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专练【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解析】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中考语文对考生语文素养、综合能力的考查也逐渐深入,命题者往往紧扣时代脉搏,注重挖掘现实生活内容,创设特定情境,对考生的创造性能力进行检测。
在此大背景下,“图文转换”题型应运而生。
“图文转换”类题是一种综合性、技巧性强,具有创新特色的新题型。
它要求考生根据图或表中的有关内容,分析有关材料,辨别或挖掘某些隐含的信息,对材料进行综合性评价或推断,然后,用恰当的语言表述出来。
“图文转换”题,表面看来是“看图说话”,实际上,它综合了“句式变换”、“仿写”、“续写”“压缩语段”等多种题型,说到底这类题是在考查考生综合的语言表达运用能力。
正因为它很好地体现了语文新课标的精神,所以,成为近年来中考语文题的新宠。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的要求】能说明、归纳图表所反映的主要信息,并能表述自己的观点或鉴赏体会。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考查重点】侧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指向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层级,体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中考语文图文转换题型分析】从命题形式分析,大致有以下类型(一)从所供材料角度分为两种:1、表(格)文(字)转换题2、图(又分为“徽标类”和“漫画类”)文转换题(二)从表达角度分为两种1、直接表述图表信息2、对图表信息推断总结【连线中考语文真题】(河南2019中考语文)6.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共8分) (1)给下面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不超过30字)(2分)河南日报2019年5月9日讯“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
5月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火种采集仪式在郑州登封观星台举行。
上午11时,火种采集仪式正式开始,手持采火棒的火种采集使者从观星台顶端楼梯缓缓走向采火器,来自全国不同民族的56名小歌手身着各民族盛装,诵唱《二十四节气歌》,礼赞先贤智慧。
以火种采集仪式为标志,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的帷幕全面拉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会徽。
请你以志愿者的身份,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介绍该会徽主体图形的构图要素及寓意。
(介绍时注意要素齐全,顺序合理,语言简明得体。
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传民族薪火,展中原风采!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火炬传递正式开始。
(2)会徽主体图形由腾飞向上的龙、凤及两侧的色带组成:龙凤形似阿拉伯数字"11",恰为本届运动会的届次,又寓有"龙凤呈祥"之意;两侧旋转成半圆的橙色与蓝绿色的色带分别代表着黄河与长江,寓意天南地北各民族的团结凝聚。
会徽轮廓与汉字"中"的轮廓相似,龙凤相依相伴腾飞之势,突出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主题。
(河北2016中考语文)1.下面的两枚猴票图样,你喜欢哪一枚?请结合票面内容和链接材料说明理由。
链接材料1980年,黄永玉设计了我国第一枚生肖邮票——猴票。
时隔36年,黄永玉再次执笔,为丙申猴年设计了两枚猴票:左边这枚寓意为“捧桃献瑞”,右边这枚寓意为“合家欢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1:喜欢左边这枚。
票面中,一只猴子一手攀住枝条,一手托着桃子,一条长尾巴缠绕在枝条上,画面活泼可爱。
这枚猴票寓意为“捧桃献瑞”,是对健康长寿的美好祝福。
示例2:喜欢右边这枚。
票面中,一只大猴盘腿坐在中间,两手各抱着一只小猴,两只小猴亲吻着大猴。
画面温馨祥和。
这枚猴票寓意为“合家欢乐”,是对幸福生活的美好祝愿。
(河北2018中考语文)4.下面图表是中国天气网发布的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情况的预报。
请概括从图表中获取的主要信息。
(4分)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天气预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2018年5月1日河北省部分城市夜间均有雨,风向均为北风。
②河北省部分城市除石家庄白天有雷阵雨,剩余城市均为阴天。
③河北省部分城市白天除邢台小于三级外均稳定在三到四级。
④廊坊昼夜温差最大。
(河北2019中考语文)4.请仔细观察下面这幅书画作品《松鹤延年》,回答问题。
(共6分)(1)请用说明性语言简要介绍图画画面的内容。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对联“东海白鹤千秋寿,南岭青松万古春”。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本题考查对漫画徽章这类画面描述题的考察,首先要描述画面的主体由几部分组成,其次按照一定的空间顺序描述画面其他内容。
(2)本题要先确定修辞手法,然后在展开修辞手法后,还要补充说明画面整体所表达的寓意。
【答案】(1)整幅《松鹤延年》的画面是由图案和文字构成的,画面的主体是中间的图案部分,从近及远分别是是仙鹤,青松和高山。
画面的两侧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东海白鹤千秋寿”,下联是“南岭青松万古春”。
画面的最左侧有作画时间和作者。
(2)对联使用了用典的修辞手法,“东海白鹤”和“南岭青松”都是来自于历史典故,都是长寿的象征。
而且“千秋寿”和“万古春”也都表达了长寿的意思,表达了对老人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美好祝愿。
(娄底2019中考语文)9. 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按要求作答。
(6分)又是3 月5 日(1)请用简洁的语言说明画面内容。
(3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漫画所反映的问题,提出两条合理化的建议。
(3 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示例:一队人举着写有“学雷锋见行动”字样的红旗,拿着清扫工具走向某敬老院,门口一位老人拿着“欢迎”小红旗迎接。
一人站在大门旁看着他们说:“今天来第八批了。
”(2)示例一:学雷锋不能庸俗化、简单化;示例二:学雷锋要避免形式主义;示例三:学雷锋要讲求实效,重在自觉;示例四:学雷锋贵在持久(建立常态机制)。
10.下面是两幅庆祝教师节的宣传画。
请任选-幅,从文字设计方面作简要说明。
不超过60字。
(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第一幅。
借用名句,嵌人英文,构成“传dor”“show业”“解who”,(1分)阐释老师“传授门道”“言传身教”“指导人生”的作用。
(1分)第二幅。
巧用拆字法,将“教师”两字分解为四部分分别寓指“品德”“文化”“思辨”“价值",(1分)阐释老师“铸就学生一生财富”的作用。
(1 分)(常州2019中考语文)3.下面是漫画《镣铐》和《问号》,请选择其中一幅,简要概括其主题。
我选择的漫画是《_______》,主题: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图文转换能力,也考查语言表达的能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认真观察图表,找到关键信息,然后进行归纳,从而得出答案。
解答本题要抓住关键信息,如本题要求“简要概括其主题”,答题时需要从画面内容尤其是其中的夸张之处来挖掘。
漫画内容是一个人的双脚被镣铐锁着,一个扣上写着“傲慢”,另个扣上写着“偏见”,主题显而易见是:傲慢和偏见阻挡了人的进步。
《问号》是一个人身体弯成问号,脚下的点有“左右?”“快慢?”,说明一个人拿不定主意,不知方向。
主题是:一个人要是犹豫不定,就会产生疑问,就不能确定前进的方向。
【答案】镣铐;傲慢和偏见阻挡了人前进的步伐。
(济宁2019中考语文)(3)右图是“尼山圣境”的宣传标志,请结合画面说明其创意(说出一点即可),不超过40个字。
(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画面以中国传统艺术篆刻为设计理念,画面似篆刻盖下的一方印。
以篆文的“尼”字,表示“尼山圣境”。
体现了汉字的传统美与千年传承的篆刻的完美融合。
(河南2018中考语文)4.名著阅读。
(任选一题作答)(4分)(1)下面是两部名著的插图,请任选一幅,简述与画面内容相关的故事情节。
①《鲁滨逊漂流记》②《格列夫游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格列佛在小人国得宠是因为他帮助使利立浦特国打败了不来夫斯古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