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课程编号:0106071C
学时/学分:32/2 开课学期:7
适用专业:土木工程(岩土与地下工程方向)课程类别/性质:专业/限选
一、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是土木工程专业(岩土及地下工程方向)一门主要课程。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教授、实习、参观,使学生能够掌握地下建筑各种开挖方案、方法及开挖方式;掌握岩土地层各种开挖和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方法;锚喷支护的设计及施工、信息法施工原理;特殊地层施工、安全和劳动条件;工能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说明书。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知识是建立在相关数学、材料学、管理学、机械工程学、安全、地质、力学理论的基础上,本专业学习《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系统地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

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或同时进行专业课程设计(即类似于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地下建筑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讲课时要求内容与工程实例紧密结合,并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

学生学习过程中,要多参考相关的专业书籍与文献资料,学习过程中,应多理解内容,不必死记硬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配合有关的教学实习,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达到以下具体的教学要求:掌握地下建筑工程的组成、工程建设程序;掌握地下工程一般的设计、施工工艺和施工管理方法;掌握地下建筑工程开挖、装运、支护等施工程序;学会编制地下建筑工程施工设计和施工组织设计;并初步具备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才能;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以一项工程实例,结合己学的知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设计;通过课程学习、实验和生产实习,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对本课程中的简单科研课题,能够拟出研究方案,选择实验手段,整理实验数据。

三、课程基本内容和学时安排
绪论(1学时)
了解地下建筑工程的发展、组成与类型、特点,地下建筑工程施工的研究牛内容及任务。

第一章隧道开挖工程(7学时)
熟练掌握隧道开挖工程的施工方案与开挖方法、凿岩爆破、装岩与运输和洞室通风。

第二章开挖机械化与掘进机施工(4学时)
掌握开挖机械化作业方案配套和掘进机法(TBM)开挖施工。

第三章竖井、斜井施工(2学时)
掌握竖井施工、斜井施工,了解竖井、斜井施工治水。

第四章施工支洞布置(2学时)
掌握施工支洞的类型、选择和布置,了解施工支洞断面选择。

第五章锚喷支护施工(4学时)
掌握喷射混凝土支护施工、锚杆支护施工和预应力锚索施工。

第六章新奥法(NATM)施工与监控量测(4学时)
理解新奥法的基本原理,掌握新奥法的设计和施工、现场量测,了解量测资料的整理和应用。

第七章洞室混凝土衬砌施工(4学时)
掌握洞室混凝土衬砌施工的模板结构与设计、混凝土工程、竖井衬砌施工以及壁后回填与压浆。

第八章复杂地层与土层施工方法(4学时)
掌握复杂地层的分类、注浆法、盾构法、管棚桩法、格栅拱与模喷联合支护法,了解强行穿越法、涌水涌沙处理方法以及坍方处理方法。

四、先修课程、后续课程
《地下建筑工程施工》是岩土工程专业地下建筑课群组的一门主要课程,工程技术性很强,属专业限定选修课程。

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先行修完《工程地质》、《土质学与土力学》、《地基基础》和《地下建筑结构》等课程;后续课程为:地下建筑工程结构、地下建筑工程规划和设计、隧道工程。

五、建议教材或参考书
1.陈建平、吴立,《地下建筑工程设计与施工》,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2000.9
2.夏明耀,《地下工程设计施工手册》,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7
3.李夕兵,《岩石地下建筑工程》,长沙,中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9.8
六、考核方式
本门课程为考查课。

七、其它说明
结合教材,根据实际情况,组织参观或观看录像,提高对地下工程开挖支护等施工过程的感性认识。

制定人:审核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