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工业发酵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发酵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工业发酵分析》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代码:
2.课程名称:工业发酵分析
3.学时/学分:34学时/2学分
4.开课系(部)、教研室:生命科学系生物工程教研室
5.先修课程:生物化学实验、发酵工程、发酵食品工艺学、氨基酸工艺学
6.面向对象: 生物工程专业
二、课程性质与目标
1. 课程性质:专业能力培养课程
2. 课程目标:工业发酵分析为工业发酵专业、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
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独立应用物理的和化学的分析方法,对工业发
酵中有关的原料、半成品、成品和副产物进行分析测定,同时初步培养科学研究
能力。了解新型的、现代化的分析仪器应用到工业发酵中以及工业分析的发展方
向。
工业发酵分析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实验部分是体现其实践性的重要环
节,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和基本的操作技能训练,提高学生的动手
能力;通过实验也巩固所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分析方法。
三、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了解工业发酵分析的应用及发展动向,通过介绍我国发酵
工业分析的方法的改进和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
明确本课程的学习目的。
(二)教学具体内容
1. 概述
2. 工业发酵分析的应用及发展动向
3. 我国工业发酵分析方法的改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工业发酵分析方法的改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第二章 化学分析(6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化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熟悉样品的
采集与处理,了解相关化学物的作用和测定意义,了解相关试剂的制备,掌握相
关化学物测定的原理,熟悉操作步骤掌握计算方法和公式。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2.水分的测定
3.糖类的测定
4.含氮量的测定
5.酸的测定
6.白酒中总酯的测定
7.白酒中总醛的测定
8.原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9.原料中粗纤维素的测定
10.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
11.酒石酸的测定
12.原料中磷的测定
13.酿造用水的硬度测定
14.废糖蜜中总胶体的测定
15.废糖蜜灰分的测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水分,糖类,含N量,酸,醛,酯等含量的测定,通过实验加深理解
水分、糖类、含氮量、酸等的测定方法。
(四)思考题
1.水分、糖类测定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第三章 比色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5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比色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
点。了解比色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的影响因素,掌握相关化学物测定的原理,熟
悉操作步骤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比色分析与可见光分光光度分析
2.紫外光分光光度分析
3.气体分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紫外分光光度计的使用;甲醇、杂醇油、游离-氨基氮、
液化型淀粉酶活力、啤酒中双乙酰及异-酸的测定。通过实验学会正确使用紫
外分光光度计。
(四)思考题
1.分光光度计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第四章 气体分析(5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气体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了解气体分
析的基本原理,掌握相关气体分析的测定原理,了解华勃氏呼吸仪检压计、范.
斯莱克法测定氨基氮装置、啤瓶二氧化碳测定仪的仪器构造,熟悉仪器使用和测
定过程。
(二)教学具体内容
1.谷氨酸发酵液中谷氨酸含量的测定
2.氨基氮的测定
3.瓶装啤酒中二氧化碳与瓶顶空间空气含量的测定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华勃氏呼吸仪检压计、范.斯莱克法测定氨基氮装置、啤
瓶二氧化碳测定仪的使用;谷氨酸和氨基氮的测定。通过实验掌握气体分析仪的
使用。
(四)思考题
1.华勃氏呼吸仪检压计的测定原理是什么?

第五章 物理分析(5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物理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掌握比重法、
折光法、旋光法测定物质含量的原理,了解液体比重仪、折光计、旋光仪的仪器
构造,熟悉比重仪、折光计、旋光仪的使用和操作步骤,掌握比重仪、折光计、
旋光仪的读数与物质浓度的关系。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比重法
2.折光法
3.旋光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比重仪、折光计、旋光仪的使用;啤酒比重,外观浓度,
实际浓度,酒精分等的测定。教学中对照仪器讲解工作原理和操作过程。
(四)思考题
1.什么是外观浓度和实际浓度?

第六章 色层分析法(5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色层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掌握色层分
析法的分离分析原理,熟悉柱层析、凝胶层析、纸上层析、薄层层析、纸上电泳
等操作方法和操作条件,了解柱层析、凝胶层析、纸上层析、薄层层析、纸上电
泳等的应用。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柱层析
2.凝胶层析
3.纸上层析
4.薄层层析
5.纸上电泳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柱层析、凝胶层析、纸上层析、纸上电泳操作,通过实验
加深理解。
(四)思考题
1.简述色层分析法的分离分析原理?

第七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5学时)
(一)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气相色谱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操作要点。了解气
相色谱分析的应用,了解气相色谱器的构造系统,了解气相色谱的基本流程,熟
悉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二)教学具体内容
1.气相色谱的一般流程
2.气相色谱的分离系统
3.气相色谱的检测器
4.气相色谱的辅助系统
5.气相色谱的定性与定量
6.气相色谱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气相色谱的定性和定量分析, 通过实验学会气相色谱的
操作使用。
(四)思考题
1.简述气相色谱分析的工作原理?
四、学时分配表

章节
内容 学时 备注
第1章 绪论 2
第2章 化学分析 6
第3章 比色分析与分光光度分析 5
第4章 气体分析 5
第5章 物理分析 5
第6章 色层分析法 5
第7章 气相色谱分析法 5
理论33学时
实验一 水分的测定 3
实验二 啤酒花中单宁的测定 3
实验三 白酒中总酯的测定 3
实验四 啤酒中双乙酰及异-酸的测定 3
实验五 谷氨酸发酵液中谷氨酸含量的测定 3
实验六 啤酒比重的测定 3
实验18学时
总学时 51

五、教学方式
在氨基酸工艺学教学中主要采用课堂讲授、提问讨论、实验教学、自学辅
导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适当引入本行业的新技术、研究热点,供学生自行查找资
料,提出观点并安排时间讨论,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解决
问题的能力。定期布置课后作业,督促学生课外复习。
六、考核方式
本课程考核方式为考试。考试成绩以期末考试成绩为主,占70%,平时成绩
占30%。平时成绩包括:课后作业、课堂提问及讨论、出勤率。
七、教材及教学参考书
1.天津轻工业学院、无锡轻工大学、大连轻工业学院编著.工业发酵分析[M].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2.吴国峰等主编.工业发酵分析[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