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物理说课标说教材

初中物理说课标说教材

关注焦点及科技的发展
❖ 1、(2013年河北省)第一位提出“物体的运动 并不需要力来维持”的物理学家是答案:A
❖ A.伽利略 B.奥斯特 ❖ C.帕斯卡 D.阿基米德
关注物理学发展史
❖ 1、2014•东营)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奇想,如 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突然消失,关于 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探究二力平衡
条件及应用
滑动摩擦力
与哪些因素有关?
中考分析 力 与 运 动
增大和减小 摩擦力
❖ 1(2013•黑河)正在水平面上滚动的小球, 如果它受到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C A.立即停下来 B.慢慢停下来 C.做匀速直线运动 D.改变运动方向
❖ 2.(2014•东营)看足球比赛的某同学突发 奇想,如果在空中飞行的足球所受一切外力 突然消失,关于足球的运动情况,下列判断 正确的是( )A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人中静止不动 C.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竖直下落
考察增大或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 2(2014•长沙)如图所示的“押加”是我国少数民族 体育项目之一,又称为“大象拔河”.比赛中,甲、 乙双方通过腿、腰、肩和颈用力拖动布带互拉,以 决胜负.在僵持状态下,甲对布带的拉力 等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对布带的拉力 ;参赛队员为了获胜,在鞋底上缠绕几圈绳子,目 的是为了 增大 (选填“增大”或“减小”)摩擦.
第1次:把木块平放在长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 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 第2次:把木块侧放在长木板上,重复上 述实验操作,
第3次:把两块与第1次相同的木块叠放在一起,平放在长木板上 ,重复上述实验操作,
⑵ 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无关。
⑶ 比较 两次实验数据,可发现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 有关。
内 摩擦的利与弊,体会辩证唯物 容 主义观点,初步认识科学技术
标 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二、编写意图
❖ 沪科版 ❖ 第六章 熟悉而陌生的力 ❖ 第一节 力
第八新章人运教动版和力 第第第一二七节节章牛 二顿力力第平一衡定律 第第三一节节摩力擦力
❖ 第二节 怎样描述力 符合学生的知 第二节 弹力
❖ 第三节 弹力与弹簧测识特力基点计础和,认心知理规 第三节 重力
初中物理说课标说教材
一、课标要求 二、编写意图 三、知识内容
运动和力 四、中考分析
五、教学建议 六、评价建议 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一 说课标
课程目标
实验 操作 技能
提出问 题的能

知识与技能
学习物理 基础知识 和方法
具有科 学探究
能力
自学 能力
过程与方法
提高全体学生 的科学素养
课 程 目 标
考察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1.(2013江苏盐城,第16题)如图所示,
小明在体育馆地面上测量运动鞋底部受到的
滑动摩擦力。弹簧测力计应沿
方向拉动,并使运动鞋做
直线
运动。在运动鞋内再放一个重物,运动鞋受
到的滑动摩擦力
(变大/不变/变
小)。
❖ 【答案】水平 匀速 变大
考察摩擦力的测量及拓展
1(2013年包头市)为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做 了以下实验(实验过程中保持长木板水平固定)。
考察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 计算摩擦力
1(2014•菏泽)下列做法属于减小摩擦的是( )B A.冬天,在结冰的马路上撒一些细沙以方便路人 的行走
B.在生锈的自行车轴上滴一些油,骑车就会感觉轻 松一些
C.当汽车后轮陷入泥坑打滑时,司机会就近寻找石 块等物垫在车轮下
D.体操运动员进行双杠表演前,在手上涂抹滑石粉 以防止人从杠上滑落
养成良 好的思 维习惯
勇于创 新意识 和安全 意识
情感、态度、 价值观
环境保
护可持
续发展 意识
评估
交流与 合作
物质
分析与 论证
进行实验与收 集证据
设计实验制 定计划
科学 探究
运动和相互作 用
科学 内容
猜想与 假设
提出 问题
内 容 标 准
能量
1.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
体运动的影响,经历科学
1.领悟牛顿第一定律的内容过,程与方法 推理得到结论的方法。
考察本章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1、(湖北省黄冈市2013年)在大力倡导“低碳生活, 绿色出行”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市民上下班由坐汽车改 骑自行车。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
❖ 答案: B 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 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刹车时,车很快停下来主要由于受到地面的摩擦力 D.骑车能节约能源、减少污染
❖ 第四节 来自地球的力 律
第八章 运编生写动动形活和式泼 力
❖ 第五节有利科于探学究探究:摩擦力 活动的开展
❖ 第七章 力与运动
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 第二节 二力平衡
❖ 第一节 科学探究:
第三节 摩擦力
❖ 牛顿第一定律 ❖ 第二节 力的合成 ❖ 第三节 力的平衡
编写 意图
有利于学生探究活动
1
的开展
纵向整合
本单元中的实验探究重点是让 学生经历建立牛顿第一定律的 科学推理过程,表格的设计、 数据的收集及控制变量的实验
思想。
探究 过程
力学部分各章节相互联系, 是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第七章 力
运动和力
科学 内容 整合
第一章 机械运动
四、中考分析
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
考察牛顿第一定律的推理过程
❖ 1、(2014•南京)如图所示,当铁锤松动时,握住锤柄迅速向 下撞击坚硬的地面,锤头会紧紧地套在木柄上,这是因为锤柄 撞击地面( )D
❖ A.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 B.锤头由运动变为静止,锤柄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 C.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保持静止状态 ❖ D.锤柄由运动变为静止,锤头由于惯性仍要继续向下运动
考察本章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 4、(2013武汉玩滑板车是小朋友们喜爱的一项运
动。如图所示,小朋友一只脚踏上滑板车之后与踏
上之前相比,滑板车对地面的压强会
;小朋
友的另一只脚用力蹬地,使踏板车向右滑动起来,
脚离地后,由于
,滑板车将继续向右滑行。
请在图中画出滑板车向右滑行时前轮对地面摩擦力
的示意图。答案:变大;惯性;前轮对地面摩擦力
❖ A.失去重力 ❖ B.速度为零 ❖ C.仍有向上的速度 ❖ D.速度反向
❖ 3、(成都市二0一三年)2.如图2所示,与 汽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 答案:D
❖ A.匀速直线运动的汽车没有惯性 ❖ B.静止的汽车没有惯性 ❖ C.汽车只有在刹车时才具有惯性 ❖ D.汽车在各种运动状态下都具有惯性
关注焦点及科技的发展
❖ 3、(2014•无锡)我国第一位“太空教师”王亚平通 过物理实验,展示了飞船内部物体在失重(相当于 物体不受重力)情况下的物理现象,王亚平利用小 球做了两次实验,第一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 位置后放手,第二次实验时,将小球偏离竖直位置 后,在放手时对小球施加一个垂直于悬线的力,下 列四图表示小球在这两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运动情 况,其中符合实际的是( )B
考察二力平衡的探究
❖ 1(2014•淮安)如图所示,漂浮在液面上的 苹果处于静止状态,其受到重力的平衡力是 ( )B A.苹果对地球的引力 B.液体对苹果的浮力 C.苹果对液体的压力 D.液体所受到的重力
考察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 2、(2014•孝感)(1)如图1所示,用外力 F把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 画出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力的示意图.
关注热点考察低碳生活、节约环保
❖ 2、(鄂州市2013年)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38 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船,并开创 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火箭升空120秒后 ,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 逸塔的说法正确的是()C
❖ A.失去重力 ❖ B.速度为零 ❖ C.仍有向上的速度 ❖ D.速度反向
A.做匀速直线运动
B.停在人中静止不动
C.飞行路径不受影响
D.竖直下落
❖ 2、(鄂州市2013年)我国于2013年6月11日17 ︰38在酒泉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州十号”飞 船,并开创了中国载人应用型飞行的先河。 火箭升空120秒后,逃逸塔与箭体分离,在 分离的瞬间,下列关于逃逸塔的说法正确的 是()C
考察惯性
❖ 1(2014•青岛)回顾实验和探究(请将下列实验报 告中的空缺部分填写完整):
(1)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小雨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 猜想两个力只要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叶子姐姐认为小雨的猜想不对,于是设计了如图实验 ,向挂在轻质硬纸片两端的小盘中加质量相等的砝 码时,硬纸片保持静止;用剪刀将硬纸片从中间剪 开,发现分开后的硬纸片分别向相反方向运动.通 过上述现象,叶子姐姐得出结论:只有作用在 同 一物体 上的两个力,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作 用在同一直线上时,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从而 证明小雨的猜想是错误的.这里运用了 反证 法 .程序提出问题﹣﹣猜想﹣﹣ 实验反驳 ﹣﹣得 出结论.
考察牛顿第一定律
❖ 3.(4分)如图所示,为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小 强在水平面上铺上粗糙程度不同的材料,将小车从 斜面上的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比较小车在水平面 上运动的距离.当水平面越光滑时,小车受到的摩 擦力越 小 ,小车运动的距离越 远 ;若不受 摩擦力及其他阻力,小车将做 匀速直线 运动. 研究过程中采用了 实验加推理 (选填“单纯的 实验”或“实验加推理”)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