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临床血液学检查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临床意义】 RBC和 Hb增多
1.相对增多是指血浆容量减少,红细胞容量相对增加 2.绝对增多临床上称为红细胞增多症
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原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RBC和Hb减少 1.生理性减少:生理性贫血(靑少年、孕妇、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各种类型贫血
嗜碱性粒细胞 1.病理性增多 (1)慢粒:嗜碱性粒细胞可>10% (2)骨髓增生性疾病: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 (3)其他,如淋巴细胞瘤,脾切后和某些转移癌 2.减少意义不大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单核细胞 1.病理性增多 (1)某些感染:如结核,伤寒,亚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或某些
【参考区间】 红细胞: 成年男性:(4.3~5.8)×1012/L 成年女性:(3.8~5.1)×1012/L 初生儿:(5.2~6.4)×1012/L 血红蛋白: 成年男性:(130-175)g/L 成年女性:(115-150)g/L 初生儿:(180-190)g/L 【危急值】 Hb<40g/L
感染的恢复期 (2)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 (3)某些血液病:单核细胞性白血病,恶性组织细胞病及骨
【临床意义】 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 1.中性粒细胞生理性增多 1)年龄 2)日间变化 3)妊娠与分娩 2.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 1)急性感染 2)严重的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 3)急性大出血 4)急性中毒 5)肿瘤性增多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中性粒细胞减少(neutropenia): 1)某些感染 2)某些血液病 3)慢性理、化损伤 4)自身免疫性疾病 5)脾功能亢进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血细胞比容测定
【临床意义】 血细胞比容增高:各种原因所致的血液浓缩
各种原因所致的红细胞绝对增多 血细胞比容减低:见于各种贫血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三)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红细胞平均体积(mean corpuscular volume,MCV) MCV=Hct×103×1012/RBC(fL)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四)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参考区间】 RDW-CV:11.5%~15.5%。 【临床意义】 用于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IDA)的筛
选诊断和疗效观察 对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用于贫血的形态学分类(MCV/RDW分类法)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标本采集与送检 1. 血常规 真空采血管(紫色头盖) 2. 白细胞分类计数和血细胞形态观察 新鲜全血 3. 网织红细胞计数 新鲜静脉或末梢全血。 4. 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真空采血管(黑色头盖)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一、红细胞参数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
贫血程度 轻度 中度 重度 极重度
Hb <90g/L 90~60g/L 60~30g/L <30g/L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血细胞比容测定
【参考区间】 男性0.40~0.50L/L(40~50%) 女性0.37~0.48 L/L(37~48%) 新生儿0.47~0.67L/L(47~67%) 1~3岁0.35~0.47L/L(35~47%)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MCH) MCH=Hb×1012/RBC(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ean corpuscular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MCHC)MCHC=Hb/Hct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嗜酸性粒细胞 1.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1)过敏性疾患 (2)某些传染病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2.嗜酸性粒细胞减少 见于伤寒、副伤寒、手术后严重组织损伤以及应用肾上腺皮
质激素或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后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二、白细胞参数检查 (一)白细胞计数
【参考区间】 成人(3.5~9.5)×109/L 儿童(8~10)×109/L 婴儿(11~12)×109/L 新生儿(15~20)×109/L 【危急值】
WBC<1×109/L;WBC>30×109/L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MCV MCH
MCHC 病 因
正常细胞性贫血
正常 正常
正常
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急性溶血性贫血、白血病等
大细胞性贫血
增高 增高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减低 减低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减低 减低
正常
缺乏叶酸、维生素B12,如营养性巨 幼细胞贫血、恶性贫血
正常
慢性感染、慢性肝、肾疾病性贫血 等
减低
缺铁性贫血及铁利用不良性贫血、 慢性失血性贫血
诊断学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The second chapter Clinical Hematological Examination
张建军 安徽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目录
第一节 血液一般检查 第二节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第三节 骨髓细胞学检查 第四节 输血检查和临床用血
(三)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参考区间】
人群
MCV (fl)
成人 1~3岁 新生儿
82~100 79~104 86~120
MCH(pg) MCHC(g/L)
27~34 25~32 27~36
316~354 280~350 250~370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三)红细胞三种平均值
【临床意义】
贫血类型
细胞类型 中性粒细胞(N)
百分比(%) 绝对
嗜酸性粒细胞(E) 0.4~8.0
0.02~0.52
嗜碱性粒细胞(B) 0~1
0~0.06
淋巴细胞(L)
20~50
1.1~3.2
单核细胞(M)
3.0~10
0.1~0.6
第四篇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查
(二)白细胞分类计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