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5章_伏安讲义分析法

第5章_伏安讲义分析法

2021/3/1
讨论:影响id的因素
① 影响扩散系数的因素: 如离子淌度、离子强度、溶液粘度、介电常数 、温度等。
② 影响滴汞速度m与滴汞周期t的因素: 如汞柱高度、毛细管粗细、电极电位等
如果温度、底液及毛细管特性不变,则:
id与c成正比 —— 极谱定量分析基础
2021/3/1
极谱定量方法
1.直接比较法
hs = KCs hx = KCx
当实验条件一致时,可得:
cx
cshx hs
* 必须保证底液组成、温度、毛细管、汞柱 高度完全一致。
2021/3/1
2.校正曲线法(标准曲线法)
先配制一系列标准溶液,分别作极谱图 ,得到极限扩散电流值h,作h ~ C 图,或线 性回归方程,由hx得到Cx 。
分析大量同一类的试样时,采用校正曲 线法较为方便。
2021/3/1
5.2 扩散电流方程式 — 定量分析基础
• 金属离子在滴汞电极上的反应:
M n+ + ne- +Hg
M(Hg)
EERnFTlncM '
2021/3/1
( xc)电极表面cMcM '
电解电流受电极表面金属离 子的扩散速率所控制
iK(cMcM ' )
外加电压继续增加,cM′趋向于0
cM′ CM
2021/3/1
滴汞电极特点
a. 电极毛细管口处的汞滴很小,易形成浓 差极化。 b. 汞滴不断滴落,电极表面不断更新,重 复性好。(极谱曲线呈快速锯齿性变化)。
2021/3/1
特殊条件下的电解
★ 阴极改用DME,表面积小,电解时电流密度大,
很快发生浓差极化——极化电极。 阳极改用SCE,表面积大,电解时不会发生浓差极
阴极还原反应:
Cd2+ + 2e Cd
阳极氧化反应:
(Cd2+)
2OH- -2e H2O + 1/2 O2
2021/3/1
电流和电压的关系理论上应该是一直线
U外-Ud=iR
注:此式仅当电解时电流密度 不大;溶液充分搅拌,使电极 表面的金属离子CM′与溶液本 体浓度CM相差很小时成立
2021/3/1
第5章_伏安分析法
精品
5.1 极谱分析的基本原理
伏安分析法:以测定电解过程中的电流电压曲线为基础的电化学分析方法; 极谱法(polarography): 采用滴汞电极的伏安分析法。
极谱分析是在特殊条件下进行的电 解分析。
2021/3/1
一、电解池的伏安行为
当外加电压U外达到的Cd2+分解电 压Ud时,电解池内会发生如下的氧化 还原反应。
2021/3/1
3.标准加入法 当须准确分析个别试样时,常采用标准加入法。
h KCx
HK(Vcx Vscs) VVS
cx
csVshx
H(VVs)hxV
2021/3/1
测量波高的方法:两切线与三切线法
2021/3/1
5.3 半波电位 — 极谱定性分析原理
极谱波方程式—描述极谱波上电流与电位之间关系。
化——去极化电极。 ★ 溶液静止,不搅动。 ★ 电解液被测离子浓度不太大,小于10-2 mol/L
特殊的目的何在?
使电解过程处于浓差极化状态 传质过程由浓差扩散所控制,获得极谱波
2021/3/1
二、极谱分析过程和极谱波
绘制电流-电压曲线。
U = ( ESCE -Ede ) + i R
U = ESCE - Ede = -Ede( vs. SCE)
所以i~U曲线i ~ Ede曲线基本重合
2021/3/1
讨论:
图中①~②段,仅有微小的 电流流过,这时的电流称为“残 余电流”或背景电流。
由于溶液静止,电极附近的镉离子在 电极表面迅速反应,此时,产生浓度梯度 (厚度约0.05mm的扩散层),电极反应 受浓度扩散控制。在④处达到扩散平衡。
2021/3/1
δ
id Kc
扩散电流正比于溶液中的金属离子达到极限值,不再 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改变
2021/3/1
讨论:比例常数K(尤考维奇常数)
K= 607nD1/2m2/3t 1/6 所以: id=607nD1/2m2/3t 1/6c
n 电极反应的电子转移数 D 反应物在溶液中的扩散系数(cm2.s-1); m 汞滴速率 (mg.s-1); t 滴汞周期 (s); c 反应物浓度(mmol.L-1)
讨论:
极限扩散电流 id (极谱定量分析的基础)。
图中③处电流随电压 变化的比值最大,
i=1/2id 时 的 电 位 称 为 半波电位。
(极谱定性的依据)
2021/3/1
极谱曲线形成条件
(1) 待测物质的浓度要小,快 速形成浓度梯度。 (2) 溶液保持静止 (3) 电解液中含有较大量的惰性电解质 (4) 使用两支不同性能的电极。
电流不再随外加电压的增加而 增加,而受Cd2+从溶液本体扩散到 达电极表面的速率所控制,达到一 个极限值,称为极限电流
扩散速率与溶液本体浓度有关,可根据极限电流测 定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
2021/3/1
使用微铂电极的弊端
1.表面不能保持新鲜状态,不能保证良好的重现性 2.测量扩散电流时,电流值不是恒定,而是随测量 时间的增加而降低 3.进行新的测量时需要重新搅动溶液破坏原来电极 表面的扩散层,难以用简单一起连续记录极谱图
当电流密度大时:
电极表面周围的金属离 子浓度由于电解反应迅速降 低,搅拌不充分,溶液本体 的金属离子来不及扩散到电 极表面补充,使得CM′>CM
EERTlncM nF
由于金属离子浓度的降低,电极电位偏离原来的平衡 电位发生极化现象
2021/3/1
改变条件以利用浓差极化与溶液浓度的关系:
以微铂电极代替原来具有较 大面积的铂片电极,电解时不搅 拌溶液
i k A ( c A c A ' )
( 3 )
(3)-(2)合并得:
cA ' ikdA i
(4)
202பைடு நூலகம்/3/1
根据法拉第电解定律:还原产物的浓度与通过电 解池的电流成正比,令比例常数为1/kB则:
cB ' kBi
(5)
将(4)和(5)代入 EEO0.0n5l9gA BccA B ''
得: E deEO0.0 n5lg 9 A B (k kB A•idii) (6)
简单金属离子的极谱波方程式:
A+ ne- = B
EEO0.0n59lgBAccA 'B '
(1)
注: cA′和cA分别代表A在滴汞电极表面和在溶液中 的浓度; cB′可还原离子在滴汞电极表面的浓度
2021/3/1
由扩散电流公式:
- id = kA cA
(2)
在未达到完全浓差极化前, cAe不等于零;则
相关主题