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中考语文二轮图文转换专项练习题(附答案)2013-2014学年度中考二轮复习图文转换专项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题号一二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仔细观察右边的漫画,写一段解说文字。
(3分)要求: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特点及其寓意,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2.【诗配画】如果请你为一本以思乡为主题的诗集设计一个封面,下面哪幅图片可供选择?请说明理由。
(2分)A B C我选择:理由是:下面是某校在开展“我也追星”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对360名初中生“追星对象”的调查统计扇形图,请根据这个“追星对象”的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6分)3.研究了图中的有关数据,你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的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下面这幅图片的内容,写一段描写性文字。
要求语言生动,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方法,60字左右。
(3分)6.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
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了解我国全民阅读的情况,倡导大家积极读书,某校学生会准备开展宣传活动,请你帮助完成以下任务。
分析下图,提取主要信息,并概括出我国国民阅读的现状。
(4分)【注】⑴综合阅读指书报刊和数字出版物在内的各种媒介的阅读。
⑵数字化阅读方式包括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DA/MP4/MP5阅读等形式。
主要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现状:_____________________7.下图是中国节能认证标志,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
要求:说明主体部分(阴影。
周围汉字和英文除外)的构成要素、含义及其造型特点,至少用上一个成语。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认真读下面漫画按要求完成问题。
(4分)8.请说说此漫画创作缘起于哪则俗语,常表达怎样的意思?(2分)9.请说出这幅漫画的含义(2分)10.观看右边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共3分)(1) 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1分)(2) 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
11.语文活动:请在下面两幅图中任选一幅。
说说你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4分)12.语文活动。
下面有两幅图,请选择其中一幅,仔细观察并认真思考后,说说自己从图中读出了什么。
(读出的内容要求准确、具体。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
(4分)13.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2分)14.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2分)某中学对该校初三的学生就“焦点访谈”和“快乐女声”电视节目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下:焦点访谈快乐女声喜欢不太关注喜欢不太关注29%71%81%19%15.概括地说,统计表反映的情况是:。
(2分)16.这个调查结果说明什么问题?(2分)17.下图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图,请用简明的语言写出你对构图设计含义的探究结果。
(4分)图形由地球、、三部分组成(2分)图形的寓意是:(2分)观察漫画《父与子》,按要求回答问题。
(5分)18.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漫画内容。
(3分)19.时间是无影无踪的东西,作者是怎么通过漫画让我们感受一年之后这一时间的变化的?(2分)观看下面一幅漫画,按要求答题。
(4分)20.用简要的语言介绍这幅漫画的内容。
(2分)21.仔细观察这幅漫画,从多角度思考,说说它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2分)请你仔细观察下面的漫画,并回答问题。
(4分)22.简要说明你对漫画内涵的理解。
(2分)23.为漫画拟定一个标题。
(不超过10个字)注意:不能以“无题”为题。
(2分)语言运用(10分)请你积极参与“争创全国文明城,争做文明眉山人”的综合实践活动。
24.文明在学校。
学校开展“写温馨提示,做文明学生”活动,请参照示例,选择下面一处校园公共场所,写一句校园温馨提示语(句式不拘,字数不超过15个)。
(2分)示例:草坪-----小草也有灵,脚下请留情。
①图书馆------②洗碗池———25.文明进社区。
学校你丢我捡小分队来到春晖小区,看到一个居民乱扔垃圾,有同学上前劝阻,他却说:“你们不是在捡吗?我不扔,你们还捡什么呢?”这时,我们该如何劝说呢?(字数不超过50个)(3分)26.文明你我行。
学校提出了“我是社会一分子,大家一起讲文明”的口号,班会课上,有同学出示了下面这副题为“目不斜视”的漫画,引发大家的热议。
你对这幅漫画有什么感想呢?(2分)答27.情感升华。
通过这次活动,相信你有不少收获吧。
请你围绕主题,为本次活动写一段结束语,50字左右。
(3分)观察漫画,回答问题(5分)28.这幅漫画的含义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如果你是漫画中的孩子,你将会怎样对“奶奶”说。
(3分)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综合性学习(8分)20XX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10月11日揭晓,中国作家莫言获奖,成为首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
这一事件令无数中国人不胜激动,诺贝尔奖也一下子将国人的眼球吸引了过来。
某校初三学生收集了以下材料,请根据相关要求完成任务。
【材料一】1901年到20XX年各国诺贝尔奖得主统计表国家得主总量自然科学三项奖其他奖项20XX年得主美国331235945英国11476381德国10268340法国6431331俄罗斯2713140中国1011【注】诺贝尔奖共设立和平奖、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经济学奖6个奖项。
30.分析以上表格,概括出中国在获得诺贝尔奖方面的现状。
(3分)【材料二】美国物理研究所的菲利普·谢韦说:“美国人获得诺贝尔奖最多,难道是因为美国人更优秀吗?大概不是。
总的来说,这是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使然。
”美国通过国家和私人资金来源向基础研究投入了数十乃至上百亿美元的经费。
国家科学基金会主任丽塔·科尔韦尔表示该基金会在多名得主获奖之前向他们提供了资助,而贝尔实验室这样一些由公司资助的项目,也将无数美元用于研究上。
【材料三】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光灿认为:近十年来,我国科研实力大大提高,提高到只要国外有人提出新的信息,我们很快就可以跟上而且能出很有水平的文章。
紧跟没问题,也可以超越,但要做到领先的原创,我们还有一定距离。
应该更多地鼓励对科研原创性有追求的年轻人。
如果有更多这样的年轻人,诺贝尔奖早晚要到来。
【材料四】著名新闻评论员白岩松说:“当中国的文学家、科学家开始做很多‘无用’的事时,就离诺贝尔奖不远了。
我们现在很多人都在做‘有用’的事,跟钱权相关的。
”31.诺贝尔奖被视为各领域的最高奖项,对获得更多诺贝尔奖我们有着极大的期待。
请结合以上三则材料,为我国培养诺贝尔奖得主提出三条建议。
(3分)建议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建议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对莫言获得诺贝尔奖一事和未来中国诺贝尔奖方面的发展,人们热切关注。
有人写了一个上联,请你根据以上材料对出下联。
(2分)上联:莫言得奖填补空白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3.读下面一份调查表,试用简要语言概括中学生课外阅读的变化规律。
(3分)中学生课外阅读种类统计表阶段政治历史类文学艺术类科普类体育军事类其他高中18%47%20%7%8%初中9%68%15%3%5%小学高年级2%82%10%2%4%从表格中可以看出:水,滋养万物,孕育文化,请你参加“走近水文化”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8分)34.将下面的歇后语和其相对应的答案连线。
(3分)A竹篮打水a一家人不识一家人B大水冲了龙王庙b一场空C兵来将挡水来土掩c一物降一物35.下面是一副山水对联,请参照上联,根据意思对出下联。
(2分) (下联的意思是:寨寮溪溪水清澈,游来游去的鱼儿很肥。
)上联:万松山峰挺佳木秀,下联:。
36.请仔细观察下边这幅图,补充填写下面的解说文字。
(3分)二、其他(题型注释)37.学校开展“清新空气我先行”活动,请你完成下列各题。
(4分)(1)阅读上面的漫画,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画面内容。
(3分)(2)请你为本次活动设计一宣传标语(至少使用一种修辞)。
(2分)参考答案【答案】漫画中有七个树桩,中间一棵小树,一人手拿绳子坐在中间的一个树桩上发呆,他望着眼前这棵高不盈尺的小树一筹莫展,原本用绳子栓到树上自尽的想法落空了。
画下有一行字“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
漫画构图清晰,构思自出机杼,从人要自尽而不得的角度,反映树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现象,令人发指而又发人深思。
【解析】介绍漫画的内容就是用说明性的文字,把漫画上的主要内容介绍出来,画面上有什么人,什么物,有多少,他们在做什么。
如上图中有七年小树桩,中间有一棵小树,有一个手里拿着绳子坐在中间的一个大树桩上,想什么事情。
他也许原来是想用绳子拴在树上上吊自杀的。
但是,眼前只有树桩和一棵小树。
漫画的下方有一行文字:他有足够的理由活下去。
漫画反映深义是树木被野蛮砍伐,生态遭到严重破坏。
漫画的特点是构图清晰,立意明确,从人要上吊自杀而不得的角度,反映树木被砍伐,生态被破坏的情景,启人深思。
考点:解读漫画2.略【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言之有理即可。
如选A幅画,理由围绕“月亮是思乡之物”来展开说明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点评: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学习内容,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运用发散思维予以解答,进而展示考生综合相关知识的能力和理解探究、发现规律的能力。
简单地说,就是运用语言知识展示综合能力的考查形式。
综合实践题构题的基本模型是,设置一种生活情境,题干上有一些要求考生设身处地思考的提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