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第一章概述 (1)1.1编制依据及说明: (1)1.2工程概况 (1)第二章支撑架体系布置 (2)2.1材料要求 (2)2.2支撑结构体系材料的选择 (3)2.3支撑结构构造 (3)第三章支撑结构构造要求 (4)3.1地基处理及要求 (4)3.2立杆构造要求 (4)3.3 施工工艺流程 (4)第四章满堂支架搭设 (5)4.1 地基处理 (5)4.2 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 (5)4.3 支架安装 (5)4.4 现场搭设要求 (6)第五章项目管理机构及劳力计划 (7)5.1项目部组织管理网络图 (7)5.2项目部质量及安全生产领导小组 (7)5.3项目部组织机构人员名单 (7)5.4劳动力计划 (8)第六章各项管理规定及保证措施 (8)6.1成品保护措施 (8)6.2季节性施工措施 (8)6.3监测监控措施 (8)6.4安全、消防保证措施 (9)6.5文明施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节能措施 (10)第七章支架受力验算 (10)7.1 底模板下10×10cm纵向木枋验算 (10)7.2 顶托上横桥向10×10cm木枋验算 (12)7.3 立杆强度验算 (13)7.4 地基容许承载力验算 (14)盖梁满堂支架施工方案第一章概述1.1编制依据及说明:1.1.1施工图纸:************总干渠桥梁工程-----施工图。
1.1.2现行主要施工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2006)第二章支撑架体系布置2.1材料要求2.1.1杆件材质要求:1、杆件材质要求:钢管应符合国家标准 BG/T13293或BG/T3092。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纹分层和硬弯,两端面切斜第的偏差<1.7mm;壁厚允许偏差-0.35 mm,外经允许偏差<0.5mm,且必须涂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
对于新管还同时必须具备产品质量合格证和钢管材质检验报告。
钢管上严禁打孔。
2、扣件为连杆的连接件,用可煅铸铁铸造,扣件不得有裂纹,并将影响其外观质量的粘砂、毛刺、氧化皮等清除干净;扣件与钢管的贴和面必须严格整形,应保证与钢管扣件接触良好;扣件活动部位应能灵活转动,旋转扣件的两旋转面间隙应小于1mm;当扣件夹紧钢管时,开口处的最小距离应不小于5mm;新进的扣件必须有产品质量合格证,生产许可证和专业检测单位测试报告。
扣件材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1583,在螺栓拧紧扭矩力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3顶托必须逐个检查,对存在螺纹滑丝等现象的一律不得使用。
方木开裂破损的一律不得使用。
2.2支撑结构体系材料的选择本工程梁底及侧模板采用刚模板,架体钢管规格为φ48×3.5mm,底模下用100×100木枋,工作平台搭设竹脚手板。
2.3支撑结构构造本支架横桥向间距0.5m,纵桥向间距0.4m布置,遇墩柱位置时,适当调整立杆位置,基本保证横杆能将墩柱箍住,盖梁四周范围往外1m为工作平台范围。
在高度方向横杆步距120cm,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可支架纵、横向布置)。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纵桥向铺设好支垫钢板,便可进行支架搭设。
支架搭设好后,用可调顶托来调整支架高度或拆除模板用。
支架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先横向铺设10×10cm的木枋,然后在其上铺设纵向10×10cm的木枋,注意木枋的定尺长度,要保证两根木枋搭接的地方不会影响受力。
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盖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线位置。
第三章支撑结构构造要求3.1地基处理及要求桥墩位处基坑原状土,需对脚手架基底硬化处理30cm厚C15砼即可。
因墩柱中部设有墩间系梁一道,故搭设钢管架时,注意此系梁处的钢管连接。
3.2立杆构造要求3.2.1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出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梁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3.2.2立杆应采用对接街头(严禁采用搭接),且接头位置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的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各接头中心至柱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3.2.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距离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在纵横向水平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
3.3 施工工艺流程场地平整→基底基础处理→支架安装→模板安装→钢筋安装→梁体浇筑→养护→拆模第四章满堂支架搭设4.1 地基处理桥墩位于河道坑底,地基处于原状土上,采用30cm厚C15混凝土硬化基底,然后在硬化场上按照满堂支架脚手钢管立杆所对应的位置铺设厚方木板。
4.2 材料选用和质量要求钢管规格为φ48×3.5mm,且有产品合格证。
钢管的端部切口应平整,禁止使用有明显变形、裂纹和严重绣蚀的钢管。
扣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选用,且与钢管管径相配套的可锻铸铁扣件,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扣件。
新扣件应有出厂合格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支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锈蚀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4.3 支架安装本支架横桥向间距0.3m,纵桥向间距0.4m布置,遇墩柱位置时,适当调整立杆位置,基本保证横杆能将墩柱箍住,盖梁四周范围往外1m为工作平台范围。
在高度方向横杆步距120cm,使所有立杆联成整体,为确保支架的整体稳定性,纵横方向设置剪刀撑(可支架纵、横向布置)。
在地基处理好后,按照施工图纸进行放线,纵桥向铺设好支垫钢板,便可进行支架搭设。
支架搭设好后,用可调顶托来调整支架高度或拆除模板用。
支架安装好后,在可调顶托上先横向铺设10×10cm的木枋,然后在其上铺设纵向10×10cm的木枋,注意木枋的定尺长度,要保证两根木枋搭接的地方不会影响受力。
支架底模铺设后,测放盖梁底模中心及底模边线位置。
4.4 现场搭设要求4.4.1立好立杆后,及时设置扫地杆和第一步大小横杆,扫地杆距基面20cm,支架未交圈前应随搭设随设置抛撑作临时固定。
墩间系梁处必须按设计要求加密剪刀撑,以便让支架尽量整体受力。
4.4.2架体与各墩柱圈撑牢靠后,随着架体升高,剪刀撑应同步设置。
4.4.3安全网在剪刀撑等设置完毕后设置。
4.5 技术要求4.5.1相邻立杆接头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步距内,与相邻大横杆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4.5.2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宜大于15cm;4.5.3对接扣件的开口应朝上或朝内;4.5.4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4.5.5立杆的垂直偏差应不大于架高的1/300;4.5.6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应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连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1/3;4.5.7安全网应满挂在外排杆件内侧大横杆下方,用铁丝把网眼与杆件绑牢。
4.5.8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4.5.8.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相同;4.5.8.2 螺栓拧紧力矩不应小于50KN·M;第五章项目管理机构及劳力计划5.4劳动力计划保证木工不低于60人,其中20人为架子工、30人为木工技工、10人为木工壮工。
第六章各项管理规定及保证措施6.1成品保护措施6.1.1已安装完毕的模板架体,不准的吊运其他模板时碰撞,不准在预拼装模板就位前作为临时倚靠,以防止模板变形或产生垂直偏差。
已安装完毕的平面模板,不可做临时堆料和作业平台,以保证支架的稳定,防止平面模板标高和平整产生偏差。
6.1.2模板拆除后应及时清理,扣件、螺母等相关零件应及时清理、保养。
6.1.3已安装完毕的模板架体,严禁随意拆除架体支撑系统。
6.2季节性施工措施大风前、后要认真进行架体安全检查,查看是否有安全隐患。
遇6级或6级以上大风时,应暂停室外的高处作业,雨后应先清扫施工现场,方可进行工作。
6.3监测监控措施6.3.1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场范围内支模人员清场工作,并安排专人看管,防止混凝土浇筑期间有人进入盖梁下逗留歇息。
6.3.2混凝土浇筑时,必须安排专人观察模板和支撑系统的变形情况,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暂停施工,迅速疏散人员,待排除险情并经项目负责人检查同意后方可复工。
浇筑过程中没30分钟观察一次,浇筑完毕后每天观察一次直至模板拆除。
6.4安全、消防保证措施6.4.1建立完整的安全保障组织体系,项目部由项目经理、现场专职安全员、技术负责人具体落实,健全各级安全管理制度,做好各级安全技术交底,并将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6.4.2建立健全安全责任制,坚持每天安全主管现场巡查,专职安全员重点把关,指定严格的奖惩制度;支模分段或整体搭设安装完毕,经相关人员主持分段或整体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在安装、拆除作业前,工程技术人员应以书面形式向作业班组进行施工操作的安全技术交底,作业班组应对照书面交底进行上、下班的自检和互检。
6.4.3模板搭设的所有架子工、木工等必须持证上岗,必须佩戴安全帽、安全带、穿防滑鞋。
高空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工作包,将小工具及零配件放于其内,以免高空坠落伤人。
6.4.4作业人员不可拥挤在一起,每个人应该有足够的工作面,多人同时操作时,应注意配合,统一信号和行动。
6.4.5支模搭设、拆除和混凝土浇筑期间,无关人员不得进入盖梁底下,并由安全员在现场监护。
6.4.6模板支架应设爬梯,严禁操作人员爬支架上下。
6.4.7模板拆除工作应设专人指挥,作业区应设围栏,不得有其他工种作业,并应设专人负责监护。
拆下的模板、零配件严禁抛掷。
6.4.8拆模前应检查所有使用的工具有效和可靠,扳手等工具必须装入工具袋或系挂在身上,并应检查拆模现场范围内的安全措施。
6.5文明施工、施工现场环境保护、节能措施6.5.1所有模板、钢管等材料应统一堆放。
木枋、模板、钢管未经施工员同意不得随意乱锯。
6.5.2不得在模板上随意开洞,经核实后必须开洞时应征得主管工长同意,且应尽量减少对模板的损害。
钢筋绑扎时不得随意撬动模板。
6.5.3模板安装前,根据图纸尺寸合理配制模板,并涂刷脱模剂。
模板拆除后,及时清理和修补,做好标识堆码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