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第一学期期末化学试卷(附答案)命题钱承之审核陈雪泥考试时间120分钟共8页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Cu)=64 Ar(Al)=27 Ar(Fe)=56 Ar(Mg)=24 Ar(K)=39 Ar(H)=1 Ar(O)=16第Ⅰ卷(选择题共74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将铁片投入到下列溶液中,不放出气体且“铁片”质量减少的是A. CuSO4溶液B. H2SO4溶液C. AgNO3溶液D. FeCl3溶液2.下列各离子方程式中,属于水解反应的是O+H23O++OH-.A.H-+H22CO3+OH-B.HCO2-+H3O+C.HS-+HD.HCO3-+H+3.铜制品上的铝质铆钉,在潮湿空气中易腐蚀的原因可描述为A.形成原电池时,铝作负极B.形成原电池时,铜作负极C.形成原电池时,电流是由铝经导线流向铜D.铝铆钉发生了化学腐蚀4.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g)+达到平衡时,测得Y的转化率为20%,X的转化率为50%,则反应开始时,充入容器中X和Y物质的量之比为A.1∶5B.1∶4C.1∶3D.1∶25.某无色溶液pH=1,投入铝片有氢气放出,则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H4+、Al3+、SO42—、Br—B.K+、Na+、Cl—、NO3—C.Mg2+、Na+、OH-、Cl—D.K+、NH4+、SO42—、HCO3—6.在含0.01mol的明矾[KAl(SO4)2·12H2O]的溶液中逐滴加入含有0.02mol的Ba(OH)2溶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先出现沉淀,后来全部溶解B、最终得到的沉淀只有硫酸钡C、当Al3+、SO42-全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质量最大D、当SO42-完全沉淀时,得到的沉淀物质的量最大(g)+5O2+6H2O(g)在10L密闭容器中进行,半分钟后,水蒸气7.反应4NH的物质的量增加了0.45mol,则此反应的平均速率v(X)(反应物的消耗速率或产物的生成速率)可表示为A.v(NH3)=0.010 mol·L-1·s-1B.v(O2)=0.0010 mol·L-1·s-1C.v(NO)=0.0010 mol·L-1·s-1D.v(H2O)=0.045 mol·L-1·s-18.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氢碘酸和硝酸银溶液的反应:HI+Ag+=AgI↓+H+B.氨气通入氢氟酸溶液中:NH3+H+=NH4+C.向碳酸氢镁溶液中加入过量烧碱:Mg2++2HCO3-+4OH-=Mg(OH)2↓+2CO32-+2H2OD.向NaAlO2溶液中通入少量CO2:AlO2-+CO2+2H2O=Al(OH)3↓+HCO3-二、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第9~16小题每小题4分,第17、18小题每小题5分,共42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题为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给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为0分。
)9.曾在火星上工作的美国“勇气号”、“机遇号”探测车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收集有关Fe2O3及硫酸盐的信息,以证明火星上存在或曾经存在过H2O。
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铝热剂就是单指Fe2O3粉和铝粉的混合物B.检验红砖中的红色物质是否是Fe2O3的操作步骤为:样品——粉碎——加水溶解——过滤——向滤液中滴加KSCN溶液C.分别还原a mol Fe2O3所需H2、Al、CO物质的量之比为3∶2∶3D.明矾属硫酸盐,是纯净物10.现将V1 L pH=10的NaOH溶液和V2 L pH=5的H2SO4溶液混合,得(V1+V2)L pH=8的溶液,那么V1∶V2为:A.1∶9B.2∶11C.1∶4D.11∶211.下列各组数据中前者比后者大的是A.pH=10的K2CO3溶液和pH=10的KOH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OH-离子浓度B.0.1mol·L-1的CH3COOH溶液与1.0mol·L-1的CH3COOH溶液中c(H+)C.Na2CO3溶液的HCO3—和OH-的数目D.纯水在20℃和100℃时的pH12.下列物质中的一氯代烷有三种的是A.正己烷B.2-甲基戊烷C.2,2-二甲基丁烷D.2,3-二甲基丁烷13.一定条件下,在一个体积可变的容器中有如下平衡体系:2SO3(g)2SO2(g)+O2(g),△H<0。
在t1时改变某个条件,在t2时达成新的平衡。
下列关于t1时改变条件的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不变,扩大容器的体积B.压强、温度不变,充入一些N2(g)C.压强不变,降低温度D.温度、压强不变,充入一些SO3(g)14.下列各对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A.126C与136CB.O2与O3C.与D.与15.在Al2(SO4)3和MgSO4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生成沉淀物质的量与滴入NaOH 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液中Al2(SO4)3与MgSO4物质的量之比为A.6∶1B.1∶2C.2∶1D.3∶116.某同学为了完成H2SO4+Cu=CuSO4+H2↑的反应,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可行的方案是(电解质溶液为H2SO4,忽略溶液中溶解的氧气)17.将0.2mol·L-1的CH3COOH溶液和0.1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酸性。
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c (CH3COOH)+c(CH3COO-)=0.2mol·L-1B.c(K+)>c(CH3COOH)>c(CH3COO-)>c(H+)>c(OH-)C.c(CH3COO-)>c(K+)>c(H+)>c(OH-)D.c(CH3COOH)+c(H+)=c(OH-)+0.05mol·L-118. Na2O2、HCl、Al2O3三种物质溶于水中,完全反应后,测得所得溶液中只含有Na+、Cl-、AlO2-(不考虑AlO2-的水解),则Na2O2、HCl、Al2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4∶6∶1B.8∶6∶1C.3∶3∶1D.2∶2∶1第Ⅱ卷(选择题共76分)三、(本题包括2小题,共20分)19.(8分)(1)CH3COOH溶液中的c(OH-)变大,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①升高溶液温度②加水稀释③加少量CH3COONa晶体④加入少量锌粉(2)向MgCl2溶液中加入浓氨水有白色沉淀生成,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若在Mg(OH)2的悬浊液中加入CH3COONH4或NH4Cl固体,经搅拌白色沉淀慢慢溶解,其原因是(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2分)如图所示:甲、乙为相互串联的两电解池。
试回答:(1)甲池若为用电解原理精炼铜的装置,则A电极名称为_____极,电极材料是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电解质溶液可以是______________。
(2)乙池中Fe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若在乙池中滴入少量酚酞试液,开始电解一段时间,铁极附近呈____________色。
(3)若甲池A极增重12.8g,则乙池C(石墨)极放出气体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_________。
(4)电解后,若乙池剩余溶液为400mL,则溶液的pH=___________。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1.(6分)分子组成为C8H18的烃,当主链有5个碳原子时,其可能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12分)如图,A、B各为溶有一种物质的水溶液,A溶液无色,A的稀溶液常用于伤口的消毒,B溶液浅绿色。
D、E均为无色气体,G是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固体。
若不计反应中的损失,E和G的物质的量相等。
图中某些反应的部分产物已略去。
(1)已知X是黑色粉末,A溶液中溶质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______。
(2)用离子方程式表示L溶液为什么显酸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F和A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H是一种大气污染物,在排放前,使E和H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直接反应从而消除污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B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8分)23.(12分)(1)向一试管用排空气法充入一定量...无色气体后进行如下图的实验:向试管中充入的气体是(填化学式),滴入的指示剂是。
用电离方程表示最后溶液呈红色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分离由碳酸钡、氯化镁、氯化铝组成的混合物,第一步应加入,分离出;第二步再加入,即可使其余两种物质分离开来。
若要使后两种物质恢复为原来的物质,还需加入,其反应的离子方程是和。
24.(6分)(1)下图分别表示盛有液体的量筒、滴定管的一部分,下述读数及说法正确的是(填编号)___________。
①若是量筒,a=2,读数为2.7mL②若是量筒,a=4,读数为3.30mL③若是滴定管,a=2,读数为2.70mL④若是滴定管,a=4,读数为3.30mL(2)在酸碱中和滴定过程中(把标准液放在滴定管中),对于以下操作不当引起的误差,其中偏大的为__________(填序号)。
①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溶液润洗;②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后,又用待测液润洗;③滴定管滴定前有气泡,滴定终无气泡;④滴定前平视,滴定终了俯视;⑤滴定前仰视,滴定终了平视。
六、(本题共2小题,共20分)25.(10分)已知T℃、P kPa时,在容积为V的密闭容器内充有1molA和1molB。
保持恒温恒压,使反应:A(g)+B(g)C(g)达到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为40%。
试回答下列问题:(1)欲使温度和压强在上述条件下恒定不变,在容器内充入2molA和2molB,则反应达平衡时,容器的容积为,C的体积分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