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商稽核检查表
A
计四.(出货品质管控-品保部)Outgoing Quality Control
严重 度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供货商稽核检查表 ( Audit check list )
26 有无文件化的最终检验及出货检验程序?是否有检验规范及作业指导书?
B
35 校验或校准结果的记录是否保持?
B
36 是否在设备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校定? 厂内使用之仪器是否在校验期内?
A
37 仪器校验及维护保养是否有作完整之记录(如保养日,周,月季记录表&校验统计表)? 合 计六.(制程控制-生产部)Process Control
38 作业指导书是否明确定义每个制程/工位的制造方式和安装设置?
A
27 有无订定合理之抽样计划.对抽样.检验.判定.记录等作业是否能确实执行?
B
28
成品包装能否有效保护产品及由包装之标示能否追溯到各工序与使用之材料批号?(及物料本体D/C的追 溯性)
B
29 是否每批出货均有详细报告,报告内容是否具体详实,符合客户规范?
B
合30 是否建立与客户间处理质量问题的流程?是否有规定处理客诉的时效性(限期回复改善报告等)?
59 是否有如期按客户订单或排程交货?
B
严重 度A
60 制造设备之产能是否能满足客户之需求及是否有能力处理紧急订单?
B
61 是否有成本分析作业程序(损耗成本&材料成本)并评估报价的准确性?
B
62 是否有拟定持续降低成本之书面计划及达成状况报告?有否拟定目标予以管控?
B
合63 是否能提供正确的周期库存报表与及时准确交期的随货提供送货单及发票? 计十.(产品设计管控-工程部)Design Control
严重 度A
10 进料检验报告是否完整,包含有外观、尺寸、功能、包装和环保要求?是否有明确的抽样计划?
B
11 进料检验程序是否有规定加严、减量、正常检验的转换条件并确实执行?
B
13 是否有进行供货商质量管理(如评鉴.评比.稽核.奖罚等)?有否书面程序文件并有执行记录?
A
14 有没有拟定出供货商来料质量目标,当目标没有达成时是否有做出分析改善?
B
48 品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制程重要工序作业员是否有接受过相应训练并经考核合格?记录是否完整? B
合49 教育训练考核结果是否作为相应人员合格上岗之依据?有否确实进行?(如颁发合格上岗证)
B
计八.(产品的保存,包装和运输-仓库)Storage,packing and delivery
严重 度
得分 Score
19 20
是否有QC工程图或制程管制计划对各制程管控点明确规定管控方式.检验要点,检查频率与数量及管控 目是标否设有定充或分记利录用方统式计技术管控制程质量及是否有选定重要特殊制程管控点进行统计分析,超出设定目标 有否进行处理与追踪?
严重 度B
B
21 是否有建立不良限度样品?限度样品是否有制样日期﹑不良现象的描述﹑判定结果﹑有效期限?
B B A
44 产线材料,半成品,成品放置区域是否有明确标示?
B
45 是否有编制模具管理卡? 合 计七. (教育训练-人事)Training
46 是否有教育训练作业程序明确规定新人训练及在职训练之进行方式及考核作业办法?
A
严重 度A
47 有无建立教育训练之教材讲义系统以适应公司不同工作性质或工作站别之训练需求?
B
22 IPQC是否有对产线的人、机、物、法、环巡检及记录?
A
23 是否评估制程能力满足需要?(如通过SPC的手法对关键的CP/CPK, 制程FPR等进行评估)
B
24 当品管图反映制程/产品超出规格范围时, 是否进行不良原因分析和采取改善行动并且记录?
B
合25 当产线有异常时是否有建立预防与矫正措施改善报告?
64 各种产品的样品是否有保留,是否能够随时取出,颁发的文件是否有记录
B
严重 度 B
65
有无书面之工程变更管控流程并遵照执行,相关记录是否完整?是否对工程变更进行导入前之评估?工 程变更前后的产品或材料是否有明确规定如何处理?
A
66 是否对工程变更进行评审,并在执行前得到专人的批准?
B
67 工程变更通知单一经批准是否及时分发到所有相关的部门?
A
53 是否按照材料业界标准对仓库温湿度进行监控及规定相应的储存期限?
B
54 是否定期对库存材料状况进行稽核, 以保证及时发现材料变异?
B
55 是否对产品包装,保存和制程标识进行控制,以保证符合产品规格要求?
B
56 是否对最终检验和测试后的产品数量进行确认?
B
57 是否按照先进先出控制物料进出?
A
58 仓库物料之摆放是否规定(堆放的高度,与地面墙壁,窗口之隔离),物料是否能防雨淋,日晒? 合 计九.(交货,成本和服务-采购)Delivery, Cost & Service
B
严重 度A
39 作业指导书是否详细说明产品制造使用的机器,设备,模具,治具和程序状况?
B
40 作业指导书是否对使用的材料有详细的说明?(如: 料号,品名,装配治具,检验治具等)
B
41 42 43
作不业良指品导是书否是有否进注行明标安示装?是规否格有和放机入器不设良置品参盒数??是(否如有:对焊不接良温品度统,电一批进扭行力清,理调?节不/良测品试是规否格有等及)时进行返 修每,天有是无否记有录进?行首件试作,当首件不合格时是否有进行处理?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供货商稽核检查表 ( Audit check list )
50 是否制定产品拿取,存放,包装和运输规范的程序文件?
A
51 易燃性,腐蚀性和有毒性材料是否被妥善保存和隔离?
A
52 仓库有没有进行整体规划,有没有合格合区、不合格区与待验区,是否清楚标示
供货商稽核检查表 ( Audit check list ) 一.
严重
(质1 是否制定文件化的质量政策,质量目标和质量手册?
度A
2 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质量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A
3 内稽员是否有教育训练与资格鉴定?
A
4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是否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稽核时所发现的不合格项目?
A
计五.(校验-品保)Calibration 31 是否制定检验,测量和测试设备控制的程序文件?
严重 度A
32 是否按照合理的周期校验或校准设备? 是否对免校验的装置做明确标记?
A
33 对测量设备,治具和夹具是否妥善保存? 校验之校验标准品是否有明显标识及管控?
B
34 当发现测量和测试设备不符合要求时, 是否及时进行设备校验?
A
5 是否有对各类文件规定保存期限,在保存期限内之文件可否调出查阅?
A
6 程序文件是否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
B
7 管控文件是否有按程序修定,发行,废止,保存?
A
合
8
是否能维持最新的符合现状标准或作业的文件于各单位现场使用?旧版文件是否有回收或盖章作废?相 关记录是否完整?
B
计二.(进料管控-品保部)Incoming Control 9 合格承包商的最新记录是否保持?
B
68 作废的设计文件是否从生产和相关的使用部门中回收清除?
B
合69 工程部门是否对对生产线之不良及品保发现之不良进行分析及控制?
B
評计
分
2.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得分 Score
备注 Remark
B
15 来料异常时是否有建立处理机制? 发出的SCAR是否有回复结案?
B
16 是否有各材料之检验作业指导书或判定标准书作依据并确实遵照执行?
B
17 客户供应的物料是否加以验证并予以记录?
B
合18 是否有足够的检验试验设备及设备之状态是否良好,有否有维护校正记录及标签?
B
计三.(制程品质管控-品保部)Process Quality Contr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