
在足外侧面触摸第五跖骨粗隆,该部位易发生骨折。沿 骨外侧缘向近端摸,可摸到跟骨,注意压痛点,在跟骨 周围的压痛点往往就是病灶的位置,如压痛位于跟腱上, 可能是腱本身或腱旁膜的病变,在跟腱的止点处,可能 是跟腱后滑囊炎,如果8-12岁的小孩,跟部后下方压痛, 可能是跟骨骨骺炎(塞渥病),
腕舟骨的骨折多可引起鼻烟窝的饱满肿胀。
触诊
在腕关节触压桡骨茎突和尺骨茎突,以判断其骨 轮廓是否正常,是否存在压痛。
桡骨茎突处压痛明显,多见于拇短伸股,拇长展 肌腱鞘炎。
嘱患者伸开拇指,于鼻烟窝处触诊,如有压痛, 应考虑腕舟骨的骨折
在手腕背侧中央触摸,如有空虚感,并在腕掌侧 中央能触摸到向前移动的骨块,多提示为月骨脱 位
膝关节
触诊 特殊检查
膝关节的内侧副韧带是膝关节囊的一部 分,经常在膝关节受到外翻力量时发生 撕裂,检查时从起点向止点依次触摸, 是否有连续中断或触痛,若内侧副韧带 从内上髁处撕裂,常附带有撕裂的小骨 片,若内侧副韧带从中点处断裂,则可 触摸到局部缺损。
检查膝关节外侧,患者膝关节屈曲,医 者用拇指插入外侧关节间隙,触摸外侧 半月板。
阳性体征:出现膝外侧或 内侧疼痛。
临床意义: 阳性表明有内 侧或外侧副韧带损伤。
侧向活动试验
检查方法:检查时患者仰卧位,膝 关节伸直,医者一手扶膝侧面,另 一手握住踝部,然后使小腿作被动 的内收或外展动作。如检查内侧副 韧带,则一手置患者膝外侧推膝部 向内,另一手拉小腿外展。若检查 外侧副韧带,则一手置膝内侧推膝 部向外,另一手拉小腿内收。
临床意义:本试验又称麦克马丽(Mc Murray) 试验,是利用膝关节面的旋转和研 磨的动作来检查半月板有无损伤的。
做本试验时,外侧有弹响和疼痛,提示外侧半 月板损伤 反之内侧有弹响和疼痛,提示内侧半月板损伤。 在临床上很有实用价值,但损伤早期,至少三 周内没有意义。因为膝关节受伤后,周围软组 织的损伤还没有修复,用本试验检查时,不管 有无半月板损伤时,只要有屈伸和旋转活动, 就会产生疼痛,因此伤后时早期应用本试验检 查半月板有无损伤并不准确。
压痛点在跟骨的跖面正中偏后,可能是跟骨棘或脂 肪垫的病症
靠前部可能是跖腱膜的疼痛
压痛点在跟骨的内外侧,可能是跟骨本身的病变
压痛点在跟骨两侧靠内、外踝的直下方,则可能是 距下关节病变。
垂腕-桡神经损伤时,前臂伸肌麻痹,不能主 动伸腕。
锤状指-多由于手指伸肌腱止点及止点附近断 裂,或手指伸肌腱止点处发生撕脱骨折。
腕部出现肿胀,多由于关节内损伤或 病变。
如:腕部挫伤,关节囊或韧带撕裂,腕骨 骨折或月骨脱位。
腕部呈梭形肿胀,不红不热,多见于腕关 节结核,
双腕对称性肿胀,时肿时消,多见于风湿 性关节炎
检查方法:患者坐位或仰卧位,让患 者作膝关节屈伸活动数次。 阳性体征:出现关节疼痛且不能屈伸。 临床意义:表明因半月板撕裂、移位 而发生膝关节绞锁。此时,内外旋转 小腿,屈曲膝关节,然后旋转并伸直 小腿,直到半月板滑到合适的位置。 膝关节能屈伸自如为止。则交锁缓解。
踝关节
望畸形与肿胀
畸形 内翻足:足底向内翻转,行走时足背外侧缘着地。 外翻足:足底向外翻转,行走时足内侧缘着地。 马蹄足:行走时足前部着地负重,足悬起,踝关节
运动功能检查
伸腕运动:正常时腕关 节可伸腕60° 检查时,患者取坐位, 医者位于其前方,嘱患 者屈肘90°,前臂位于 旋前位,掌心向下,作 伸腕运动。
参与运动的主要肌肉为 桡侧腕长、短伸肌、尺 侧腕伸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