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新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七 人口与城市
新高考高中地理复习专题七 人口与城市
综合思维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1.命题规律:主要考查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位与等级体系、城市化、区域城市化四个考点。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试题以中等难度为主。试题多从推理判断、成因探究角度设置问题,重 命 视对材料信息的获取与解读能力的考查。 题 2.命题趋势:可能会从小区域城乡人口数据角度,考查对城市化发展进程的认识;或以城市 调 内部人口、产业布局为切入点,考查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性;还可能以区域城市分布为背景, 研 考查城市群特征、构建城市群的措施及意义等。 报 3.备考建议:人口特征是区域特征的重要内容,在复习备考中,可适当介绍世界主要区域、 告 中国部分省(区、市)的人口数量、分布、结构特征。运用典型题目来加强各种类型人口统计 图表的判读训练。
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就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人群患病
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3)下列不属于中国快速老龄化成因的是( )
A.生活水平的提高 B.偏低的生育率
C.医疗条件的改善 D.退休年龄的推迟
专题七 人口与城市
[明确选考要求]
内容标准
学业质 量水平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1.运用资料,描述 人口分布、迁移的
人地协调观、综 1.1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的特点,
合思维、区域认 说明影响人口分布的主要因素
知
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1.2结合资料,说出人口迁移的含义,
合格考
综合思维、区域
并结合实例,解释
[通关攻略]
1.人口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1)人口问题的判断 首先,明确主要的人口问题有人口增长过快、人口老龄化、人口性别比失调等。 其次,在解题时要注意对材料或图中数据信息的提取。关于人口问题的判断,经常 通过关于人口的新概念切入,比如人口红利等,分析时要注意对新概念的理解,注 意新概念中各人口年龄段的关系,根据各人口年龄段数据的变化,尤其是少儿人口 和老年人口的变化,对具体的人口问题进行判断。
(1)有关京津冀地区经济增长和人口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不断上升, 京津冀地区人口不断增加
B.2005~2014年人口—经济增长弹性波动上升, 京津冀地区人口随之波动
C.2000~2014年经济增长带来人口的大量增加, 给资源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D.2000~2001年和2010~2011年人口—经济增长 弹性有明显的下降,人口明显减少
合格考 合格考
2.1结合实例,在地图上指出城镇土地的主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要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归纳其分布的特点
2.2运用实例,概括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特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征,解释其成因
3.1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
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
3.2利用资料,比较不同地区的城乡景观差 综合思维、区域认知
(1)2005年和2010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
A.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2013年后该省( )
A.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解析 第(1)题,考查安徽省2005和2010年常住人口大量减少的原因,中等难度。安徽 省地处我国中部经济地带,是外出务工人员供应大省,受务工目的地对劳动力需求变 化的影响,安徽省外出务工人员数量出现增减实属正常,B选项合理,排除D选项。出 省求学人员主要为大学生,但外省市在安徽省的招生人数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较大幅 度的波动,排除A选项。外出旅游人员不属于常住人口范畴,排除C选项。第(2)题, 考查安徽省2013年以来的常住人口变化特征,容易题。2013年后安徽省常住人口增长 率稳定在0.7%以上,但“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需要省外人口 的迁入来补足两者的差距,C选项正确,排除A选项。安徽省是否存在劳动力缺口(实 际上不大可能)及老龄化问题,是无法从图文信息中得到依据的,排除B、D选项。 答案 (1)B (2)C
解析 第(1)题,读图可知,2010~2011年老年人口增加0.16亿;2011~2012年老年人 口增加0.08亿;2012~2015年3年间老年人口增加0.19亿;2015~2025年10年间老年人 口增加0.79亿。因此,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2010~2011年,A项正确。第(2)题,为 丰富老年人晚年生活,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比如开设老 年大学等,①正确;老龄化发展会导致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④正确;老龄化快速发展会促进以服务老年人为宗旨的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②错 误;服务于老年人的养老机构等属于第三产业,因此老龄化快速发展吸引就业人口向 第三产业转移,③错误。故D项正确。第(3)题,“退休年龄的推迟”是人口老龄化的 应对措施,不是老龄化的成因,D项符合题干要求。 答案 (1)A (2)D (3)D
的提高;③产生老年人生活孤单、生活困难问 主要是鼓励生育、接纳移民等 化)带来的影响
题;④劳动力不足;⑤青壮年负担过重
人口性别比失调带来的 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影响
加强非法性别鉴定的监管;大力 发展生产力,提高妇女地位,完 善养老保障体系;加强宣传教育, 转变婚育观念等
[过关演练] 考法一 结合人口变化柱状图考查人口老龄化问题 1.(2019·河南商丘三模)中国进入急速老年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数量将达
区域人口的变化及问题和当地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 人地协调观
体现了人地协调观 通过读2001~2017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统计图,分析人口变化 综合思维 的原因和判断其人口问题,体现了综合思维 区域认知 考查安徽省人口问题,体现了区域认知 地理实践力 分析人口统计图,体现了地理实践力
解析 本题以东盟人口变化与汽车产业发展为情境,通过限定词与限定条件的变化 “人口因素对其汽车产业发展的影响”,打破答题模板,并指导考生用动态的眼光, 综合的思维,关注产业的变化,区域的发展。 答案 人口变化特点:增长快,劳动人口数量增多。 发展影响:从生产者角度看,劳动力充足且价格较低,降低了汽车生产成本,汽车的 市场竞争力强;从消费者角度看,人口多和增长快使本地汽车市场规模大,劳动人口 数量多,收入水平提高,增强了对汽车的购买力。
到3亿人,下图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含预测)图。据此完成(1)~(3) 题。
(1)2010~2025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A.2010~2011年 B.2011~2012年 C.2012~2015年 D.2015~2025年
(2)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2)人口问题产生的原因
人口增长过 ①经济落后,现代化水平低,需要的劳动力多;②社会保险 快的原因 和福利制度不完善;③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进步
人口老龄化 ①经济发达,生产力水平高;②有良好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制 的原因 度;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生育意愿不强 ①战争;②人口迁移;③产业结构;④养老保障机制不健全、
使欧盟( )
A.人均消费剧增
B.老龄化进程趋缓
C.人均收入剧降
D.劳动力供给过剩
解析 第(1)题,该图仅能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各年龄段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能 反映欧盟籍和非欧盟籍人口的数量,因此不能据图判断出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男性人口 数量的多少,选项A错误;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25~50岁男性和女性 比例均较大,选项B错误;劳动人口通常指15~64岁的人口,读图可知,非欧盟籍劳 动人口的比例明显大于欧盟籍,选项C正确;读图可知,与欧盟籍相比,非欧盟籍50 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小,选项D错误。第(2)题,由题干“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 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可知,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的增长速度快于欧盟籍人口 的增长速度,主要是由于欧盟以外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迁入欧盟。迁入欧盟的人口大多 来自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这部分人口迁入欧盟后谋得稳定工作和较高收入的可能性较 低,因此可能导致欧盟人均收入降低,人均消费降低,选项A、C错误;欧盟地区老龄 化严重,劳动力短缺,非欧盟籍人口的迁入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延缓老龄化进程, B正确,D错误。 答案 (1)C (2)B
考点二 人口迁移及影响
[典题领悟]
【典例2】 (2019·全国卷Ⅰ,4~5)下图示意2015年欧盟境内欧盟籍和非欧盟籍的人
口结构。据此完成(1)~(2)题。 (1)与欧盟籍相比,2015年非欧盟籍( )
A.男性人口数量较多
B.25~50岁女性比例较小
C.劳动人口比例较大
D.50岁以上人口比例较大
(2)近些年来,非欧盟籍人口占欧盟总人口比例持续加大,
描述人口迁移的特点,说明影响人口
认知
区域环境承载力、
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合理容量
1.3结合实例,比较并解释区域环境承 人地协调观、区
载力、人口合理容量的异同
域认知
内容标准
学业质量 水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学内容建议
核心素养要求
2.结合实例,解释城镇 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 说明合理利用城镇空 间的意义
3.结合实例,说明地域 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 体现
[构建知识体系]
资源、科技、消费水平
现代型
商业区 经济因素
城市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
考点一 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
[典题领悟] 【典例1】 (2018·海南地理,10~11)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
的人口。安徽省2017年常住人口达6 254.8万人,比上年增加59.3万人。2001~2017年 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