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化试卷

物化试卷

物理化学第一章模拟试卷C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选择题 ( 共20题 40分 )
1. 2 分
下述说法哪一种不正确?
( B )
(A) 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为零
(B)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自由膨胀后,其内能变化不一定为零
(C) 非理想气体经绝热膨胀后,其温度一定降低
(D) 非理想气体经一不可逆循环,其内能变化为零

2. 2 分
石墨的燃烧热
( B )
(A) 等于CO生成热 (B) 等于CO2生成热
(C) 等于金刚石燃烧热 (D) 等于零

3. 2 分

一个纯物质的膨胀系数=1V()pVT=1V×1 m3·K-1(T为绝对温度),则该物质的摩尔恒热
容将Cp: ( B )
(A) 与体积V无关 (B) 与压力p无关
(C) 与温度T无关 (D) 与V,p,T均有关

4. 2 分
某理想气体从同一始态(p1,V1,T1)出发,分别经恒温可逆压缩和绝热可逆压缩至同一压力
p2,若环境所做功的绝对值分别为WT和WA,问WT和WA的关系如何?

( )
(A) WT>WA (B) WT (C) WT =WA (D) WT和WA无确定关系

5. 2 分
下列诸过程可应用公式 dU = (Cp- nR)dT进行计算的是: ( )
(A) 实际气体等压可逆冷却
(B) 恒容搅拌某液体以升高温度
(C) 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膨胀
(D) 量热弹中的燃烧过程

6. 2 分
ΔH=Qp , 此式适用于下列那个过程: ( )
(A) 理想气体从1 013 250 Pa反抗恒定的外压101 325 Pa膨胀到101 325 Pa
(B) 0℃ ,101 325 Pa 下冰融化成水
(C) 电解 CuSO4水溶液
(D) 气体从 (298 K,101 325 Pa) 可逆变化到 (373 K,10 132.5 Pa)

7. 2 分
下述说法,何者正确?
( )
(A) 水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B)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氧气的燃烧热
(C) 水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D) 水蒸气的生成热即是氢气的燃烧热

8. 2 分
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过程不可能发生的是: ( )
(A) 恒温下绝热膨胀
(B) 恒压下绝热膨胀
(C) 吸热而温度不变
(D) 吸热,同时体积又缩小

9. 2 分
封闭体系中,有一个状态函数保持恒定的变化途径是什么途径?
( )
(A) 一定是可逆途径 (B) 一定是不可逆途径
(C) 不一定是可逆途径 (D) 体系没有产生变化

*. 2 分
下述哪一种说法正确?
( )
(A) 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不一定为零
(B) 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一定不为零
(C) 理想气体不能用作电冰箱的工作介质
(D) 使非理想气体的焦耳-汤姆孙系数为零的p,T值只有一组

11. 2 分
人在室内休息时,大约每天要吃 0.2 kg 的酐酪(摄取的能量约为 4000 kJ)。假定这些
能量全部不储存在体内,为了维持体温不变,这些能量全部变为热使汗水蒸发。已知水的汽
化热为 44 kJ·mol-1,则每天需喝水: ( )
(A) 0.5 kg (B) 1.0 kg
(C) 1.6 kg (D) 3.0 kg

12. 2 分
1 mol 373 K,p下的水经下列两个不同过程变成373 K,p下的水气,
(1) 等温等压可逆蒸发
(2) 真空蒸发
这两个过程中功和热的关系为: ( )
(A) W1> W2 Q1> Q2
(B) W1< W2 Q1< Q2
(C) W1= W2 Q1= Q2
(D) W1> W2 Q1< Q2

13. 2 分
已知 H2(g,298 K) + (1/2)O2 (g, 298 K) = H2O (g, 298 K)…………… (1)

ΔrH m$(1) = -241.8 kJ·mol-1
H2(g, 298 K) = 2H (g, 298 K) …………… (2)

ΔrH m$(2) = 436.0 kJ·mol-1
O2(g, 298 K) = O (g, 298 K) …………… (3)

ΔrH m$(3) = 247.7 kJ·mol-1
根据上述数据可获得H—O 键的平均键能εH—O约为: ( )
(A) 925.5 kJ·mol-1
(B) 462.8 kJ·mol-1
(C) 120.9 kJ·mol-1
(D) 241.8 kJ·mol-1

14. 2 分
下面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
(A) 对于理想气体,Cp, m 与CV, m 之差一定是R
(B) 对于实际气体,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则体系在恒容过程中的温度升高值一
定大于恒压过程
(C) 对于实际气体,若吸收相同的热量,则体系在恒容过程中的内能改变一定
小于恒压过程
(D) 对于单原子晶体,当温度足够高时,CV, m 约为 3R

15. 2 分
下列条件哪一个错误?
( )
理论上使公式ΔHp = Qp成立的条件是:
(A) 封闭体系 (B) 只做体积功
(C) 恒压可逆 (D) 等压不可逆

16. 2 分
欲测定有机物燃烧热Qp,一般使反应在氧弹中进行,实测得热效应为QV。
公式 Qp=Q
V
+ΔnRT 中的T为:

( )
(A) 氧弹中的最高燃烧温度 (B) 氧弹所浸泡的水之温度
(C) 外水套中之水温 (D) 298.15 K

17. 2 分
在两个气球中分别装有理想气体A和B,已知两者的温度和密度都相等,并测得A气球中
的压力是B气球的1.3754倍,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求B的相对分子质量。
( )
(A) 24 (B) 34
(C) 44 (D) 54

18. 2 分
一可逆热机与另一不可逆热机在其他条件都相同时,燃烧等量的燃料,则可逆热机牵引的
列车行走的距离:
( )
(A) 较长 (B) 较短
(C) 一样 (D) 不一定

19. 2 分
下面陈述中,正确的是: ( )
(A) 虽然Q和W是过程量,但由于QV =ΔU,Qp=ΔH,而U和H是状态函数,所以
QV和Qp是状态函数
(B) 热量是由于温度差而传递的能量,它总是倾向于从含热量较多的高温物体流向含热
量较少的低温物体
(C) 封闭体系与环境之间交换能量的形式非功即热
(D) 两物体之间只有存在温差,才可传递能量,反过来体系与环境间发生热量传递后,
必然要引起体系温度变化

20. 2 分
有一高压钢筒,打开活塞后气体喷出筒外,当筒内压力与筒外
压力相等时关闭活塞,此时筒内温度将:
( )
(A) 不变 (B) 升高
(C) 降低 (D) 无法判定

二、计算题 ( 共 4题 30分 )
21. 10 分
1 mol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始态为p1=202 650 Pa,T1=273 K,沿可逆途径p/TV=a(常
数)至终态,压力增加一倍,计算V1,V2,T2, ΔU, ΔH, Q, W及该气体沿此途径的热容C。

22. 10 分
氯化氢和氯化钾在298 K时的标准生成焓和在水中的标准解离焓数据如下:

ΔfHm$(298 K)/kJ·mol-1 ΔdHm$(298 K)/kJ·mol-1
HCl(g) -92.3 -75.1
KCl(s) -435.9 17.2
计算水合Cl-离子和水合K+离子的标准生成焓。

23. 5 分
棕榈酸氧化反应:
CH3(CH2)14COOH(s)+24O2(g)=17CO2(g)+16H2O(l)

ΔrHm$(298 K)为-9958 kJ·mol-1, 计算
(1) ΔrU m$ (298 K);
(2) 计算上述条件下1 mol棕榈酸氧化时所做的功。

24. 5 分
某一固体遵守状态方程V=V0-Ap+BT,并且它的内能是U=CT-BpT ,式中A,B,C是常数,
求它的热容量CV和Cp。

三、问答题 ( 共 3题 20分 )
25. 10 分
对理想气体,试证明 dV= (nR/p)dT-(nRT/p2)dp,并证明pdV不是某个函数的全微分。

26. 5 分
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3/2)nRT+C (C为常数),请由此导出理想气体的(U/V)
T

和(H/V)T。


27. 5 分
某理想气体的CV, m /J·K-1·mol-1=25.52+8.2×10-3(T/K),问:
(1) Cp, m 和T的函数关系是什么?
(2) 一定量的此气体在300 K下,由p1=1.10325×103 kPa,V1=1dm3膨胀到p2=101.325
kPa,V2=10 dm3时,此过程的ΔU,ΔH是多少?
(3) 第 (2) 中的态变能否用绝热过程来实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