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哥特文学介绍

哥特文学介绍


“哥特文学”的兴起 哥特文学”
在1800年左右的浪漫主义运动中浪漫主义者 希望跳出历史的限定,有些人希望回到中世纪时 代,有些人从宗教或神秘注意中寻求理想,还有 写人试图从自然中得到答案。他们用自己不同的 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标。 在整个浪漫主义运动中歌特开始被认为和黑 暗,奇异,鬼魅等相关联。歌特情绪在视觉艺术 上也有明显的体现,如画家卡斯帕 大卫 弗里德 利希对黑暗和荒凉的展现 。
早期哥特小说
“哥特”被用于文学流派主要因为这种流派的主题 探讨这种极端感情及一些黑色话题, 并且哥特小说 的背景通常是哥特式的:废弃的摇摇欲坠的城堡, 修道院。他们关注哥特式的相关建筑,艺术,诗歌 (见墓园诗人)甚至园艺。
后期发展
在英国,哥特小说到1840年已衰败。这主要是由于廉价 作者的饱和(他们的作品后来以一便士恐怖形式的廉价恐怖 小说形式存在)以及在世纪之交时这些暴露过份的性,暴力 (至少在当时人们认为已接近色情文学)的作品的问世大大 降低了哥特小说的地位。 但哥特小说对于维多利亚时代文学样式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它掀起了维多利亚时代短篇鬼故事的热潮,并且使 艾倫·坡的以死亡为主题的故事得以出现。狄更斯少年时代就 阅读哥特式小说并将其中阴郁的气氛、戏剧的张力融入了他 自己的作品,只不过变换到了他自己的时代。哥特小说的阴 郁对崇尚哀悼仪式、铭记永生及长生不老的维多利亚时代人 来说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这也使得它对文学有了更为广泛的 影响力。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特”复兴 哥特”
18世纪到19世纪的建筑文化与书写层面,所谓 的“歌特复兴”(gothic revival),是将中古世纪的 阴暗情调从历史脉络的墓窖挖掘出来。同时,从 18世纪末以来的一些文本,因为共同的基调与文 体被归类于“歌特小说”例如华尔(Walpole)的 《奥蓝托城堡》(The Castle of Otranto)、安.拉得 克里孚(Ann Radcliff)的《奥多芙的神秘》(The Mysteries of Udolpho)、路易斯(Lewis)的《僧侣》 (The Monk),当然还有玛丽.雪莱的《科学怪人》。
哥特小说特点
这类小说曾经在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十分繁荣,然而它们的 作者,除少数外,均被文学批评家和文学史家所忽视。 其模式特征是:故事常常发生在遥远的年代和荒僻的地方, 人物被囚禁在狭窄的空间和鬼魂出没的建筑内,悬疑和爱情 交织在一起。惯常的悬疑手段有神秘的继承权、隐秘的身世、 丢失的遗嘱、家族的秘密、祖传的诅咒,等等。到最后,悬 疑解开,歹徒暴露,男女主人公的爱情障碍扫除。 不过,这种爱情有别于言情小说里的爱情。 两者的区别是:哥特式小说通常描写神秘冒险故事,其爱情 障碍往往来自歹徒;而言情小说描写家庭平凡琐事,其爱情 障碍往往来自男女主人公本身。
维多利亚时期
到1880,哥特式小说作为半正统文学样式复兴 的时间到来了。这时期的作者有罗伯特·鲁易斯·史 蒂文森,亚瑟·米堪及奥斯卡·威尔德,1897年哥特 式最著名的恶人在布兰姆·斯多克 (Bram Stoker) 的吸血鬼(Dracula)中诞生。虽然评论家用哥特来 代称所有的相关流派,哥特式小说已开始认真考虑 让位给现代恐怖小说。恐怖小说作家有些继承了哥 特式的情感如安妮·莱斯(Anne Rice)有些如斯蒂 芬·金(Stephen King)则没有。哥特式也将自己的 领域扩展到电影,音乐,甚至以互联网这一新形式 为载体。
哥特小说推荐
霍勒斯·沃波尔 《奥特兰托城堡》 查尔斯·布朗 《威兰》 伊萨克·米契尔 《庇护所;或,阿朗索和梅莉莎》 安·拉德克利夫 《尤道弗的神秘》
哥特小说
哥特式小说起源于18世纪后期的英国,开山鼻祖是霍勒 斯 沃波尔。他的《奥特兰托城堡》创立了早期古典哥 特式小说的模式。 哥特式小说的出现,既与当时英国墓园派诗人的“哥特 式”情结有关,也与埃德蒙 伯克的“哥特式”美学标 准有联系 。 至18世纪90年代,哥特式小说逐渐演化成两个分支。一 个分支是恐怖型哥特式小说,其特点是坚持传统的手段, 并在此基础上融人病态的邪恶,以增加神秘、恐怖的效 果 。如《僧人》。另一个分支是感伤型哥特式小说, 其特点是保留古堡场景,但抛弃过分的神秘成分和极度 的恐怖气氛,使故事得出合乎逻辑的解释 。如《由道 佛的奥秘》。
哥特文学 简介
王君 104030150
哥特式文学的含义
“哥特式”(gothic)这个词在英语里有多种含义。它既 是一个文学词汇,又是一个历史术语,还可以用作建筑 和艺术方面的专门用语。作为一个文学词汇,它也有多 种含义。它既指一种文学现象,又指一类文学作品,还 可以表示一种文学创作方法;而且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 历史阶段,这些文学现象、文学作品、文学创作方法的 内涵也不尽相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