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

浅谈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经济效用摘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投资日益频繁、投资流量增大,规模迅速扩大,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全球工业生产和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

这一现象引起了国际经济理论界广泛的关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引资额已连续十一年位居发展中国家的首位。

本文通过对改革开放30年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历程的重点梳理,总结经验的同时研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历史比较对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期作用得出综合评述。

关键词:改革开放直接投资历程经济效用
从1978年开始的中国改革开放,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大、最壮观、最为世人瞩目的事件之一。

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中国作为独立运行经济个体,其经济国际化程度大大提高,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优越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条件、令世界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以及稳定的政治环境,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数量逐年增加。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从无到有,规模从小到大,已然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发展新格局,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历程回顾
第一阶段(1978-1987)外商在华投资起步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之初,对外商直接投资缺乏相对的了解。

此时的利用外资多停留在试用探索阶段。

数量相对较少,截止1987年底,共有10528家外
商投资企业在华设立,实际利用外资额仅为106.18亿美元。

这些投资主要投向于投资少、见效快的第三产业,并且投资主体多为中小型制造、服务和房地产开发企业。

第二阶段(1988-1995)中国利用外资的发展阶段。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方讲话,进一步明确我国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

我国经过1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国内市场经济运行机制有了明显的改善,直接激发了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热情。

1988-1995年共批准外商投资项目248735个,实际利用外资1242.5亿美元。

投资者呈现多元化趋势,并且投资重点以工业制造业为主,并且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项目比重加大。

第三阶段(1996-2001)利用外资调整与提高阶段。

外商投资额进一步扩大,从事高新技术及基础设施行业的外资大幅度增加,外商直接投资最密集的行业主要集中于技术密集型行业。

我国更加重视利用外资的质量,不同于过去仅仅重视利用外资的数量。

这一时期也出现了利用外资的负面经济效用。

第四阶段(2001年至今)中国利用外资向国际并轨阶段。

2010年1-11月,全国新批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4302家,实际使用外资金额917.07亿美元。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步伐的推进,我国政策环境逐渐宽松,竞争性市场格局逐步确立。

此时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已改变原有的高价位战略,采用了快速技术转移,重视合作与竞争。

此时外商直接投资的新时期发生的重大变化对我国经济增长及市场经济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二、改革开放以来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特征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与拓展,外商直接投资方式表现出以下特征:在华直接投资企业平均规模扩大,利用外资数量逐年增加,其中外商独资形式比重逐渐增大。

投资来源地相对稳定,多数外商直接投资来源于与中国地理接近并且具有相同文化背景的国家。

投资来源地集中,华人地区是外商对华直接投资主要来源地。

从产业布局角度观察外商投资不难得出以下结论:外商在华直接投资分布不均衡,东西部区域差异明显,外商投资于第二产业始终占重要地位。

外商直接投资于高新技术产业增速明显,服务业成为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新亮点。

三、经济效用考察
应当说,外商直接投资,自80年代中期以后,主要集中于出口导向型产业,出口规模的扩大,带动了相关上游及下游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

90年代后期开始,加工贸易的弊端逐步显现,中国进口替代产业及新兴产业的成长一度因外商投资企业的垄断而止步不前。

(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正效用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劳动力就业,增加了劳动者收入。

由于我国拥有广大的劳动力基础,有力吸引外商在华直接投资于制造产业,并且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通过替代与产出两个效应,有效提高我国劳动需求的弹性,进而缓解了我国的就业压力,同时有效提高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从
另一个角度促进国内需求市场的扩大,进而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

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加快技术创新。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科学技术无疑在一国经济发展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外商在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通过对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的管理,将有利于本土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这一点正是经济学家所倡导的技术扩散效用。

就中国而言,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技术扩散效应已经成为影响我国企业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是我国从外商直接投资过程中获得的重要收益。

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与演进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跨国公司的海外直接投资极大地推动了我国传统工业的技术改造、新兴工业的发展。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活动有力推动了我国传统产业结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过程,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有助于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现代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采取鼓励吸收外商直接投资的政策。

不可否认,外商直接投资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外商直接投资集中在出口相关部门,因此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的出口及产业链条上中下游企业的发展;有效扩大的国内的投资规模,可以对gdp 产生巨大的拉动作用。

(二)外商在华直接投资的负效用
在中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出现了种种经济负效用如加工贸易方式为主的弊端显现、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产
业结构失衡、环境污染与外商企业技术垄断等问题。

利用外资存在结构风险,主要体现在:外资来源广泛但相对集中存在潜在金融风险,不利于我国经济安全;外商在华直接投资非均衡的分布现状,可能会加剧扩大经济水平地区差距,不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由于重视第二产业,轻视第三产业发展,有可能造成产业结构失衡,进而影响工业结构效益。

外商在华投资对我国环境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与破坏。

”两头在外,污染在内”的畸形产业结构的存在及有害技术和设备转移问题,都在某种程度上极大的影响我国环境,尤其在各国倡导低碳经济的今天,环境问题甚至可能成为贸易中的壁垒,进而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四、结语
就战略角度来看,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正面效应大于负面效应,它对我国经济的贡献值得肯定。

这是基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国际经济全球化大势所趋。

外商在华直接投资有利于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我国通过相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引导外商在华直接投资,趋利避害。

因而要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吸引外资,同时避免盲目追求引资数量,要更加重视利用外资质量。

以国家发展战略眼光引导外商在华投资,规范在华外企经营行为。

克服外商在华投资外部效应,寻求创新发展之路。

逐步实现由国际工厂的新时期转变,走新型工业化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 葛顺奇.中国利用 fdi 的业绩与潜力分析[j].世界经济,2003,(6)
[2] 陈文佳.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经济的影响[d]. 重庆大学,2009
[3] 吴俊梅.fdi的区位分布、路径依赖与区域经济增长[d]. 西北大学,2009
[4] 李延勇.外商直接投资与环境问题研究[d]. 山东大学,2008
[5] 荆林波.外资对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的影响.国际经济合作,2008,(2 )
作者简介:刘扬,女,汉族,北京工商大学09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经济史方向。

李小芬,女,汉族,北京工商大学09级专门史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经济史方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