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与思考ppt7
例2:一幅漫画,一只啄木鸟在一根水 泥电杆上猛啄。
第一构思——要看清对象、讲究方法。
第二构思——啄木鸟之所以啄水泥电线 杆,是因为现在已无树木可啄,从而谈 到保护森林、制止乱砍滥伐,呼吁维护 生态平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 结】
思考,使我联想到了著名的雕塑《思 想者》。正因为思考,才有了数不清的发 明创造,并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帕斯卡说: “人的全部尊严在于思考的力量。” 同学们,愿你们养成深入思考的习 惯,你们将会感受到思考的威力。希望你 们为把自己锻炼成为具有思考力的创造型 人才而努力。
深思审题示例:
例1:一则材料,一只虫子在墙上很艰难地往 上爬,爬到一大半,忽然跌落下来,而这已 不是第一次了。然而,过了一会儿,它又沿 着墙根往上爬了。
第一构思——赞颂虫子的顽强、执着、败而 不馁。
第二构思——虫子应该从失败中反省,另寻 新路,并以鲁迅先生由学医救国到弃医从文 等事例加以证明。
从邹忌讽谏的角度:提意见要讲方法和技巧。
从妻、妾、客恭维赞美邹忌的角度:对讨好恭维 的言辞必须警惕。 ……
[方法五]深思
如果想写出认识深刻的文章来,就要能“见人 所未见,发人所未发”。怎样才能做到呢?重要的 一点是你比一般人思考得深,琢磨得透,或体现出 层次性,从普通的事物中洞见其本质意义。
[方法四]多思
事物往往是多侧面存在的。莫泊桑说任何事物里, 都有未被发现的东西。苏轼登庐山发出“横看成岭侧 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叹。19世纪英国画家透 纳跳出习惯思维的套子,敏锐地发现了雾都伦敦的雾 不是一般的灰色,而是独特的红色,从而改变了人们 对伦敦雾的传统看法。
这些都启示我们:应该用搜索的眼光去观察事物,
古人说:“凡作文发意,第一番来者,陈言也, 扫去不用;第二番来者,正语也,停止不可用;第 三番来者,精语也,方可用之。”用我们现在的一 句话概括,即“避开第一构思”。
这三番来意,即代表了认识逐步深化、文章渐 次深刻的过程。初学写作的同学,往往浅“思”辄 止,把"第一番来者"抓住就写,不愿下功夫深思、 开掘,所以就难以写出独以的见解来。
课外练笔:
《对话》258页第1题 以“感悟”为话题写作。
教师的言语——是一种什么也替代不了的影响学 的工具。教师的艺术是:决不要让学生把注意力放 无关紧要的琐碎事情上,而要不断地使他接触他将 知道的重大关系,以便使他能够正确地判断人类社 学校教育注重学生健全的人格,故处处要使学生自 肉,不在皮上;人有学问,不挂嘴上。吃饭不嚼不 读书不想不知意。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 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 学校是造就人 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去发现事物的方方面面,追根溯源。久而久之,便能
透过生活的表象,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发掘出生活
现象的深刻内涵,从而在文章中避免认识雷同的毛病。
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如让我们写读后 感,我们该如何思考提炼要点呢?
《邹忌讽齐王纳谏》读后感,要点提示:
从齐王悬赏纳谏的角度:纳谏需要胆识和气度。
从邹忌窥镜的角度:人贵有自知之明。
感受与思考
我思故我在
—— 深刻透彻源于思考的不断深 入
铜梁一中高2007级语文组
【要点引航】
1、学会感受、思考生活; 2、培养感受、思考生活的能力; 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
的认识。
一、引 子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里, 你看见在一株枯树下,依靠着 一位孤寡的老人,旁边,卧着 一只瘸腿的了无生气的狗。
——重大历史事件
1、王致中,17岁, 在贵州以背煤为生。一筐煤40公斤,从 煤坑向上爬100米,然後再走1000米山路,挣1元人民币
(三)、感受与思考人生
——欢笑
——痛苦
——成功
——失败﹍﹍
(四)、感受与思考文学艺术与科学
文学艺术是人类聪明才智的结晶, 是对各种生活体验的艺术性的总结和反映 我们可以感受到更广阔、更丰富、 更深刻的人生经历、社会历史等。
例文:
1、骑车的感受(见《对话》) 2、感受《二泉映月》(见《对
话》)
三、如何感受生活:
[方法一]用心观察生活 观察不仅要用眼看,还要用心
去看。只有用心去看,才能发现 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才能写出 别人写不出的文字。如徐迟的 《枯叶蝴蝶》。
[方法二]培养对生活的特殊感 受能力
如“愁”:
可以有形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 江春水 向东流。”(李煜《虞美人》)
• 二、如何感受(方法) 1、用心观察生活 2、培养对生活的特殊感受能力
【知识运用】
在一个寒风凛冽的日子里, 你看见在腿的了无生气的狗。
此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 我们可能会:
想到天气的寒冷,想 到老人的可怜,想到狗的 可怜,进而感受到一种悲 凉的意境。还可能会联想 到自己的亲人,联想到其 他的孤寡老人,联想到爱 心﹍﹍
三、如何思考生活:
例:《邹忌讽齐王纳谏》 私:妻——宫妇左右 畏:妾——朝廷之臣 求:客——四境之内
此彼
[方法一]由此及彼
[方法二]由表及里
如:创作《白毛女》的主题深化过程:反 迷信- 反迷信、反封建- 旧社会把人变成鬼, 新社会把鬼变成人。
[方法三]由个别到一般
如:王羲之《兰亭集序》,紧扣兰 亭一带的眼前之景,由此而引发出作者 对宇宙、对人生的思考感悟,千百年来 激起一代又一代人的感慨兴叹。
可以有长度:“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可以有广度:“城上高楼接大荒,满天
愁思正茫茫。”
……
感受与思考
我思故我在
—— 深刻透彻源于思考的不断深 入
【要点引航】
• 1、学会思考生活;
• 2、培养思考生活的能力;
• 3、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和对生活 的认识。
【知识回顾】
• 一、感受与思考生活的几个角度: 1、感受与思考自然 2、感受与思考社会 3、感受与思考人生
此时,你会想到什么呢?
我们可能会:
想到天气的寒冷,想到老 人的可怜,想到狗的可怜,进 而感受到一种悲凉的意境。还 可能会联想到自己的亲人,联 想到其他的孤寡老人,联想到 爱心﹍﹍
二、感受与思考的几个方面:
(一)、感受与思考自然
——自然景观
——具体器物
(二)、感受与思考社会
——热点问题
——某个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