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试卷说明:本试题总分共100分,其中含卷面分4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一.积累与语言使用(12分)1.根据拼音完成下列成语(4分)⑴.万lài( )俱寂⑵、wěiwěi()动听⑶.kē ( )捐杂税⑷、hān()然入梦2.按要求完成默写(每空1分,共4分)(1)、,野菜充饥志越坚(萧华《过雪山草地》)(2)、僵卧孤村不自哀,(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3)、《过零丁洋》一词中作者用比喻来描写国家和个人的命运的句子是:,。
3.仿照下列例句的修辞和格式,请你以“她”开头再补写两个句子(4分)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履款款而行。
她携着神奇的小花篮,把五彩的鲜花撒向山坡,撒向田野;她;她。
二.现代文阅读:(共36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4——7题(18分)到南京时,有朋友约去游逛,勾留了一日;第二日上午便须渡江到浦口,下午上车北去。
父亲因为事忙,本已是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
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
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
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
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我再三劝他不必去;他仅仅说:“不要紧,他们去不好!”我们过了江,进了车站。
我买票,他忙着照看行李,行李太多了,得向脚夫行些小费才可过去。
他便又忙着和他们讲价钱。
我那时真是聪明过度,总觉他说话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但他终于讲定了价钱;就送我上车。
他给我拣定了靠车门的一张椅子;我将他给我做的紫毛大衣铺好坐位。
他嘱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凉。
又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仅仅白托!而且我这样大年纪的人,难道还不能料理自己么?唉,我现在想想,那时真是太聪明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
”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
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
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
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不过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顷,显出努力的样子。
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望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
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
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4.文中父亲说的话不多且非常简洁,但每一句都包含了他对儿子的拳拳深情,请你在划线句子中任选一句作简单的分析(4分)答:5.请你结合文章说说“我”对父亲的感情发生了哪些变化?(4分)答:6.文中的“我”当年已二十岁了,且“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但父亲还是亲自送“我”,你对父亲的这种行为是否赞成?为什么?(4分)答:7.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
(6分)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
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2——15题。
(18分)父亲失业了,这对我家来说是灭顶之灾。
八年前,父亲拖着全家从某省的偏远地区来到上海,靠着曾在部队里学的一些驾驶技术,寻到一份跑运输的活,一家人总算过得比在老家要好一些。
母亲也没有找到工作,就在家里照顾正在读书的我和两个弟弟。
不过现在父亲失业了。
我想;我们从哪里来,大概还是要回到哪里去,也许我们更合适与锄头与镰刀打交道,不过父亲不这么想。
几天的奔波之后,他在一家人力车出租行租到一辆人力车。
听说人力车拉客生意不错,于是父亲便将全家的希望与未来寄托在辆人力车上。
以后我家饭桌的话题也增加了些新的内容,除了母亲那永远也唠叼不完的话外,常能听到父亲津津有味地叙述他送的那些乘客和在街上遇到的有趣的事,还总能听到他这样说:“今天回来吃饭的路上,还顺路带了两个人,临收尾又多赚了5块,这不,又回来晚了。
”每每讲到这里,父亲脸上总洋溢着满足。
一家人也和先前一样快乐,但我例外,这样的时候,我自顾吃饭,是从不插嘴的。
进入高中后,别人感受最深的是高中学习紧张,而对于我来说则是高中学费是如何的昂贵。
从我当初上小学交的50元到现在的1700元,这样的增长速度怕已大大超过了中国几年前的最快经济增长速度。
每次交学费的时候,别人总是十张百元大钞递上去,而我捧给老师的却是厚厚的一叠,都是由五元或十元组成。
从老师数钱时的表情来看,她是相当不满意的,仿佛是我故意为难她。
不过这厚厚的一叠钱却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我知道其中的每一张都是我父亲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
于是我开始认真并且努力地学习,是否为了这些钱而努力?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必须努力,我尽量少想其他事,课间也常在教室的一角独自做题目,因为除了上厕所之外,我也无其他事可干。
即使是这样,所取得的成绩仍然非常有限,学期结束后,班主任在我的学生成绩联系册上写道:“该生少言寡语,学习态度认真,较为刻苦,有很大的上进的潜力。
”当我很认真地做一件事却看不到成绩时,就会失望、自卑。
面对自己两张试卷的成绩之和还不及同桌一张高时,我明白什么叫差别、什么叫无能为力。
这样的痛苦也随着考试的增多逐渐加深,但令我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是,我从未有过要放弃的念头。
但不久又有一件苦恼的事降临到我身上。
校领导告诉我,外地户口的学生只有办好蓝印户口(即上海户口),才可在此考上海卷。
否则只能回老家去考全国卷,并很干脆地说,回去考很难考大学,因为老家与上海地区教得大不一样。
当晚,我将此事告诉父亲。
第二天晚上,父亲就拎着几瓶茅台和两条“中华”进了某单位领导家,其实他早就跟那位领导谈过此事。
领导皱眉说事情很难办;接着父亲又几次三番地去领导家,当然从不空手,领导改口说尽量办;当父亲再次将这些年的全部积蓄5000元钱从银行中取出连家也没回,直接送到领导家时,领导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于是,两星期后,父亲紧锁的眉头也舒展了,因为一张崭新的蓝印户口簿已交到我手中。
以后的学习似乎又有了新的动力,我更加全身心地投入到火热的学习中去,不过几次大型考试下来,便将那些动力消耗大半,我在怀疑对于高三的学生来说是否真有“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从高三开学的第二天起,我就进入了只要有任何空闲便有作业要做、便有单词要背的境地。
我仍气喘吁吁地跟着大队的步伐,仅仅自己愈加苦恼,逐步地我感觉到自己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躁。
在学校中,我不敢对老师和同学发脾气,因为他们也少与我交往,于是,我将这些无处可使的能量释放在家里,更具体地说是释放在母亲自上,饭桌上,她一唠叨,我就会大嚷一声:“你能不能闭上嘴。
”以至于她一说话,就点燃了我脾气爆发的导火索。
有一天晚上,与往常一样,我坐在桌边静静地吃饭,父亲还没有回来,屋里很静,现在吃饭时已没有人敢说话了,但我注意到母亲有什么特别的话要说,几次欲开口,又都没有说成。
仅仅眼里好像还噙着泪水。
待我快要吃完的时候,她终于忍不住了,抹着眼泪说,昨天晚上,父亲送人时,别人给了他一张100元的人民币,父亲将这几天挣的钱都做找头给了他,今天用时,才发现是假币,被派出所的没收了,几天的辛劳就这样没了。
我一声不响,默默地吃完饭,回到自己的房间,紧闭房门。
那一次我哭了,哭了很久,平生第一次为别人而哭,为我的父亲,为我的母亲,为我们这过于平凡的一家而哭。
(本文选自向国平的《别有一种滋味》有较大改动)“我们一家”的灾难都有哪些?(5分)答:13.你对父亲不惜送礼行贿解决户口问题这个举动持什么态度?说说你的理由(4分)答:14.为了解决户口问题送上了全家所有的积蓄,母亲什么也没有说,可却为100元的假币“抹着眼泪”,你怎样评价母亲?(5分)答:15.读完本文之后,对你今后的学习或者生活会有哪些体会?请写在下面。
(4分)答:三.文言文阅读(8分)阅读下列文段,回答16——18题:子将使楚。
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
王曰,何坐?曰,坐盗。
”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
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日:“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
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16.解释下列加点的字:(4分)齐之习辞者也王曰,何.坐吏二缚一人诣.王晏子避席对曰17.翻译下列句子:(2分)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译:18.人们常说“外交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在这次“战斗”中,晏子大获全胜,请说说他取得了哪些胜利。
(2分)答:四.作文(40分)题目:《我发现》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会,就会发现生活中很多有价值的东西。
如从一件寻常小事中感悟出了一个道理,在学习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有效的方法,在与人交往中察觉到一份真诚……请以“我发现”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2、表达真情实感;3、不得少于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