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影响重力异常因素?重力资料整理的步骤。
因素:1测量点在地球自然表面,而不是大地水准面上。
2地壳内部物质密度分布不均匀
3 地球内部物质变化及重力日变化
步骤:地形校正中间层校正高度校正正常场校正
2.岩石密度一般规律?影响岩石密度的因素?
一般规律: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密度)
影响因素:岩浆岩:所含矿物成分生成环境
变质岩:原岩密度变质程度
沉积岩:空隙度生成年代和埋深
湿度
3.布格重力异常、自由空间异常?他们的地球物理意义?
布格异常:经过地形校正、布格校正、正常场校正后的重力异常叫做布格异常。
反映的1.是地壳各种偏离正常密度分布的矿体、构造的影响2.地壳下界面起伏在横向上相对上地幔质量亏损的影响。
自由空间异常:只对观测值做正常场和高度校正,将重力值归算到同一纬度的大地水准面后的重力异常。
反映了地球的形状及内部质量分布于参考椭球体的偏差。
4.重磁异常延拓的和导数的作用?
重力:向上延拓:将观测面上世纪异常值换算到观测面以上的某个高度上,作用是消弱浅部局部异常,突出深部区域异常。
向下延拓相反。
导数:压制地质体的区域异常,突出小而浅的局部异常。
划分多个地质体的横向叠加异常
确定地质体边界和划分断裂
磁:延拓于重力相同
导数是识别薄板及其特征。
5重磁工作阶段?比例尺?应用?
重力:阶段:预查、普查、详查、细查。
比例尺:预查1:100万——1:50万
普查1:20万1:10万
详查1:5万1:2.5万
细查:1:1万1:5000 1:2000
应用:1.了解上地幔密度变化 2.地壳深部构造和活动性3找金属矿和钾盐4天然地震预报5沉积岩内部构造6划分大地构造单元
磁:阶段:普查、详查
比例尺:区测填图<1:2.5万
找矿:1:1万1:5000
勘探:1:2000 1:1000 1:500
应用:1划分大地构造单元2找金属矿石棉矿等3海底断裂水平错动
5.重力异常于磁异常的意义并用图表示
组成地球上的岩石,在密度、磁性上存在差异,利用专门仪器观测他们在地球物理场引起的局部差异,得到相关资料。
6.重磁资料解释分类?推断解释步骤?
重力:定性:解释异常原因粗略计算地质体形状、产状等
定量:理论计算,对地质体的规模、形状、产状、埋深具体解答。
推断解释步骤:阐明引起异常的地质因素
划分、处理实测异常
确定地质体或地构造的赋存状态
磁:定性:1区域地质构造的结论找矿远景区评价
定量:岩矿体地质构造位置形状产状规模的估计
推断解释步骤:磁测资料分析
磁异常处理
确定磁性体磁性构造的赋存状态
7.磁法比重力法的优缺点?
1 幅值:此异常比重力异常大得多
2此异常反映的地质因素比较单一
3此异常比重力异常复杂
8磁场单位与磁感应单位是什么?其实用单位是什么?
磁场单位H:A/m Oe(奥斯特) 1Oe=1/4π.10^3A/m
磁感应单位B:T、Nt Gs (高斯) 1Gs=10^-4. T
实用单位r 1r=1nT
8.岩矿石磁性一般规律?影响因素?岩矿石磁性构成?
一般规律:1岩矿石按磁化特征分为:逆磁性、顺磁性、铁磁性
2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磁性)
影响因素:1铁磁性矿物含量
2铁磁性矿物颗粒大小、结构
3岩矿石的形状
4应力作用眼应力方向磁性减小
5变质蚀变作用是岩石磁性增加
磁性构成:感磁、剩磁
9.如何根据磁异常确定磁性体形状、走向、倾向、倾角、中心位置、埋深?
1走向:狭长异常走向就好似磁体走向等轴异常无法判断走向
2形状:狭长异常:Za曲线对称无负值:顺层磁化无限延深板
一侧负值:斜交磁化无限延深板或断层
两侧负值:水平圆柱体或有限延深板
等轴异常:Za曲线无负值或只有一侧有负值:走向有限的无限延深板
正异周围有负值(极小值在北侧):球体3倾向倾角:倾向根据临近岩层大致确定tg i=tg I/cos A(i为有效磁化倾角I为地磁倾角A为侧线方位角)而地磁体倾角当Za曲线对称,a=i
当反对称a=90+i
4中心位置:Za曲线对称时:中心位置在异常值极大值正下方;反对陈时候在零点正下方
不对称时:在极大值于极小值之间
5埋深:埋深浅:异常强度大、范围窄、梯度陡;
埋深时:此异常强度小、范围宽、梯度缓;
10.电法勘探?特点?分类?
是以岩矿石间的电性差异通过观测和研究这种电性差异有关的电场或电磁场的分布特点和变化规律,查明地下地质构造或者游泳的矿产的一种物理勘探方法。
特点:1可以用的物性参数多利用场源多方法种类多
2应用空间广应用范围广
分类:传导类电法勘探:电阻率法充电法等
感应类电法勘探:低频电磁法电磁波法等
11.岩矿石电性一般规律?影响因素?
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电阻率)
影响因素:1矿物成分含量结构
2岩矿石孔隙度湿度
3水溶液矿化度
4温度
5压力
6构造层影响
12.最佳勘探极距?最佳勘探深度?关系?
最佳电极距:根据L=h/2^1/2 使用这个供电极距在h深度电流密度最大,因而可以获得清晰来自h深度的地质信息股将这个极距又称为最佳电极距。
由最佳电极距确定的深度为最佳勘探深度。
关系:L=h/2^1/2 或AB= h*2^1/2
13.视电阻率?影响因素?
14.视电阻率: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地下各岩体的电阻率的综合影响值。
影响因素:1电极装置类型和电极距大小
2测点相对地质体的位置
3电场有效作用范围内各种地质体的真电阻率
4各地质体的分布状态
15.联合剖面法、中间梯度法对称四极法优势?
联合剖面法:在探测产状陡峭的良导体薄脉和良导球状矿体是,具有异常幅度大、分辨能力强,正交点清晰等优势,并可以定性的判断脉顶位置及倾向。
中间梯度法:利用均匀场效率高高阻薄脉
对称四极法:用对称四极法研究覆盖层下的基岩起伏(向斜、背斜)和水文工程地质有关疏松层中电性不均匀体分布以及疏松层下地质构造、划分接触带,寻找厚岩层等。
16.充电法工作原理?方法?应用?
原理:对钻井、坑道等人工揭露的或者天然露头的良导体上接一供电电极(A),另一个供电电极(B)离充电体很远的地方,对充电体进行充电,进而查明充电体的空间分布形态、产状以及延伸。
1理想条件下导体为一个等位面,其表面未一等电位面。
2脉体倾斜时点位曲线与点位梯度曲线均不对称3自然界中导体都不是等位体充电体上各点的点位并不都相等。
方法:点位观测法电位梯度观测法
应用:1圈定矿体范围、倾向2 相邻两露头矿体在深部是否相连3在已知矿体附近找盲矿体4追踪地下金属管线
17.自然电位法工作方法?主要应用?
电位观测法电位梯度观测法
应用:1寻找金属硫化物矿床、石墨、无烟煤
2确定地下水与河水之间的补给关系
3确定地下水的流向4 确定水库堤坝的漏水点
5寻找含水的破碎带和确定断层的位置
18激发极化法的特点?应用?
优点:1寻找侵染状矿体2区分电子导体与离子导体产生的异常3 地形起伏不会长生假异常
缺点:1矿化岩层产生强激电异常2 电磁耦合干扰给资料解释带来干扰
应用:1寻找金属矿床、地下水、石油
19 .极化率?频散率?关系?影响极化率因素?
极化率:在直流激发极化法中,引入极化率表示岩矿石的激发极化特性。
频散率:交流激发极化法中,用频散率表示岩矿石的激发极化特征。
影响因素:1充放电时间2岩矿成分、含量、结构、含水性3金属矿石墨化碳化地层的极化率频散率高岩石的比较低
20.应用地球物理的分类?应用?
分类按物性参数分:电法磁法重力法地震勘探
按工作环境分:地面航空卫星海上井下
按探测对象分:金属石油煤田水文工程深部物探城市物探
按场源分:天然场源人工场源
应用:全球构造研究:海底扩张板块构造大陆漂移地壳厚度等
地质工作的各阶段:大、小比例尺填图
普查找矿阶段勘探阶段矿产开采阶段的应用
其他方面:工程地质方面
地质灾害预测环境监测城市建设考古方面的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