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2 体温调节、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基础知识自主疏理1.水盐调节(1)水的平衡①人体内的水的来源和去路:在○的调节下,在排出途径中,可调节的是由○排出的水。
(2)盐调节①无机盐平衡~肾脏排盐特点:Na+:多吃多排,少吃少排,○;K+:多吃多排,少吃少排,○;②Na+、K+平衡的调节:由肾上腺分泌醛固酮(固醇)来调节,Na、K的平衡,属于○方式。
(3)水盐平衡的意义①水和钠盐在维持○渗透压稳定方面有重要意义,如果大量丢失水和无机盐,则影响○的稳定;②钾在维持○渗透压、○上有重要作用;③水在溶解代谢废物、排出代谢废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2.血糖调节(1)血糖平衡:血糖含量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原因是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动态平衡;(2)来源和去路:(3)调节方式:有激素调节(直接):升高血糖的激素有:○、降低血糖的激素有:○(唯一)和神经调节(间接)。
(4)生理意义:保证各种组织和器官的○供应,进而保持人体健康。
3.体温调节(1)体温:指人身体内部的温度;由体内的○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热量来维持;(2)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正常进行。
(3)体温调节:在炎热环境下由○起调节作用;在寒冷环境下以○为主要的○调节。
版本差异的内容4.模拟尿糖的检测(中国地图版)(浙江科技版)`(1)实验原理葡萄糖试纸是一种酶试纸,由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某种无色的化合物固定于滤纸上制成。
当尿液滴加到酶试纸上时,尿液中的葡萄糖在葡萄糖氧化酶的作用下生成葡萄糖酸和H2O2,H2O2和过氧化氢酶反应生成水和原子氧,原子氧可以将试纸上无色的化合物氧化成有色化合物,使试纸呈现特定的颜色,再与标准比色卡比对,即可知道尿中葡萄糖的含量。
(2)材料用具试管5支,滴管,清水,葡萄糖溶液,蛋白质溶液、葡萄糖试纸,模拟的尿样本两份。
(3)方法步骤①取5支试管,分别编号为l、2、3、4、5.并分别加入4 mL上述不同的液体②分别用滴管从样本瓶内吸取溶液,滴2滴于葡萄糖试纸上,观察试纸颜色的变化,(4)结果分析与标准比色卡对比,判断出“尿糖”的含量。
校对:○物质代谢○尿○神经和体液○肾脏○不吃不排○不吃也排○激素调节○细胞外液○血压、心率○细胞内液○心肌舒张、兴奋性○80~120m g/dL ○肝糖元分解○非糖物质转化○糖元○非○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胰岛素○能量○有机物的氧化分解○神经○神经调节○神经一体液)●自主检测过关1.下列关于人体下丘脑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调节体温的中枢位于人的下丘脑上,是一高级神经中枢B.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可以感受内环境中渗透压的变化C.下丘脑能够调节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的功能D.下丘脑能合成抗利尿激素和分泌醛固酮、肾上腺素等激素1.D解析:醛固酮由肾上腺皮质分泌,肾上腺素由肾上腺髓质所分泌。
2.(08江苏南通二次调研)1999年科学工作者从某些植物中提取分离出一种功能类似于动物胰岛素的植物胰岛素,该物质能很好地耐受消化酶和酸性环境,且易被人体直接吸收。
最近,国家卫生部正式确认植物胰岛素为调节血糖的功效成分.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植物胰岛素可以口服,能免去给糖尿病患者定时注射胰岛素的麻烦B.植物胰岛素属于抗原,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清除@C.植物胰岛素能作用于肝细胞,促进肝糖元合成D.正常人口服植物胰岛素后,体内的胰高血糖素含量将会上升2.B 解析:考查学生从题目获取信息能力。
“易被人体直接吸收”“卫生部正式确认植物胰岛素为调节血糖的功效成分”说明B项不合题意。
3.如果测得尿中含糖,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血糖肯定是高的B.肾小管肯定不能将糖全部重吸收C.肯定存在着糖代谢紊乱D.肯定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3.B.解析:尿糖不一定是糖尿病;尿糖可能是肾小球的通透性变化而引起的。
4.下列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寒冷环境刺激可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加B.寒冷环境刺激可使皮肤血管收缩,机体散热减少¥C.炎热环境刺激可使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增加,机体散热增加D.极端炎热环境中,人体不能只靠神经和体液调节来维持体温恒定4.C.解析:甲状腺有升高体温的作用。
5.(2007年上海徐汇4月模拟)细胞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下图所示是肝细胞中所进行的有关化学变化,请据图回答:(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A.血浆B.组织液C.淋巴D.细胞内液(2)在肝细胞A中,促进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在肝细胞B中完成③过程的生理作用是,完成⑤和⑧的场所分别是和。
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
在肝细胞C中参与⑦合成过程的物质有。
(3)从胰岛素的生理作用看,它能促进图中哪些生理过程。
(填序号)(4)作为肝功能检查指标的“转氨酶”主要是谷丙氨酸转氨酶(ALT)和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正常情况下,这两种酶主要存在于()A.肝细胞细胞质B.肝细胞周围的组织液C.肝脏内的血液D.胆汁)(5)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佳(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后者又称胰岛素抵抗,目前对于一些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可口服一些降糖药以调节血糖平衡,如磺脲药和苯甲酸衍生物双胍药、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等。
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类口服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多选)A.补充胰岛素B.补充胰高血糖素C.促进胰岛素的释放D.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5.答案:(1)B (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转氨基作用;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体液调节;蛋白质、磷脂(脂肪答或不答都给分)(3)④⑤⑨⑩(4) A (5)CD●考点详解及类型讲解一、体温调节及维持体温恒定的意义1.体温恒定的调节2.意义: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态、保证新陈代谢等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问题探究:1.寒冷环境下人体的体温调节中的神经—体液调节方式的过程如何寒冷→皮肤冷觉感受器→传入神经→大脑皮层→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机体代谢增强2.人较长时间处于39℃,是不是产热大于散热不是,是产热等于散热3.中暑是如何发生的由于在高温的环境中过久,使机体散热受阻,致机体体温升高而引起的。
二、水盐平衡调节:包括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1.水的平衡(1)人体内水的主要来源是饮水和食物中的水,物质代谢产生的水是相对稳定的。
~(2)水的去路中肾脏排尿是人体排出的主要途径,也是唯一可以由机体调节的排出途径。
(3)人体每昼夜产生的代谢废物至少需要500 mL尿液来溶解排出,所以为了保证身体健康,每天必须摄入足量的水。
2.神经调节途径3.体液调节途径分析:、①下丘脑的部分神经细胞既能传导神经冲动,又能分泌激素。
②下丘脑是神经传导电信号与体液调节中化学信号的中转站,所以下丘脑是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
③如果下丘脑—垂体病变,常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每日尿量可达10 L以上,称为垂体性尿崩症。
问题探究:4.有人说:“一个人一天内不吃饭、不喝水,但只要没有大、小便,就可以维持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这种说法对吗不对,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没有大小便尤其是小便。
即使不排便,体内的水和无机盐也会从其他途径〔如皮肤蒸发和呼吸)排出,使体内水和无机盐平衡破坏。
5.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钠盐,还是钾盐长期禁饮食的病人应注意补充哪些盐分正常人容易缺乏的是钠盐。
长期禁饮食的病人在补充钠盐的同时,还注意适当补充钾盐。
三、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1.血糖平衡的调节过程:①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神经一体液调节。
参与调节的激素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两者表现为拮抗作用。
②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使血糖下降的激素只有胰岛素。
2.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血糖浓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分析由曲线可知:(1)血糖浓度高时可降低血糖浓度的胰岛素量增加,而升高血糖的胰高血糖素量相对较低。
(2)当血糖浓度较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增加。
(3)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3.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症及治疗》(1)病因:由胰岛B细胞的破坏或功能衰竭,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的。
(2)病症:患者有高血糖和尿糖的症状,此外还有多饮、多食、多尿、体重减轻的症状。
①多尿:由于糖尿病人尿液中含有大量的糖,在排出糖时,要带走大量水,因而尿量增加,形成多尿。
②多饮:多尿造成体内缺水,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于是口渴、多饮。
③多食:胰岛素具有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并分解释放能量的作用,糖尿病人胰岛素分泌不足,细胞内能量供应不足,患者总感觉饥饿而导致多食。
④体重减轻:由于糖氧化供能发生障碍,使得体内脂肪和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逐渐消瘦。
(3)治疗:调节和控制饮食并结合药物的方法治疗①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不吃或少吃含糖类较多的食物;多吃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
②轻型患者可通过饮食控制,口服降糖药物来治疗;重症糖尿病患者需要注射一定量的胰岛素,但不能口服。
③基因治疗将成为根治糖尿病的措施。
问题探究:6.某人出现糖尿是否为糖尿病,为什么不一定,正常人一次吃糖过多也会出现糖尿7.某人出现持续性糖尿是否为糖尿病,为什么不一定,肾小管病变也会出现持续性糖尿8.血糖平衡失调有哪些类型低血糖、高血糖、糖尿9.低血糖时,出现头昏、甚至昏迷症状的原因是什么脑组织中含糖原极少,低血糖时脑组织不能及时从血液中获得葡萄糖而出现能量供应障碍所致类型一体温调节:例1.(08年唐山理综模拟)下列与体温及体温调节的有关叙述均正确的一项是()①人体体温的形成源于体内物质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②人体的温度感受器分布在皮肤、黏膜里③在寒冷环境中,人体加强产热主要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④调节人体体温的主要中枢在下丘脑⑤正常体温是人体内环境相对稳定的表现之一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④⑤D.②④⑤解析: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内容,维持体温恒定的能量来自有机物氧化分解,体温调节通过神经和体液调节共同实现,温度感受器在人体皮肤、粘膜和内脏中都有分布,体温主要调节中枢在下丘脑。
因此建立完善的知识网络,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基础。
答案:C变式1.右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1)图中T-E-N-F-B途径主要表示______调节过程。
B过程主要是通过______作用实现。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血液中______(激素)的含量会明显升高,从而加速体温上升.(3)经测量,某人体温在24h内,都处于39℃,若A、B、C都表示热量,则A+B______C。
(选填“>”“<”或“=”)(4)人体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是在______,该结构还具有调节__________________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