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22题;共44分)1. (2分)下表列出了某短周期元素R的各级电离能数据(用I1、I2……表示,单位为kJ/mol)。
下列关于元素R的判断中一定正确的是()A . R的最高正价为+3价B . R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第ⅡA族C . R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共有4个电子D . R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12. (2分) (2015高三上·杭州开学考) 生产、生活离不开各种化学物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硅是电子工业中常用的半导体材料②氢氧化铝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③氯气与烧碱溶液或石灰乳反应都能得到含氯消毒剂④天然气、石油和煤均属于不可再生能源⑤用食醋清洗热水瓶中的水垢⑥用纯碱溶液洗涤餐具上的油污⑦用米汤检验含碘盐中的碘酸钾⑧医疗上可用碳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碳酸钡不溶于水⑨某雨水样品放置一段时间后pH由4.68变为4.00,是因为水中溶解的CO2增多⑩加碘食盐中添加碘酸钾而不用碘化钾,是因为碘酸钾能溶于水而碘化钾不溶于水.A . ①③④⑦⑩B . ②③④⑤⑥C . ①⑦⑧⑨⑩D . ①②④⑦⑨⑩3. (2分) (2016高二下·营口期中) 下列对不同时期原子结构模型的提出时间排列正确的是()①电子分层排布模型;②“葡萄干布丁”模型;③量子力学模型;④道尔顿原子学说;⑤核式模型.A . ①③②⑤④B . ④②③①⑤C . ④②⑤①③D . ④⑤②①③4. (2分) (2019高二上·剑河期末) 已知元素原子的下列结构或性质,能确定其在周期表中位置的是()A . 某元素原子的第二电子层电子排布图为B . 某元素在某种化合物中的化合价为+4C . 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上电子数为6D . 某元素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5s25p15. (2分) (2017高二上·水富期末) 已知反应:①101kPa时,C(s)+ O2(g)=CO(g)△H1=﹣110.5kJ•mol ﹣1②稀溶液中,H+(aq)+OH﹣(aq)=H2O(l)△H2=﹣57.3kJ•mol﹣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A . 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B . 若碳的燃烧热用△H3来表示,则△H3>△H1C . 浓硫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的中和热为﹣57.3 kJ•mol﹣1D . 稀醋酸与稀NaOH溶液反应生成1 mol水,放出57.3 kJ热量6. (2分) (2016高一下·株洲期中)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 . 非金属元素之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C . 气体分子间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但分子内不一定含共价键D . 两种不同的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只存在极性共价键7. (2分) (2019高二下·扶余月考) 下列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相同,分子空间构型也相同的是()A . H2O、SO2B . BeCl2、CO2C . H2O、NH3D . NH3、CH2O8. (2分) 0.01mol氯化铬(CrCl3•6H2O)在水溶液中用过量AgNO3处理,产生0.02mol AgCl沉淀,此氯化铬最可能为()A . [Cr(H2O)6]Cl3B . [Cr(H2O)5Cl]Cl2•H2OC . [Cr(H2O)4Cl2]Cl•2H2OD . [Cr(H2O)3Cl3]•3H2O9. (2分)在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aA(g) cC(g)+dD(g),压缩容积到原来的一半,当再次达到平衡时,D的浓度为原平衡的1.8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 A的转化率变大B . 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 A的体积分数变大D . a>c+d10. (2分)分子晶体的熔点通常都在200℃以下,下列数据是对应物质的熔点:据此做出的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物质Na2O NaCl AlF3AlCl3BCl3Al2O3CO2SiO2熔点/℃9208011291190﹣1072073﹣571723()A . NaCl晶体熔化时,吸收的热量用于破坏离子键B . 表中只有BCl3和干冰是分子晶体C . 碳和硅是同一主族,故CO2和 SiO2的晶体类型相同D . 两种含钠化合物是离子晶体,三种含铝化合物也是离子晶体11. (2分) (2019高二下·扶余月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ABn型分子中,若中心原子没有孤对电子,则ABn为空间对称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B . 水很稳定是因为水中含有大量的氢键所致C . H2O、NH3、CH4分子中的O、N、C分别形成2个、3个、4个键,故O、N、C原子分别采取sp、sp2、sp3 杂化D . 配合物[Cu(H2O)4]SO4中,中心离子是Cu2+ ,配位体是SO42- ,配位数是112. (2分)对于可逆反应A(g)+B(g) 2C(g)+D(g)—Q当达到平衡后,在其他条件不变时,若增大压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B . 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 . 正反应速度增大,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D . 正反应速度减小,逆反应速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13. (2分) (2015高二下·舒城期中) 下列物质中,沸点最高的是()A . 乙烷B . 丙烷C . 乙醇D . 乙二醇14.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离子键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B . 范德华力是分子间作用力的一种,氢键不属于分子间作用力C . s轨道与s轨道之间可以在任何方向上成键,所以共价键都没有方向性D . s轨道与p轨道只有沿着一定的方向,才能发生最大程度的重叠,形成共价键15. (2分)在一体积和温度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4A(g)+B(?)2C(g)+2D(g),下列说法中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的是()A . 无论B为固体还是气体,单位时间内生成的C和消耗的B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 若B为固体,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C . 若B为气体,容器内气体密度不再变化D . 若B为气体,容器内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16.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晶体中只存在非极性共价键B . 稀有气体形成的晶体属于分子晶体C . 干冰升华时,分子内共价键会发生断裂D . 分子晶体的熔点普遍都很高17. (2分) (2018高二下·房山期中) 温度和压强对X + Y 2Z反应的影响,如图所示。
图中横坐标表示温度,纵坐标表示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
下列对于该反应的叙述符合题意的是()A . 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 X、Y、Z均为气体C . X和Y中只有一种是气态,Z为气态D . 逆反应的ΔH > 018. (2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恒定为2L的密闭容器里充入2mol M和一定量的N,发生如下反应:M (g)+N(g)⇌E(g).当反应进行到4min时达到平衡,测得M的浓度为0.2mol•L﹣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4 min时,M的转化率为80%B . 4 min时,用M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8 mol•L﹣1•min﹣1C . 4 min后,向容器中充入不参与反应的稀有气体,M的物质的量减小D . 2 min时,M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6 mol•L﹣119. (2分) (2016高三上·江西开学考) 短周期主族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B两元素相邻,B、C、E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B原子内层电子数的3倍,也是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3倍,B、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C、E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半径C>D>E,三者形成的简单离子中D离子的半径最小B . 元素A所形成的氢化物常温下一定为气态C . 元素C、D . E在自然界中均不能以游离态存在D.元素B的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一定为强酸20. (2分) (2019高一下·余姚月考) 氢气的热值为142.9kJ/g,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A . 2H2(g) + O2(g)=2H2O(l) △H=-142.9kJ·mol−1B . H2(g) + 1/2O2(g)=H2O(l) △H=-285.8kJ·mol-1C . 2H2 + O2=2H2O △H=-571.6kJ·mol-1D . H2(g) + 1/2O2(g)=H2O(g) △H=-285.8kJ·mol-121. (2分) (2015高二上·岳阳期末) 一定条件下,2SO2(g)+O2(g)⇌2SO3(g)△H<0.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 升高温度,v(正)变大,v(逆)变小B . 恒温恒容,平衡前后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C . 恒温恒压,充入N2 ,平衡不移动D . 恒温恒容,充入O2 , O2的转化率升高22. (2分) (2016高二上·青海期中) 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气体A和B,一定温度下发生反应A (g)+xB(g)⇌2C(g),达到平衡后,只改变反应的一个条件,测得容器中物质的浓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是()A . 8min前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8mol/(L•s)B . 30min时扩大容器的体积,40min时升高温度C . 反应方程式中的x=1,正反应为吸热反应D . 30min和54min的反应的平衡常数相等4二、填空题 (共4题;共21分)23. (5分)德国和美国科学家首次研制出了由20个碳原子组成的空心笼状分子C20 ,该笼状结构是由多个正五边形构成的(如图所示)。
请回答:(1) C20分子中共有________个正五边形,共有________条棱。
C20晶体属于________(填晶体类型)。
(2)固体C60与C20相比较,熔点较高的应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4. (5分) (2017高二上·亭湖期中) 高温下,炼铁高炉中存在下列平衡:FeO(s)+CO(g)⇌Fe(s)+CO2(g)△H>0试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________.(2)升高温度,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平衡体系中固体的质量将________(填“增大”、“减小”、“不变”).(3)已知11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0.263.在该温度测得高炉中c(CO2)=0.025mol•L﹣1 , c(CO)=0.1mol•L﹣1 ,此时该的化学反应速度是v(正)________ (填“>”、“<”、“=”)v(逆).(4)保持高炉温度为1100℃,向高炉中补充大量的空气,重新达到平衡后,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值________(填”>”、“<”、“=”)0.263.25. (4分) (2016高一下·扶余期末) 煤燃烧的反应热可通过以下两个途径来利用:A.利用煤在充足的空气中直接燃烧产生的反应热;B.先使煤与水蒸气反应得到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使得到的氢气和一氧化碳在充足的空气中燃烧.这两个过程的热化学方程式为:A.C(s)+O2(g)═CO2(g)△H=E1①B.C(s)+H2O(g)═H2(g)+CO(g)△H=E2②H2(g)+ O2(g)═H2O(g)△H=E3③CO(g)+ O2(g)═CO2(g)△H=E4④完成下列问题:(1)上述四个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有________.(填序号)(2)等量的煤分别通过以上两条不同的途径产生的热量(理论上)关系正确的是.A . a>bB . a=bC . a<b(3)根据上述两个途径的关系,写出E4的数学表达式:________.26. (7分)某含氯化合物A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常温下该物质为气态,测得该气体对空气的相对密度为3.0,A溶于水可得只含单一溶质B的弱酸性溶液,B溶液在放置过程中其酸性会增强.常温下,气体A与NH3反应生成离子晶体C、气体单质D和常见液体E,D为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气体A可用某一气体单质与潮湿的Na2CO3 反应制得,同时生成两种钠盐.请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A的化学式为________ ,气体单质D对应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2)写出A溶于水生成弱酸B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气体A与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该反应体现气体A具有________ 性.(4)试写出制取气体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5)设计实验探究离子晶体C的成分为________三、实验题 (共1题;共6分)27. (6分) (2017高二上·射洪期中) 50mL 0.55mol•L﹣1盐酸与50mL 0.50mol•L﹣1NaOH溶液在如图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仪器是________.(2)从装置图上看除了缺少一种玻璃仪器外,还有一处不妥的是:________.(3)若实验中改用50mL 0.55mol•L﹣1醋酸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__(填“减少”“不变”“增多”);(4)若实验改用25mL 0.55mol•L﹣1硫酸与25mL 0.50mol•L﹣1Ba(OH)2溶液代替上述反应,所求得的中和热△H________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5)已知:Q=cm△t,如果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均为1g•cm﹣3 ,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4.18J•(g•℃)﹣1 .实验数据如表: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通过计算得到中和热△H=________kJ/mol(保留一位小数).(6)下列操作能引起△H偏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操作.①大烧杯上不盖硬纸板②用环形铜丝搅拌棒搅拌反应混合溶液③分多次把NaOH溶液倒入装盐酸的小烧杯中.四、推断题 (共1题;共10分)28. (10分) (2019高三下·黄山模拟)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家(GaN)适合于制作高温、高频、抗辐射及大功率器件,通常称为高温半导体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