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新闻史

中国新闻史

第三节 中国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 诞生
背景: 背景: 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 在筹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迫切需要有自己 的新闻舆论工具来传播马克思主义 和共产党的知识,发动和组织工人 和共产党的知识, 运动。于是, 运动。于是,我国无产阶级的新闻 事业便应运而生。 事业便应运而生。
概要: 概要:
一、《新青年》和《共产党》月刊 新青年》 共产党》 二、 工人月刊 三、 中俄通讯社 四、 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新青年》 新青年》
《新青年》杂志是 新青年》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 宣传民主与科学, 志。宣传民主与科学,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 学,提倡白话文反对 文言文。受到1917年 文言文。受到 年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新青年》 《新青年》在后期开 始宣传马克思主义以 及马克思主国历史上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社会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喊出了“共产党万岁” 主义万岁”的口号,积极宣传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 主义万岁”的口号,积极宣传共产主义和共产党的知识。 二、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观点探讨中国革命的道路和建党 的纲领策略,注意报道国内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 的纲领策略,注意报道国内工人运动发展的情况。
《新青年》大事年表
1、1915年9月15日在上海创刊,初名为《青年杂志》 日在上海创刊, 年 月 日在上海创刊 初名为《青年杂志》
2、1916年9月1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新青年》 、 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 年 月 日出版第二卷第一号改名为 新青年》 3、1917年初,《新青年》编辑部迁到北京 年初, 新青年》 、 年初 4、1918年1月起实行改版,改为白话文,使用新式标点 月起实行改版, 、 年 月起实行改版 改为白话文, 5、从1919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新青年》刊登关于 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 新青年》 、 年下半年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十月革命和中国工人运动的文章 6、1920年上半年,《新青年》编辑部移到上海编印 年上半年, 新青年》 、 年上半年 7、1920年9月的 卷一号起,成为中国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机关刊 月的8卷一号起 、 年 月的 卷一号起, 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 物,与当时秘密编辑发行的《共产党》月刊互相配合,为中国共 产党的成立作理论上的准备 产党的成立作理论上的准备 8、1922年7月休刊;1923年6月改为季刊,成为中共中央正式理论 月休刊; 月改为季刊, 、 年 月休刊 年 月改为季刊 性机关刊物 9、1925年4月起出不定期刊,共出 期,次年 月停刊 、 月起出不定期刊, 年 月起出不定期刊 共出5期 次年7月停刊
本节完
谢谢观赏
欢迎指正
中俄通讯社
中俄通讯社于1920年 7月在上海创立,简称 中俄社,1921年5月5日 起,改称华俄通讯社, 简称华俄社。社长杨明 斋。它是我国第一家无 产阶级通讯社。
上海渔阳里中俄通信社旧址
中俄通讯社
1、 中俄通信社的主要任务是向共产国际和苏 、 俄发送通讯稿,报道中国革命消息;同时, 俄发送通讯稿,报道中国革命消息;同时, 向我国人民披露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情况, 向我国人民披露十月革命后苏俄的真实情况, 稿源大部分取自共产国际资料和赤塔、 稿源大部分取自共产国际资料和赤塔、海参 莫斯科的报刊,少量转译英国、美国、 崴、莫斯科的报刊,少量转译英国、美国、 法国的进步书刊。 法国的进步书刊。 2、 这些稿件类别繁多,包括政治、经济、文 、 这些稿件类别繁多,包括政治、经济、 战事、工运等方面;形式多样, 教、战事、工运等方面;形式多样,有长篇 专访、连载、讲演稿、革命领袖介绍等, 专访、连载、讲演稿、革命领袖介绍等,显 得丰富而生动。 得丰富而生动。
工人报刊——《劳动音》 《劳动音》 工人报刊
概要介绍: 概要介绍:
月创办, (一)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创办, 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 年 月创办 周刊,每期销数达2000份,主要编辑人邓中夏、罗 周刊,每期销数达 份 主要编辑人邓中夏、 章龙。 章龙。 (二)着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悲惨生活,详细报 着重反映工人受压迫的悲惨生活, 道唐山煤矿瓦斯爆炸五六百工人死难的惨案、 道唐山煤矿瓦斯爆炸五六百工人死难的惨案、南京 万余机织工人捣毁省议会的斗争,发表评论, 万余机织工人捣毁省议会的斗争,发表评论,给予 支持,并指导工人正确斗争的方法和途径。 支持,并指导工人正确斗争的方法和途径。
《新青年》改组
扩充了编者队伍, 扩充了编者队伍, 内容上加强了对社会主 义的宣传, 义的宣传,坚定地走上 了新的道路, 了新的道路,成为我国 最早的马克思主义报刊 之一。 之一。
刘半农 李大钊 鲁 迅
《共产党》月刊 创办缘由: 创办缘由:
为向革命群众 进行共产主义 教育, 教育,推进筹 建中国共产党 的工作。
《共产党》月刊介绍
日在上海创刊, 《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在上海创刊,月刊, 共产党》月刊 年 月 日在上海创刊 月刊, 半公开编辑出版,最高发行量达5000多份,16开本, 多份, 开本 开本, 半公开编辑出版,最高发行量达 多份 每期约50页 一年后停刊,共出6期 每期约 页,一年后停刊,共出 期。其为上海共产主 义小组主办的理论刊物,由李达主编。除短言、 义小组主办的理论刊物,由李达主编。除短言、世界消 国内消息等栏目外,大多为文章和译作。 息、国内消息等栏目外,大多为文章和译作。
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特点: 特点:
一、以向工人阶级和其他劳动者宣传马 克思列宁主义为基本任务 二、有目的、有组织地进行宣传鼓动和 有目的、 新闻报道工作 三、新闻宣传工作与建党的组织工作紧 密结合, 密结合,相辅而行
中国首批无产阶级新闻事业
意义: 意义:
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的无产 阶级报刊与通讯社在我国出现, 阶级报刊与通讯社在我国出现,既 是新文化运动以来宣传新思潮的必 然结果, 然结果,也是我国筹建无产阶级政 党的直接需要。 党的直接需要。
工人报刊——《劳动界》 《劳动界》 工人报刊
概要介绍: 概要介绍:
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期刊, (一)中国第一个马克思主义的工人期刊,1920年 年 8月在上海创刊, 周刊 , 32开本, 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月在上海创刊, 开本, 月在上海创刊 周刊, 开本 创办,陈独秀、李汉俊负责编辑。该刊主要向工人进 创办,陈独秀、李汉俊负责编辑。 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反映工人的状况和呼声。 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反映工人的状况和呼声。 国内劳动界》 (二)辟有《演说》、《国内劳动界》、《国外劳 辟有《演说》 动界》 本埠劳动界》 国内时事》 动界》、《本埠劳动界》、《国内时事》、《国外时 调查》等栏目。另有《通信》 工人投稿》 事》、《调查》等栏目。另有《通信》、《工人投稿》 加强与工人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系, 栏,加强与工人积极分子之间的联系,动员工人组织 起来进行斗争。 起来进行斗争。
《共产党》月刊 共产党》
影响:
一、早期共产主义者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的 必读教材。 必读教材。 二、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共同情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交流思想、 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况、酝酿建党的一条重要纽带。
工人月刊
创办背景
1920年下半年,各地共产主义小组 年下半年, 年下半年 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 为了向工人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 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 运动,相继创办了《劳动界》、《劳动 劳动者》 劳动与妇女》 音》、《劳动者》、《劳动与妇女》等 刊物, 刊物,这是我国第一批以马克思主义为 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 指导、以工人为对象的通俗报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