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子宫再次妊娠PPT课件
妊娠间隔(不管前一次分娩方式)对于母儿结局 影响,如过短妊娠间隔会使下一次妊娠时低体重、 早产、胎膜早破以及前置胎盘发生率增加;
剖宫产后再次妊娠间隔时间对于子宫切口修复的 影响,即发生破裂以及与其相关的母儿风险。 (二次妊娠间隔2年)
8
瘢痕子宫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分娩时机的选择 如前次是古典式剖宫产--在妊娠36~37周
强调要提高首次手术质量, 尽量减少对子宫 尤其是子宫内膜的干扰,缝合子宫切口应对合良 好, 缝扎适当,止血严密,术后给予抗生素预防 感染、宫缩剂和支持疗法, 以创造子宫愈合良好 的条件。
曾蔚越 扬泽仁 瘢痕子宫妊娠有关问题的探讨 中华妇产科杂志 1989;24(4)
7
不同妊娠间隔时间对于妊娠结局的影响
子宫肌瘤剔除
子宫穿孔
输卵管间质部切除
双子宫成形
子宫纵隔切除
5
瘢痕子宫对远期妊娠的影响
子宫破裂 剖宫产瘢痕妊娠(CSP) 胎盘问题 分娩方式的影响 对胎儿的影响
6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时机和风险评诂
瘢痕形成因素
个体素质和首次造成子宫瘢痕的手术质量才是 影响瘢痕愈合及妊娠合并症的关键。
愈合良好。Sen等报道能安全经阴道分娩的子宫下段瘢痕 厚度的临界值为1.5-2.5mm之间。 术后2~3年是子宫切口愈合的最佳时期,此后子宫瘢痕肌 肉化和程度越来越差,并且逐渐退化,瘢痕组织失去弹性, 子宫破裂可能性增大,所以临床上对剖宫产后10年以上者 应高度警惕!
10
瘢痕子宫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辅助检查 宫腔镜:在非孕期用宫腔镜诊断子宫瘢痕状态; B超:在产前及产程启动后动态监测子宫下段肌层厚度及
连续性变化; 子宫瘢痕诊断分级标准:根据宫腔镜诊断将不同状态的子
宫瘢痕分为3级:I级为子宫峡部未见瘢痕组织,切口已无 法分辨;Ⅱ级为子宫峡部有少许大小形态不周的白色瘢痕组 织成分,瘢痕组织内血管网明显减少;Ⅲ级为子宫峡部有宽 窄不等的无血管网瘢痕组织带且凹凸不平; 根据B超诊断亦将不同状态的子宫瘢痕分为3级:I级为子 宫下段无变薄现象;Ⅱ级为子宫下段变薄、失去连续性,但 未见胎儿毛发或胎脂斑点;Ⅲ级为子宫下段变薄或缺失,可 见胎儿毛发等 。
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处理难点分析
产二
1
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孕期和围产期保健全球 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平均剖宫产率高达46.5%, 是世卫组织推荐剖宫产上限(15%)的3倍以上, 居世界首位
是女性自然分娩能力退化? 剖宫产给产妇带来的风险是否被重视? 新生儿今后成长有哪些疾病是在为 剖宫产“买单”?
11
瘢痕子宫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临床价值: 用宫腔镜和B超联合检查可做为评定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
状态的可靠手段,为再次妊娠选择分娩方式提供有价值的 依据: I级瘢痕子宫,当再次妊娠时若没有其它剖宫产指征存在, 可以经阴道分娩; Ⅱ级瘢痕子宫,可在B超严密监护下经阴道试产,并适时 行阴道助产; 如产程进展不顾利,则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Ⅲ级瘢痕子宫则应在孕38~39周适时行计划剖宫产,以避 免瘢痕子宫在临产前或产程中突然破裂,给母婴带来损害。
形切口。 4. 存在前次剖宫产指征。 5. 既往有子宫破裂史;或有穿透宫腔的子宫肌瘤剔除术史。 6. 前次剖宫产有子宫切口并发症。 7. 超声检查胎盘附着于子宫瘢痕处。 8. 估计胎儿体质量为 4 000 g 或以上。 9. 不适宜阴道分娩的内外科合并症或产科并发症。
15
分娩方式:TOLAC产前评估
2次剖宫产史; 多胎妊娠、产妇拒绝试产(注意二次剖宫产时采用
计划剖宫产; 前次为子宫下段剖宫产,妊娠36周后,充
分评价前次剖宫产指征及妊娠间隔期、产 妇合并症、并发症、胎儿大小、子宫切口 缝合方式、麻醉、手术、输血、抢救条件 等,瘢痕子宫妊娠至足月是合理的!
9
瘢痕子宫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子宫瘢痕 Chaoman等超声检测子宫下段瘢痕厚并≥3mm时子宫瘢痕
TOLAC 前应充分评估,可提高 TOLAC 的成功概率并减少 并发症的发生。建议在孕 36 ~ 37 周由高年资产科医师为 孕妇确定分娩方式、计划的分娩日期、是否引产等。
1. 严格掌握并充分分析 TOLAC 的适应证及禁忌证。 2. 评估孕妇骨盆情况、胎产式、胎方位、胎儿估计体质量
等,是否存在头盆不称及生殖道畸形等。 3. 建议妊娠满 36 周开始超声评估子宫切口处肌层的连续
2
提倡自然分娩 降低剖宫产率 产科医生 责任重大
3
主要内容
一、瘢痕子宫形成的原因
二、瘢痕子宫再次妊娠的时机和风险评诂 三、瘢痕子宫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
4
பைடு நூலகம்
瘢痕子宫形成原因
剖宫产
95%以上
我国的剖宫产率已由1980年的19.5%上升至1992 年的35.3%。九十年代以后呈直线上升,近几年 某些地方甚至达到70% 。
12
分娩方式:TOLAC适应症
1. 孕妇及家属有阴道分娩意愿,是 TOLAC 的必要 条件。
2. 医疗机构有抢救 VBAC 并发症的条件及相应的 应急预案。
3. 既往有 1 次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史,且前次 剖宫产手术顺利,切口无延裂,如期恢复,无 晚期产后出血、产后感染等;除剖宫产切口外 子宫无其他手术瘢痕。
性。 4. 建立本医院的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分娩方式的评估
表及规范的 VBAC 知情同意书。
16
分娩方式的选择:剖宫产适应症
前次剖宫产为“T”形子宫切口、子宫下段纵切口 或术式不详;肌瘤剔除术达到内膜层;此次妊娠距前 次手术<2年;
存在明显的产科手术指征; 存在严重的不适合于阴道分娩的内外科合并症;有
4. 胎儿为头位。
13
分娩方式:TOLAC适应症
5. 不存在前次剖宫产指征,也未出现新的剖宫产 指征。
6. 2 次分娩间隔 ≥18 个月。 7. B 超检查子宫前壁下段肌层连续。 8. 估计胎儿体质量不足 4 000 g 。
14
分娩方式:TOLAC禁忌症
1. 医疗单位不具备施行紧急剖宫产的条件。 2. 已有 2 次及以上子宫手术史。 3. 前次剖宫产术为古典式剖宫产术、子宫下段纵切口或 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