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

复习学案8铁及其化合物

济北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学案 8 铁及其化合物
编制:张建亮 审核:王茂奇 使用日期: 9月 日
知识点1:铁的结构和单质的性质:
1、铁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位于第 周期第 族.
在反应中除了容易失去2个或3个电子,显+2价或+3价 2、铁的物理性质:
⑴纯铁是光亮银白色金属;⑵纯铁的抗蚀力相当强;⑶铁有延展性、导热性和导电性;⑷铁具有导磁性,能被磁铁吸引。

3、铁的化学性质:还原性
(1)与非金属单质
Fe+ Cl
Fe+S
△ Fe+I 2 △
Fe+ O 2 点燃
(2)与水蒸气反应 Fe+ H 2O —
(3)与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稀稀HCl 、稀H 2SO 4)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②与氧化性酸反应
a.如与稀硝酸反应一般不放H 2,Fe+4HNO 3(稀)===Fe(NO 3)3+NO↑+2H 2O(稀硝酸足量)
足量的铁与少量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b. 常温时,铁遇浓HNO 3、浓H 2SO 4时发生 ,加热时能被氧化为Fe 3+。

(4)与盐溶液的反应
Fe+ Fe 3+=== Fe+Cu 2+ === Fe 2++Cu
知识点2:铁的化合物:
34+3价,因此可写成FeO·Fe 2O 3 (1)跟酸反应: ①与非氧化性酸如稀HCl 、稀H 2SO 4等反应:FeO 、Fe 2O 3跟稀H 2SO 4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分别
为:

Fe 3O 4+8H + = Fe 2++2Fe 3++4H 2O ②与氧化性酸反应如浓H 2SO 4、HNO 3等反应:氧化物中的Fe 2+被氧化为Fe 3+。

③与还原性酸反应如HI 等:Fe 2O 3与氢碘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具有氧化性:能被H 2、CO 、Al 等还原剂还原:Fe 2O 3+ CO —
Al+ Fe 3O 4—
2、铁的氢氧化物
⑴Fe 2+−−−−−−−−−−→−等
氧化剂如4
322222,,H ,O ,Br ,KMnO HNO O Cl Fe 3+
2FeCl 2+Cl 2=2FeCl 3 FeBr 2+Cl 2(过量)=
双氧水与酸化的硫酸亚铁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⑵Fe 3+−−−−−−−→−-等
还原剂2
2-2,,,S ,Fe ,Cu SO S H I Fe 2+
FeCl 3+ Cu= FeCl 3+ Fe= 2FeCl 3+2KI=I 2+2FeCl 2+2KCl
FeCl 3+ H 2S= 向FeCl 3溶液中通入SO 2的离子方程式为: 4、Fe 2+与Fe 3+的检验: ⑴Fe 2+的检验 ①滴加KSCN 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氯水振荡则变为 色. ②滴加NaOH 溶液,首先生成 色絮状沉淀,该沉淀迅速转变为 色,最后变为 色. ⑵Fe 3+的检验:①滴加KSCN 溶液,立即变红色.②
滴加NaOH 溶液,生成红褐色沉淀.
注:向Fe 3+的溶液中加入苯酚,溶液呈 色。

附:铁三角(见右图)
思考:配制FeCl 3溶液时应加少量 以防止 。

配制FeCl 2溶液时应加入 ,以防止 。

【典型例题分析】
【例1】向一定量的Fe 、FeO 、Fe 2O 3的混合物中,加入100mL 1 mol/L 的盐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224mL (标况)的气体,向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 溶液无血红色出现。

若用足量的CO 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质量为( )
A 11.2g
B 5.6g
C 2.8g
D 无法确定
【例2】某溶液中含有大量Fe 2+ 、Fe 3+、Mg 2+和NH 4+,其中c (H + ) = 10-2 mol•L -1,在该溶液中可以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
A .SO 42-
B .NO 3-
C .SCN -
D .CO 32-
【例3】要证明某溶液中不含Fe 3+而可能含有Fe 2+,进行如下实验操作时最佳顺序为①加入足量氯水 ②加
入足量KMnO 4 ③加入NH 4SCN 溶液( ) A .①③
B .③②
C .③①
D .①②③
【例4】制印刷电路时常用氯化铁溶液作为“腐蚀液”,发生的反应为 2FeCl 3 + Cu = 2FeCl 2 + CuCl 2
向盛有氯化铁溶液的烧杯中同时加入铁粉和铜粉,反应结束后,下列结果不可能出现的是( ) A .烧杯中有铜无铁 B .烧杯中有铁无铜 C .烧杯中铁、铜都有 D .烧杯中铁、铜都无
【巩固训练】
1下列关于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铁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三氧化二铁
C.自然界中既有游离态的铁,也有化合态的铁D.铁在氯气中能燃烧,产物是FeCl2
2.人体血红蛋白中含有Fe2+离子,如果误食亚硝酸盐,会使人中毒,因为亚硝酸盐会使Fe2+离子转变为Fe3+离子,生成高铁血红蛋白而丧失与O2 结合的能力。

服用维生素C可缓解亚硝酸盐的中毒,这说明维生素C具有()
A.酸性B.碱性C.还原性D.氧化性
3.下列离子组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Mg2+、Fe3+、SO42–、I–
B、Fe2+、H+、Cl–、NO3–
C、Na+、Fe3+、HCO3–、Cl–
D、Mg2+、Fe3+、SO42–、Cl–
4.(07重庆卷)用过量的H2SO4、NaOH、NH3·H2O、NaCl等溶液,按图所示步骤分开五种离子,则溶
液①、②、③、④是( )
A.①NaCl②NaOH ③NH3·H2O ④ H2SO4
B.①H2SO4 ②NaOH ③NH3·H2O ④NaCl
C.①H2SO4 ②NH3·H2O ③NaOH ④NaCl
D.①NaCl②NH3·H2O ③NaOH ④H2SO4
5.实验中因装配仪器,不慎划破手指出血,可立即在出血处滴FeCl3溶液应急止血,其原因是()
A.FeCl3具有强氧化性,使血液中的蛋白质被氧化凝固止血
B.FeCl3与血液血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沉淀物而止血
C.FeCl3水解生成Fe(OH)3沉淀而沉积于划破处止血
D.FeCl3是电解质,使血液中的蛋白质很块凝结而达到止血效果
6.有一种铝铁合金9.0g,将其溶于足量的0.1 mol/LHCl溶液中,再加入过量的0.2 mol/L的NaOH溶液,在空
气中静置,当红褐色沉淀不再增加时,将沉淀滤出并充分灼烧,得到的固体残留物恰好与原来的合金质量相等,合金中铝的质量分数为()
A.70% B.30% C.54% D.无法计算
7.向含agHNO3的稀溶液中,加bg铁粉充分反应全部溶解,已知有a/4gHNO3被还原(还原产物只有NO),
则a︰b不可能为()
A.2︰1 B.3︰1 C.4︰1 D.9︰2
8.将适量铁粉放入三氯化铁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Fe2+和Fe3+浓度相等。

则已反应的Fe3+和未反应的
Fe3+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A.2∶3 B.3∶2 C.1∶2 D.1∶1
9.将铁屑溶于过量盐酸后,再加入下列物质,没有三价铁生成的是()
A.稀硫酸B.氯水C.硝酸锌D.高锰酸钾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FeO与稀HNO3反应:FeO + 2H+= Fe2++ H2O
B、Fe与FeCl3反应:Fe + Fe3+= 2Fe2+
C、Fe(OH)3与HI酸反应Fe(OH)3 + 3H+ = Fe3+ + 3H2O
D、铁粉撒入稀硫酸中:2Fe + 6H+ = 2Fe3+ + 3H2↑
E、向氯化铁溶液中通入H2S气体:2Fe3+ + 3H2S = 2FeS↓ + S↓ + 6H+
F、溴化亚铁溶液中通入足量的氯气:Fe2+ + 2Br- + 3Cl2 = Fe3+ + 6Cl- + Br2
G、硫酸亚铁酸性溶液中加入过氧化氢2Fe2++H2O2+2H+=2Fe3++2H2O
11.(2006年天津)中学化学中几种常
见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将D溶液
滴入沸水中可得到以F为分散质的
红褐色胶体。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褐色胶体中F粒子直径大小的
范围:________。

(2)A、B、H的化学式:
A_______、B______H______。

(3)写出C的酸性溶液与双氧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写出鉴定E中阳离子的实验方法和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C溶液中加入与C等物质的量的Na2O2,恰好使C转化为F,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12. (2005年北京)某校化学小组学生利用下图所列装置进行“铁与水反应”的实验,并利用产物进一步制取FeCl3·6H2O晶体。

(图中夹持及尾气处理装置均己略去)
(1)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

(2)装置B中的现象是。

(3)停止反应,待B管冷却后,取
其中的固体,加入过量稀盐酸充分反
应,过滤。

简述检验滤液中Fe3+的操作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该小组学生利用上述滤液制取FeCl3·6H2O晶体,设计流程如下:
滤液FeCl3溶液FeCl3·6H2O晶体
①步骤Ⅰ中通入Cl2的作用是。

②步骤Ⅱ从FeCl3稀溶液中得到FeCl3·6H2O晶体的主要操作包括:。

③该流程中需保持盐酸过量,主要原因是(结合离子方程式简要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