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EXCEL物流数据分析

EXCEL物流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说明1、拆零EQ分析对此时间段内整件出库件数为零,拆零出库件数大于零的所有出库订单的出库件数按照<=0.125,<=0.25,<=0. 5,<=0.75,<=1,……>6等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出库件数是指对每张订单的出库件数分类后所属的类别;订单数是指属于此类别的订单数的计数;订单累计是指订单数从上而下累加;订单比例是指每类订单数占合计总订单数的比例;累计百分比是指每类订单累计数占合计订单数的比例;出库件数是指此类别订单所有出库件数的合计;出库件数累计是指出库件数从上至下依次累加;出库比例是指每类出库件数占合计总出库件数的比例;累计百分比是指出库件数累计占合计总出库件数的比例。

2、周出库趋势分析天数,是指在此段时间内,是星期一的各有多少天;日均件数是指各星期的出库件数之和/天数;日均订单数=各个星期的订单数之和/天数;日均整箱数=各星期的整箱出库件数之和/天数;日均拆零数=各星期的拆零出库件数之和/天数。

3、峰值日ABC分析说明:在出库明细数据中选取第一峰值日明细数据,作以下分析:首先根据公式件数=数量/包装数量,算出件数;然后根据公式整件=int(件数),算出整件;零件=件数-整件,得出零件。

然后汇总每个商品编码在此时段内的出库件数,根据总体ABC,匹配出峰值日出库各品规的物流属性。

品规数:各物流属性所属品规数之和;品规比例:品规数/合计品规数;出库件数:各类物流属性出库件数之和;出库件数比例:出库件数/合计出库件数;整箱出库件数:各类物流属性中整箱件数之和;整箱比例:整箱出库件数/合计出库件数;拆零出库件数:各类物流属性中拆零件数之和;拆零比例:拆零出库件数/合计出库件数;订单行:出库记录的计数;订单行比例:订单行/合计订单行数。

数据分析中常用术语:物流属性ABC:分析出库数据,按以下分类分析ABC:出库量累计占总出库量80%的品种,计为A类;出库量累计占总出库量15%(16%)的品种,计为B类;出库量累计占总出库量5%(4%)的品种,计为C类;一步:先统计出分析时间段内各品规的出库总件数;二步:按降序进行排列后,计算各个品规出库件数占出库总件数的比例;三步:从高至低进行单个品规比例的累加。

四步:累加至80%(<=80%)的品规为A品;80%至95%之间的为B品;>95%的为C品。

EQ:每张订单的出库量EN:每张订单的品规数IQ:每个品规的出库量IK:每个品规的出库次数E是指“Entry”,I是指“Item”,Q是指“Quantity1.运用数据透视来进行数据分析一、配送的商品——I在配送中心中所处理的商品品种数差异性是非常大的,多则上万种以上,例如:书籍、医药及汽车零件等配送中心,少则数百种多则数千种,例如:制造商型的配送中心;由于品项的不同,对于其相应的复杂程度与可能发生的困难性也有所不同;例如:所处理的商品品项在一万种的物流中心与处理商品品项在一千种的物流中心是完全不同的,其商品储放安排也完全不同,另外不同性质的物流中心所处理的商品种类其特征也是完全不同的,以目前比较常见的物流商品有:食品、日用品、药品、家电品、服装产品、化妆品、汽车零配件以及书籍产品等。

它们分别有其商品的特性,在物流中心的厂房设计与物流设备的选择上也是完全不同的。

例如:食品以及日用品的进出货量较大,家电产品的尺寸较大,而服装产品的物流特性有季节性(夏季及冬季)、流行性、时间性以及退货量大等等;其中大部分是(80%左右)直接铺货到商店,而小部分(20%左右)才库存于物流中心等待理货及配送。

除此之外服装产品中较高级的商品必须使用悬吊的搬运设备及仓储设备。

而书籍物流的特性——有库存的书籍种类很多,而畅销品与不畅销品的物流差异性非常大,另外退货率有时可高达30%-40%左右。

二、商品的配送数量与库存量——Q在物流中心中商品的出货量是经常改变的,因此如何考量商品的进出异动则是物流中心在进行经营与管理中所必须重视的问题。

发生商品进出异动的原因很多,例如货款结算的问题、年节的高峰(尖峰)问题以及商品市场流行性的转变都可能造成进出货品量尖峰变动。

以货款结算的问题来说,一般而言如果每月的20日是货款结算的截止日期时,也就是20日以前订货是算这个月的货款,而20日以后订货是算下个月的货款,这样在15-20日之间的订货量就会明显下降,而20日-25日的订货量就会显著增加,因此作为物流中心来说库存量到底要以最多量来考虑,还是以最低量来考虑?或者以平均的量来考虑?若以最多量来考虑则低潮时的仓储空间太浪费,若以最低量来考虑则高潮时的商品不够卖,另外作业人员资源的安排也是一样,到底要以最多量来考虑,还是以最低量来考虑?或者以平均的作业量来考虑?若以最多量来考虑时则低潮时的人力太浪费,若以最低量来考虑时则高潮时的人力不足,因此如何有效的取得平衡点是非常重要的,这就需要借助现代化的商业管理电脑系统,有效的分析物流中心商品进出异动情况,并以此建立起一套有效的控制体系,进而有效利用外面的协力仓库以及临时作业人员的方式,同时借助电脑系统有效分析了解客户的订货习性而对症下药。

三、EIQ分析在物流中心的经营与管理中其神经中枢就是物流资讯,他可以管理与控制物流所有的流程与工作,尤其是EIQ分析的资料。

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要素,来研究配送中心的需求特性,为配送中心提供规划依据。

EIQ分析是物流中心的POS系统,进行物流系统的系统规划,从客户定单的品类、数量与订购次数等观点出发,进行出货特征的分析。

E(订货件数order entry)、I(货品种类item)、Q(数量quantity),是物流特性的关键因素,EIQ分析就是利用E、I、Q这三个物流关键因素,来研究物流系统的特征,以进行基本的规划。

那么何谓EIQ分析呢?EIQ分析就是物流中心的POS系统,以其字面的解释E 就是代表订单或客户(Order Entry), 而I 就是代表商品的品项(Item), Q 就是代表客户的出货量或是商品的出货量(Quantity),也可以做EQ分析,也可以做IQ 分析。

EQ分析就是客户出货量分析,可以将其资料做排行大小先后,将客户ABC 分析重点管理。

IQ分析就是商品品项出货量分析,同样也可以将其资料做排行大小先后,作出商品畅销排行榜及商品ABC分类。

如此就能掌握EIQ分析资料,才可以改善物流作业或是规划成为最适化的物流中心。

编辑本段EIQ分析举例说明如EIQ分析表所示:横坐标代表品项I ,假设有I1、I2、I3、I4、I5、I6等六项商品;而纵坐标则代表订货客户或订单,假设有E1、E2、E3及E4等四个客户;而表格中的数字代表订货数量,他可以是以整栈板、整箱或单品等等,假设在此的表格是整箱的订货,从表中可知客户E1在品项I1订了3箱,品项I2订了5箱,品项I3没有订购,品项I4订了1箱,品项I5订了2箱,品项I6订了3箱,总共订了14箱(EQ);6种商品订中订了5种(EN=5)等等,其他客户依此类推。

另外商品品项方面I1在四个客户中都有订货,总共被订了11箱(IQ),4个客户都有订购(IK=4)等等从表中依此可看出I2、I3、I4、I5、I6等商品的客户订购比例与订购数量信息。

从EIQ分析中可进一步导出EQ分析及IQ分析来,例如表中的EQ分析为E1=I4,E2=I9,E3=I2,E4=20,再以大小次序排列,以数量Q为纵坐标,以客户E为横坐标,画出EQ分析图;同时将客户ABC分级,同理IQ分析为I1=I1,I2=I3,I3=4,I4=10,I5=I4及I6=I3,在以大小次序排列,以数量Q 为纵坐标,以品项I为横坐标,画出IQ分析图;同时将商品ABC排出畅销排行榜。

EIQ分析最重要的是如何判读与应用,尤其是公司的经营变化可以由EIQ分析的图形中识别出来,另外EQ分析及IQ分析也可以单独的应用,例如:EQ分析可以应用在物流中心的进出货暂存区的规划、包装纸箱大小的决定、捡货顺序的安排、配送路线的安排、客户ABC分级及客户情报管理。

而IQ分析可以应用在物流中心的布置规划、物流设备的选择、批量捡货、商品贩卖情报、商品的营销预测及捡货作业人力的安排。

在物流中心的布置规划里,A类商品应该尽量规划于靠门口及通道的位置,而C类商品则规划于角落的位置,而B类商品则介于两者之间。

另外在料架的陈列上,使用栈板式的料架时A类商品规划于第一层容易存取的地方,而C类商品则规划料架最高层的地方.投标:向招标方提交投标文件的供应商,(主要是满足政府法二十二条规定的合格供应商);招标:招标就是采购,采购方需要什么货物.服务(采购方一般各级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述标:开标前招标方要向供应商的讲述本次招标的背景和相关内容唱标:如果是公开招标的话,就是公开各家投标人的投标报价PTL—电子标签系统能弹性地控制拣货流程,並对现场的拣货状况进行即时性的监控,而且能降低拣货错误率,加快拣货速度,免除表单作业的不便与浪费,並节省部份的人力资源,使您物畅其流,乐在拣货电子标签的硬件结构图:电子标签系统主控电脑与外接之控制器,是以ethernet 為主要之网络架构,采用TCP/IP 通讯协定,传输速度可大10/100 Mbps。

在WIN95/98/2000/2003/NT 作业下,一部个人电脑根据可用的IP 數來決定可以接多少电子标签系统元件,系统架构中每一個TCP/IP 控制器最大可连接120 個電子元件(含五位电子标签AT505、订单显示器12 位英数字电子标签、完成器AT506 等)。

摘取式拣货系统(Pick-to-Light):将电子标签安装于货架储位上,原则上一个储位內放置一项产品,即一个电子标签代表一项产品,并且以一张订单为一次处理的单位,系统会将订单中有订货商品所代表的电子标签亮起,检货人员依照灯号与数字的显示将货品自货架上取出,即称为摘取式检货系统。

摘取式电子标签运作:一对一拣货流程:播种式拣货系统(Put-to-Light): 每一个电子标签所代表的是一个订单客户或是一个配送对象,亦即一个电子标签代表一张订单。

每个品项为一次处理的单位,检货人员先将货品的应配总数取出,并将商品资讯输入,而系统会将有订购此项货品的客户其所代表的电子标签点亮,配货人员只要依电子标签之灯号与数字显示将货品配予客户即可。

此乃为播种式配货系统。

一对多拣货流程:一对多的流程多了两个动作:1:点亮标签是将列号和数量写进电子标签。

如:1 100 表示在该层的1 号库位拣100 个物料2:由于一层可能需要几个物料。

但是一次只能点亮一个物料。

所以员工拣完一个物料后系统自动判断是否该层还有物料,有则继续点亮。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