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域分异规律一、我爱做选择1.北纬40°-60°的亚欧大陆地区,自然带的分布主要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B.垂直地带性C.非地带性D.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2.下图是东非高原某地景观图,高大粗壮的猴面包树能储存水分,适应环境变化,维持生命活动。
完成下题。
猴面包树反映当地具有的环境特征是A.全年干旱少雨B.夏季炎热干燥C.干季湿季分明D.终年高温多雨3.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根茎密集粗壮发达,固碳固氮,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崇明东滩等地互花米草开始引进种植,并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
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③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④提高滩涂养殖能力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4.在理想大陆和非洲大陆自然带分布示意图中,影响赤道沿线自然带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距海远近B.沿岸洋流C.海陆分布D.海拔高度5.由于全球变暖,格陵兰岛西南部的一条河流河口三角洲的面积在逐年增长,且速度越来越快。
这种现象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A.差异性B.地方性C.整体性D.普遍性6.2019年9月,持续数日的亚马孙森林大火引发各国的关注,“地球之肺”的损毁必将加速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大量珍稀物种消失,甚至带来更多的灾害。
这一现象表明自然环境具有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脆弱性7.下图为某山脉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山麓自然带沿图中M方向更替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纬度地带性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8.下图为我国某山地自然带分布图,影响东西两坡自然带谱数目差异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B.海拔C.坡度D.相对高度9.2020年2月13日澳大利亚燃烧了4个多月的森林大火被扑灭了,大火对当地环境的影响错误的是()A.森林覆盖率降低B.生物多样性骤减C.土壤肥力快速下降D.污染大气10.“冬季漫长严寒,暖季短促,年降水量不多,因为蒸发弱地面比较潮湿,沼泽广布,这里的大片森林是世界上重要的用材林。
”描述的是A.亚寒带针叶林气候B.温带季风气候C.温带大陆性气候D.高原山地气候11.下图照片拍摄于某个岛国最南端,这个地方叫“斜坡点”(46°S,169°E),树木倒向一边,枝条和树冠挨在一起并偏向某个固定方向。
以下描述符合当地情况的是①气候有明显的干湿季节变化②农业类型上属于牧场畜牧业③树木常年受东南信风的影响④树枝在强风压迫下朝东生长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2.某旅行社组织了“重走霞客路”大型旅行考察活动。
下图为“考察路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题。
旅行团在黄山、衡山、泰山、华山考察中都能见到的自然带是( )A.常绿阔叶林带B.落叶阔叶林带C.山地苔原带D.山地冰雪带13.根据2018年卫星卫星跟踪器发回的信号,人们绘制出一只白鹤的南迁飞行路线轨迹图(下图)。
该白鹤南迁过程中沿途地区植被景观变化体现的地域分异规律主要是A.非地带性B.纬度地带性C.沿海到内陆的地带性规律D.垂直地带性14.大兴安岭地区森林茂密,有“林海雪原”之称,图中甲地所属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亚寒带针叶林带博格达峰位于我国天山的东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5.图中博格达峰( )A.垂直自然带分布主要以水分为基础B.北坡和南坡垂直自然带的数量相同C.垂直自然带的基带是温带荒漠带D.各垂直自然带的分布随季节而变化16.图中山地针叶林带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其位于( )①阳坡,蒸发强②阴坡,蒸发弱③迎风坡,降水量多④背风坡,降水量少A.②③B.①③C.②④D.③④17.有文献表述:“地带性是地球形状和地球的运动特征引起地球上太阳辐射分布不均而产生有规律的分异”。
符合该文献表述的地带性是A.非洲西部从赤道向南北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B.内蒙古自治区从东向西出现的森林—草原—荒漠景观C.阿尔卑斯山从山麓向上出现的森林—草甸—荒漠景观D.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塔里木盆地出现的荒漠—绿洲景观下图为我国北方农牧交错带的经纬度位置图,该交错带是某些自然特征的过渡地带,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该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特征是A.从草原向荒漠过渡B.从半湿润地区向半干旱地区过渡C.从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D.从地势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过渡19.导致该农牧交错带自然特征发生变化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水分C.海拔D.洋流20.下图为某山地的一次特大暴雨雨量与海拔关系图。
降雨量最多地区的海拔高度约为A.2000m B.1500m C.1000m D.500m二、我爱做解答题21.贡嘎山位于川西横断山区,是四川省最高峰。
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但旅游业易受各种地质灾害的影响。
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湾东河发源于贡嘎山东侧,是大渡河的一条支流, 该河流域内多断裂构造带,山体易发生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湾东河上游分水岭地带为贡嘎山现代冰川分布区, 在河谷两侧和谷底留下了大量的冰碛物(含冰水堆积物)。
(1)有户外爱好者选择从新兴(海拔1920米)到倒栽冲(海拔3180米)这条路线徒步考察贡嘎山。
他们沿途看到的植被景观变化主要反映了哪一种地域分异规律?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说明贡嘎山东、西两坡自然带的分布差异。
(3)与西坡相比,贡嘎山东坡的雪线位置更低。
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从水源和物质条件分析湾东河流域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22.中亚位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中部。
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与中亚各国的经济交流合作不断深化。
读材料和中国与中亚部分地区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已形成由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
材料二:新疆是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是全球三大番茄生产和加工中心之一,近年来,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共同合作发展番茄产业,在种植、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
(1)中国某经贸代表团从吐鲁番出发沿铁路前往阿斯塔纳考察,简述沿线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2)结合材料,分析我国与中亚国家之间大力发展铁路运输的原因。
(3)该区域曾在威海沿岸地区大规模垦荒,引河水灌溉发展种植业。
简述大规模垦荒对威海和沿岸土地的影响。
(4)结合材料,简述新疆和哈萨克斯坦合作发展番茄产业对该区域经济的影响。
参考答案1.D2.C3.D4.D5.C6.A7.A8.D9.C10.A11.D12.B13.B14.C15.C16.A17.A18.B19.B20.D 21.(1)垂直地带性;随海拔升高热量减少,水分条件也随之变化。
(2)贡嘎山西坡的自然带上限比东坡高;西坡的自然带种类较东坡少。
(3)东坡受东南季风的影响大,且位于迎风坡,降水比西坡更多(4)水源条件:夏季气温高,多冰雪融水;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降水丰富。
物质条件:断裂带附近的岩石易风化、破碎, 堆积物丰富;滑坡和崩塌,产生众多松散大石块;还有大量的冰碛物。
这些都为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物质条件。
(任答两点)22.(1)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处亚欧大陆内部,远离海洋,沿线区域东南高西北低,东南部主要为高原、山地,西北部以平原为主;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沿线区域降水量偏低,东南部局部地区为迎风坡,降水量较高;河湖多为内流河、内陆湖,以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为主;草原、荒漠景观为主。
(2)运输量大,距离远,适合发展铁路运输:铁路运输连续性好,速度较快,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小。
(3)入湖水量减少,湖水水位下降;湖岸线后退,湖的面积缩小:含盐量增加;咸海生态系统失衡。
土地沙漠化和土壤盐碱化,土地退化。
(4)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扩大市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产业。
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题型讲解知识精讲 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如图为某区域地理各要素间的相互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问题。
(1)按照字母顺序将“①色暗、肥沃的土壤、②地理位置、③冷湿的温带季风气候”填入,顺序正确( D )A.①②③B.③②①C.②①③D.②③①(2)该地区森林面积锐减对本地区的土壤和河流的影响主要有( B )①土壤腐殖质增多②水土流失加剧,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③河流含沙量减小④降水多时易形成洪水、无降水时河流水量锐减甚至断流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知识精讲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1. 自然带及水平地域分异规律的判断1.下图为我国新疆地区雪线高程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据此完成问题。
(1)影响乔戈里峰、博格达峰和友谊峰雪线高程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D )A.海陆位置B.降水量C.海拔D.纬度(2)影响甲处等值线数值特征及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A.大气环流和地形B.海陆因素和洋流C.坡度和坡向D.全球变暖和人类活动2.我国植被土壤分布的基本规律受季风和地形影响。
读我国温带沿42°N地形图,回答下题。
图中①①①①①分别表示的地表植被类型为( D )A.荒漠草原、荒漠、森林草原、干草原、森林B.荒漠草原、荒漠、干草原、森林草原、森林C.荒漠、干草原、荒漠草原、森林草原、森林D.荒漠、荒漠草原、干草原、森林草原、森林2.下图为某岛沿20°纬线的地形剖面图。
读图,完成问题。
(1)与甲、乙两地陆地自然带相同的地区分别是( B )A.青藏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B.巴西高原、亚马孙平原C.拉布拉多高原、密西西比平原D.刚果盆地、东非高原(2)乙地自然景观的分布体现了( D )A.纬度地带性B.经度地带性C.垂直地带性D.非地带性2.自然带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垂直地带性)的判读1.下左图是非洲某区域示意图,右图是乞力马扎罗山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问题。
(1)当野生动物大规模迁徙到达甲地时,当地受( D )A.西风带控制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C.信风带控制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2)图9中序号①、②对应的垂直自然带分别是( A )A.热带草原带、积雪冰川带B.热带荒漠带、高寒灌木林带C.热带雨林带、高寒荒漠带D.热带季雨林、寒带苔原带(3)形成图9中自然带②的下界南北两坡高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B )A.热量B.水分C.光照D.地形2.2013年6月21日,在柬埔寨金边举行的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了中国新疆天山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读天山自然带分布示意图,完成问题。
(1)M坡最有可能是( D )A.东坡B.西坡C.南坡D.北坡(2)N坡缺失云杉林带的主要原因是( C )A.纬度高,气温低B.海拔高,气温低C.位于山地背风坡,降水少D.位于山地迎风坡,降水多3.下图是珠穆朗玛峰地区南、北坡垂直自然带谱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