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微专题2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微专题22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通常,带谱数量越多,山体所处纬度越低。 山体所处纬度越高,同一自然带分布的海拔越低。
(4)判断迎风坡——雪线
迎风坡降水丰富,雪线低。
【思维辨析】
1、陆地自然带与气候类型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
2、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普遍的,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是局部 的、特殊的。 √
3、纬度地带性在中纬度大陆表现最为典型 4、山脉的相对高度越大,自然带数量越多。 × ×
【布置作业】
预习微专题15做题:
A:2、5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8、9、10、11
B:1、3、4、12、13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技法总结】
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1)地带性:地域分异规律 主要看自然带的延伸方向和更替方向。 (2)非地带性:依据该现象所处的纬度位置、海陆位 置和海拔高度,比较实际环境与理论上的地带性规律, 如果不一致就是非地带性现象。 从海陆分布、地形地势、洋流、水源等这些因素中 找出影响“非”的地理要素(水、热)
高三微专题复习
微专题22 【考纲解读】
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
★了解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与陆 地自然带的对应关系 ★★★★★运用地图分析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规律。
【思维导图】
地理环境 的 地域分异
垂直 地带 性
?
纬度地带性 经 度 地 带 性
主导因素
成因
延伸方向 更替方向
?
主 导 因 素 成 因
纬线方向(东西方向) 经线方向(南北方向) 更替方向 纬度变化方向(南北方向) 经度变化方向(东西方向)
二、地域分异规律:1、垂直地带性
(1)判定南北半球 ——阴、阳坡——自然带高度 除雪线外,同一自然带的分布高度: 阳坡高于阴坡 (2)判定热量带 —— 基带
基带与山地所处水平自然带一致
(3)判断纬度高低 ——垂直带谱、自然带高度
温带落叶 阔叶林带
亚热带 常绿硬叶林带
温带落 叶阔叶 温带荒漠带 林带 亚热带常绿 阔叶林带 热带 季雨 林带
二、地域分异规律:1、水平地带性
地域分异规律 影 响 因 素 分 布 特 征 主导因素 重要因素 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 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异(纬度地带性) (经度地带性)
热量(太阳辐射) 水分(海陆位置) 水分 热量 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 水分条件由沿海向内陆方 成因总结 递减,即以热量为基础 向变化,即以水分为基础 延伸方向
【实战应用】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15
2
3-4 5-6 7-8 9-10 11-13 14
延 伸 方 向
更 替 方 向
表 现
非地带性
山地垂直 自然带谱
?
影响 因素
?
判读
雪 线?
影响因素
主要的现象
缺 失 改 变 约 束 块 状
【核心知识】 一、气候类型与自然带的分布
某同学对照“世界陆地自然带分布图”画出了“亚洲自然带 分布的理想模式图”,以便更好地记忆。读图,填出下图中各自然 带名称。
亚寒带针叶林带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9、冰雪带的海拔高度——青藏高原地区 北坡是荒漠带,海拔约1000-1500米——昆仑山 10、北坡,植被类型:荒漠-草原-森林-草原-荒漠 ——水分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15.林线高——水热条件好 16.乙地:河谷和平地少——不利于不利于森林生长 地势较高处——缓解或克服问题 区域背景:我国东北地区,纬度较高,气候寒冷,冻土发育, 地势低平处排水不畅,涝渍现象严重。
5、亚欧大陆东西两岸的温带落叶林分布有何不同?原因?
亚欧大陆线分布纬度比大陆东岸分布纬度高; 主要是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
【高考典例】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例题1
例题2
例题3 例题4 例题5
冬季,在林带及以下海拔较低的(山地荒漠)草原放牧; 春季,转暖,向高处山地草原转移; 夏季,在林带及以上海拔较高的高山草甸、草场放牧; 秋季,天气转冷,向海拔较低的(荒漠)草原转移; 冬季在山麓牧场利用囤积的牧草过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